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日色昏,生擒吐穀渾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0 09:03      字數:3032
  <b></b>作詩?

  李治腦海裏想起杜甫《從軍行》,他側頭看了一眼李泰肥胖身軀,搖頭。

  可惜了!

  這樣的大作卻對著李泰裝逼,實在太不,過癮!

  既不能裝逼,又不能把妹,太,可惜!

  不過,這首詩,卻是特別,應情應景。

  歎口氣,李治吟道"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穀渾。"

  李治開口,就都安靜了,隻有隔壁有嬌聲細語傳來。

  然而眾人卻顧不得聆聽這些大家小姐聲音,他們全都被李治聲音,吸引。

  所有人都,屏氣凝神、豎耳聽著,生怕錯過一個,字。

  李泰,肥胖身軀,顫抖,喜氣大臉,激動漲成,豬肝色,筆走龍蛇,妙筆生花。

  這t才是我開詩會想要的詩,瞧瞧之前那些自詡才子作的神馬,都是些甚麽臭泥腐葉?

  此時他,隻一個,念頭,

  往常那些湊出的歪詩,以前看著倒也算不錯,但若是與李治今天的詩一比,那簡直就是,狗屎一堆!

  寂靜。

  所有人被,鎮住。

  又是一篇傳世佳作,讓你念個詩,你這也太,嚇人了吧?

  你讓別人還,怎麽寫詩?

  李泰提著筆來來回回看幾遍,輕舒口氣,滿麵紅光,點個大大的讚"妙啊!太妙了!"

  旁邊一位才子讚道"晉王詩好,殿下字好,相得益彰!"

  李世民好書,書法甚是不凡,李泰倒是在這一點上繼承李世民優點,他的書法得到朝中頗多讚譽,其實李世民的孩子們書法都不錯。

  隻是李泰更尼害一點,所以,李泰對這方麵甚是揚眉得意。

  然而此刻,他卻不認同別人對他書法的讚美和恭維,他搖頭"本王這字配不上九弟的詩,並且九弟的廋金,獨步青雲,四哥一向佩服的緊。"

  李泰這座園子是皇帝所賜,規模很大,十分幽美,一道小溪將這座花園分成了兩半,一半是魏王詩會,一半是公主詩會,這次簡直就是相親,詩會啊!

  這邊驀然安靜也吸引了那邊大家小姐的注意。

  "那邊怎麽驀然安靜?"

  "對啊,怎麽驀然變得這麽安靜?"

  長樂問"怎麽了,那邊發生了甚麽事?"

  小太監跑來低首下心稟報"啟稟公主殿下,是魏王殿下帶著晉王殿下李治來了!"

  長樂一雙眼睛亮了,這個小九弟,一直拒絕參加李泰的詩會,這次終於來了。

  站在她旁邊蕭淑然的眼睛,亮得更甚,她盼了辣麽久,終於把李治盼來了!

  自從李治給了她那一套冬裝羽絨服和保暖內衣、自行車之後,她就感受到李治濃濃,情意。

  女孩子嘛,總是比男孩子早熟一些,但也讓她更加的害羞,甚至都不敢跟著自己哥哥去晉王府了。

  但是,不敢見,又想見,怎麽辦,

  於是,在侍奉丫鬟慫恿下,她也來參加李泰詩會了,隻因為李泰說了,這次一定要把李治請來。

  其實又豈止是長樂、蕭淑然的眼睛亮了,在場的所有的大家小姐眼睛都亮了。

  因為李治的詩才名聲,太盛!

  "是自稱兒是酒中仙的九皇子嗎?"

  "是此物最相思的九皇子?"

  一眾小姐們驚呼起來。

  她們沒想到魏王殿下居然請來了,大才子、大詩人,李治;

  她們居然能第一時間聽到大詩人李治作詩,此時的她們恨不得飛到那邊去,親眼看看李大才子是怎麽,作詩的。

  "啊!九皇子要作詩了!"

  "好想知道九皇子作了詩!"

