第195章 上一回,君臣聽說書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2 08:57      字數:3073
  <b></b>大廳裏安靜了,隻有李治聲音在回響。

  程咬金禁不住感慨,還是小九子講的好!

  和小九子一比,那兩個說書先生講的都是甚麽亂七八糟的啊,一點不精彩。

  在後麵卻有一溜小太監侍立著,那是長孫皇後派來的小太監,他們要聽過之後要去後宮裏講給妃嬪和小公主們聽。

  今天李莊備受矚目,一眾重臣全都帶著家眷直奔李莊,就連皇帝和皇後娘娘都去了。

  長安城裏的百姓禁不住感慨,九皇子就是九皇子,僅僅一部書又把整個長安都變得,辣麽熱鬧。

  曆朝曆代,哪有皇帝、還有一眾朝廷重臣聚在一起,一塊兒聽,說書?

  曆史上就沒有!

  在知道不止一眾國公還有國公夫人直奔直奔李莊,甚至連皇帝和皇後娘娘都去了,原本還在猶豫的一些人,也奔李莊而去。

  像李泰屁顛屁顛就來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去李莊,比如太子李承乾,比如侯君集,都窩在府裏沒動靜。

  說書倒也是很過癮的事兒,一開始李治倒是說的很過癮,很痛快。

  但是很快下麵就亂了起來,因為大家都是經曆過隋末大亂的人,對於那段曆史十分熟悉。

  李治在上麵一本正經講著,下麵亂了起來。

  大家爭執。

  "扯淡嗎,這不是扯淡嗎?"

  "就是,李治瞎扯啊這是!"

  "年輕人嘛,對這段曆史根本就不知道!"

  "哎呀,淡定,這就是故事!"

  程咬金嚷嚷"這不廢話嗎?當然是扯淡!俺老程難不成還真的會用斧頭?"

  "不過呢,小九子這故事說的是真有意思,甭管以前怎麽樣,這故事,肯定廣為流傳。"

  ……

  晉王府又開始廣撒英雄貼。

  李格、長樂、豫章、高陽、武媚、蕭淑然、孔文秀、程處默、程處亮、程處弼;

  房遺直、房遺愛、杜荷、尉遲寶林、尉遲寶慶、尉遲寶床;

  蕭陵、李業詡、李業嗣、李敬業;

  全部的中藥聯盟成員,在中午10時,擠擠一堂、齊聚晉王府。

  加油、努力、奮鬥!

  喊過三遍口號後。

  "三天!"

  李治右手伸出三個肉乎乎的小手指頭,"三天之內,各家都要找齊二十個靠譜的人,然後,我們去鄠縣。"

  鄠縣啊,離長安數十裏的小縣。

  去鄠縣幹神馬?

  沒人問,因為他們知道,李治接下來會說,所以,都靜待李治下文。

  "鄠縣,鄠縣有神馬?

  鄠縣,是關中地區最大礦脈!

  無論是銅是鐵,或是金子、銀子、煤炭,貯存量都是大唐最大!

  最關鍵的是鄠縣已經被父皇賞賜給我了,哈哈哈,父皇他不知道呀!哈哈哈!

  所以你們得保密,回家也不能說。"

  估計皇宮裏的李世民李治這番話後,又要黑線,這小兔崽子,皮又癢了!

  金子、銀子!

  李治這幫小夥伴,眼睛開始冒金花。

  可能有人會說李治很傻,怎麽能把如此富礦讓人分享呢?

  嗬嗬,這就要涉及到皇位了,隻有很數人支持、讚成,李治的統治皇位才能順利爭到。

  李承乾和李泰拚命拉攏朝中大臣,是為了神馬?

  不就是為了得到廣泛支持麽!

  再則說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隻要李治登上皇位,這些還不都是他的,隻是,是放在左口袋,還是右口袋。

  "諾!"

  "我有火~藥,直接炸山挖礦。"

  臥槽,臥槽!

  程家三兄弟、尉遲兩兄弟立刻臥槽不斷!