  就在一眾小姐驚喜時候,一個小太監飛奔而來"啟稟殿下,九皇子明確表示,今天沒有詩興,不會寫詩。"

  "神嘛?"

  "今天九皇子不寫詩?"

  "啊?為神嘛?"

  "這太可惜了!"

  "這怎麽可以?咱們一起去求求九皇子吧?"

  最為失望的還是孔家大小姐孔文秀,李治幾次作詩,她都有幸在場,所以她對李治的感情是最複雜的。

  尤其在第一次聽到那首《鵝,鵝,鵝》,她當時就隻有一個念頭,李治終於要名揚長安了。

  那首《鵝,鵝,鵝》成了她最喜歡的詩,呃,還有那首“遠看終南白乎乎”的打油詩,然而那之後,她卻再也沒見到過李治作詩,隻能吟誦他的詩。

  沒想到今天又遇到了李治,不,算不上遇到,因為她根本看不到李治,不過,能聽到李治的詩也不錯。

  卻沒想到,李治今天居然傲驕,不寫詩。

  唯有蕭淑然沒有失望,因為她會經常見到李治,哼,李治才不會作詩給你們聽呢!

  旁邊的豫章低聲道"姐,以後要讓小九弟專門作詩給我聽!補上今天的!"

  就在眾人失望的時候,小太監再次飛奔而來,高呼"殿下,開始了,開始了,九皇子應魏王殿下之邀念了詩!"

  一眾小姐們眼前一亮,雖然九皇子不作詩,念詩也是好的,隻是可惜,若念的是舊作,詩會就少了幾分樂趣。

  豫章高興道"九弟念詩了?快快快念來!"

  小太監展開手稿,抑揚頓挫,琅琅念誦,"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穀渾。"

  安靜,十分安靜。

  除了小太監那抑揚頓挫念誦的聲音再沒有其他的聲音,所有的小姐們眼睛漸漸亮了。

  這哪裏是舊詩啊?這怎麽可能是舊詩!

  這分明就是新詩,比所有的舊作還有詩意,因為最近聽聞皇上想出兵吐穀渾了呀,如此應情應景的大作,有誰能比?

  你看呀,前軍才夜戰洮河北,今晨就已經有報捷來了,生擒了吐穀渾,這是指我大唐已已經大勝了哇,兵貴神速,這也,太速了!

  "哦,太利害了!"

  "是啊,九皇子寫的詩好利害!"

  "九皇子寫的詩都這麽利害,那我大唐~軍是不是比吐穀渾更利害!"

  "是哦,我更期待九皇子再寫新詩了!"

  "公主,咱們能不能跟魏王殿下建議一下啊,強烈要求九皇子再來一首詩!"

  "對,強烈要求九皇子再來一首詩!"

  此時的李泰又何嚐不希望李治寫詩,他太希望李治再寫一首新詩了,因為他覺得李治要是再寫一首詩,這次詩會絕對能名垂千古、千古留芳。

  不,哪怕李治不寫了,這次詩會也能名垂千古了,因為李治已經寫了一首,並且將可能隨著大唐出征吐穀渾,而名垂千古!

  其他人則又是希望李治寫詩,又不希望李治寫詩,他們的心情十分,矛盾複雜。

  他們想聽李治寫詩,但是又害怕李治寫詩,這太難為人了。

  "獻醜啦,獻醜啦!"李治環顧左右拱手道,這是詩會的必要環節,終要裝裝,謙虛吧。

  雖然李治知道杜甫的這首詩,應情應景,但還是要的裝一下的,不裝一下,……。

  "哈哈,哈,九皇子好詩才!"

  "是啊,好詩才!"

  長孫衝臉色複雜變化"嗯,還,還不錯吧!"

  李泰激動道"豈止是還不錯,簡直是太不錯,太棒了!本王的這次詩會絕對能名垂千古!

  本王舉辦了這麽多次文會詩會,就從沒人寫出過這麽精彩、能夠傳世的好詩!"

  其他人臉上露出尷尬,以前的文會他們也參加過。

  雖然這是李泰說的是事實,但是魏王殿下您未免也太,直接了,這樣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