  ……

  小會結束,晉王府又有客來了。

  王玄陽、王青山、鄭青、崔傑、鄭青蓮齊齊頂著個黑眼圈,等在門房。

  一開始他們還算淡定,覺得晉王爺隻是擺架子,但是等著等著就連王玄陽也沉不住氣了。

  "王爺,那些是五姓的王家、鄭家、崔家的人,他們來拜訪很多次了!"門房低聲稟報。

  李治笑笑,雖然他對白糖、白鹽並不在乎,但是卻不代表五姓不在乎。

  製糖是太原王家的一大支柱產業,見到了白糖,他們還能坐的住才怪。

  白鹽?

  估計是他們幾家也找到岩鹽了吧,怎麽能不想方設法得到把毒鹽變成可食用鹽的秘方。

  這可是一條變廢為寶、一本萬利的發財路子!

  好吧,那就見見吧,也許還能再猛宰一刀!

  "晉王爺,這是我表叔父,王玄陽!"鄭青蓮介紹道。

  李治拱手道"原來是太原王氏族老,久仰久仰!"

  王玄陽笑言"晉王爺,怕是沒聽說過老夫,不過,老夫對晉王倒是真的久仰已久,早就想來拜訪,隻是想見晉王一麵還真難啊!"

  "最近一直有事在忙,不知道族老要來拜訪,不然一定早早掃榻相迎!"李治笑言。

  不知道才怪,根本就是不願意見!

  鄭青蓮心裏很是不忿。

  "小王爺客氣。"王玄陽拱手笑言。

  "族老親來,敝府蓬蓽生輝,裏麵請!"

  客廳內分賓主落座,而王青山和鄭青蓮則侍立在王玄陽的身旁。

  遙想當初王青山第一次來這座府邸,一副居高臨下,時間過去不到半年,王青山再次來到這座府邸,卻隻能乖乖的站在一邊。

  一時間,李治和王青山心裏都甚是感慨,但是兩人的心情卻是截然相反。

  "久聞稚茶的美名,真是好茶啊!"王玄陽讚道。

  "因喝不慣茶湯,所以隨手所製,不值幾錢,來人,取一罐茶來送予族老!"李治笑言。

  "哎呀,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王玄陽道。

  王青山和鄭青蓮心中都驚異,他們以為以晉王爺的囂張性子,肯定會不可一世,沒想到晉王爺居然主動送稚茶。

  王玄陽拍了拍手,一行人在客廳前一字擺開,手裏全都捧著錦盒。

  "小王爺詩名滿天下,為大唐屢立功勳,為百姓謀良種,我們王家十分敬仰,隻是青山不成器,從小就被家兄慣壞了,所以才起了些誤會。"

  說到這裏王玄陽頓了頓,王青山深吸一口氣抱拳道"之前多有得罪,還請小王爺海涵!"

  王青山之前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會給晉王賠罪,雖然當初是他無禮在先,但是他可生生搭進去了十幾萬貫啊,結果還t得上門賠罪!

  他真想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如果能重來,……。

  堂堂太原王家的公子主動認錯賠罪,這倒是難得一見。

  "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其實我也不想與你們王家多生齟齬。"李治頷首道。

  王玄陽笑言"年輕人嘛,年輕氣盛,爭強好勝,遠沒有小王爺的雅量。還有勝男,從小充男兒養,也是被長輩寵壞了。"

  鄭青蓮福身道"是青蓮一時氣不過,才冒犯了王爺,還望晉王大人大量,不與我這小女子一般見識。"

  鄭青蓮低著頭,長長的睫毛抖動著,顯示著她此刻的內心是何等的不平靜。

  她一直想著怎麽樣讓晉王爺低頭,沒想到反倒是她對晉王爺低了頭,這讓一直心高氣傲的她心氣難平。

  李治慧眼如炬,也看出了王青山兄妹倆的心氣難平,笑吟吟道"不知道能不能有幸叫一聲王兄?"

  "哈哈,老夫正有此意呢,那就托大叫一聲老弟了!"王玄陽笑言。

  李治笑言"過去的也就過去了,我早就對賢侄女就說過,女孩子嘛,還是早點嫁人相夫教子為好。這真是我的忠告。"

  賢侄女?

  你比我年齡還小呢。

  鄭青蓮銀牙差點沒咬的咯吱咯吱響,忍住,一定要忍住,她在心裏默默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