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想入學,已高不可攀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0 09:03      字數:3033
  <b></b>李治又重新念"凡入學皇家,空一格,另寫一排,好,很好,李莊格物學堂者,需有李莊本地戶籍,通過入學考試者優先取用。好,再起一行。"

  他絮絮叨叨的,念出了七八條規定。

  入學?

  哪裏有這麽好入的,你以為這裏是公共汽車嗎?

  這是皇家李莊格物學堂,皇家!

  以前是求人來入學,都沒人肯來。

  可現在不一般了。

  要入學,先入戶。

  沒戶籍,你自己家裏不是有族學嗎?

  讓你爹,教啊。

  修出了學區製新規,李治又道"還有,繼續,用新紙,叫長安工業園入戶規章。嗯,還是宮閣印刷體。"

  七人忙的熱火朝天,額頭滲出熱汗,也不用明白恩師意圖,反正做就是了。

  很快,李莊就來了許多的不速之客。

  這一次放榜,實在太震撼了。

  誰也不曾想到,這李莊格物學堂七個讀書人,居然全部中試。

  皇家李莊格物學堂,成績斐然、碩果累累!

  就簡直神了啊。

  這李治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人們越是無法理解,就越覺得恐怖。

  想到將來一次次的科舉考試,最後都和這李莊格物學堂有關,辣麽,自己的子弟學習還有神馬意義呢?

  人都是有追求的,自從有了科舉,讀書人們就在這個平台上開始廝殺,沒有人想成為失敗者,失敗是,恥辱!

  固然也有人對這皇家李莊格物學堂嗤之以鼻,尤其是那些世族!

  無論是崔氏等五姓七望,還是河東裴氏、弘農楊氏、京兆杜氏,他們都自詡詩書傳家,是絕對看不上這格物學堂的。

  可是,長安城也有著許多新貴,這些新貴,都是當初跟著李世民一刀一槍砍殺、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立了軍功,授了爵位。

  還有不少新富,隨著天下安定,在長安城中經營,也掙來了莫大家業。

  而他們和那些真正的門閥大族相比,缺的就是家族底蘊!

  神馬底蘊?

  不過是代代傳承的書籍和教授子弟的方法。

  而現今,一個皇家李莊格物學堂橫空出世。

  大家都說行,而且它,還真行!

  於是,就有許多人坐不住了。

  於是乎,這些閑散之人,賊眉鼠眼,全成了暗探、間諜,在這鹽田湖、李莊附近到處打探消息。

  隨後,他們又察覺到,那冷清的學堂外頭,竟還掛著一個個布告。

  學區製。

  落戶新規。

  購房辦法。

  這是啥?

  大家,都有點懵。

  無法理解啊。

  不過是入個學而已,怎麽整的像娶媳婦,難道還要先備好六禮,再選個吉日怎麽的。

  ……

  莊子裏,李治也迎來了客人。

  許久未見的袁天罡帶著李淳風登門拜訪。

  "哎呀,師弟,怎麽熱鬧成這樣了?恭喜!恭喜!李莊格物學堂果然名不虛傳!"袁天罡關切擔憂。

  李治仔細打量,狐疑,"袁道長,為何我覺得你比我還要高興?"

  袁天罡連忙否認,"怎麽可能?你看看我真誠的眼睛!"

  "可你真的看上去很高興!"李治道。

  有這麽明顯嗎?

  袁天罡傻眼,幹咳道"貧道心裏確實有點竊喜,你有了許多傳人,師弟你終於不用在紅塵打滾,到我山上清修,這是可喜可賀啊?"

  可喜、可賀個,毛!

  清修?

  孤王,這輩子都不可能,清修!

  李治道"讓道長失望了,我並沒有去山上清修的意思,我準備教書育人。"

  袁天罡痛心疾首"你要教書育人?師弟你詩才橫溢哇,這是大材小用啊?"

  李治輕輕搖頭"我不教詩詞歌賦,也不教經史文章,我要教科學。"

  "科學?"

  袁天罡和李淳風懵逼,科學是個神馬玩意兒?

  "貧道孤陋寡聞了,請問師弟,甚麽是科學?"

  李治也一愣,對哦,神馬是科學?

  我t居然也不知道神馬是科學啊。

  不過,這難不倒李治,隻見他神神秘秘言道"到時候就知道了!"

  袁天罡和李淳風憑借多年坐禪定力,強行忍住了想要罵人的衝動。

  送走袁天罡師徒,又迎來一個讓李治意想不到的人。

  三個大和尚,三位不速之客風塵仆仆出現在李莊。

  "王爺,王爺,有三個和尚求見王爺,領頭的自稱慈信,說是來履約的!"

  咦,三個和尚?

  不會是山上沒水,喝了吧!

  慈信老和尚?

  來履約啦?!

  要不是這老和尚自己跑來,李治他都快忘了,他與慈信大和尚還有一個約定,拿蘭亭集序帖真跡來換般若波羅蜜心經。

  蘭亭集序帖真跡啊,那可是父皇苦苦尋找的至寶,若是獻給了父皇,父皇對小九會是怎樣的一個新態度呢?

  不想了,此事暫時放放再說。

  "請慈信大師到迎客廳!"

  吩咐完之後,李治轉身到案前凝神提筆,落墨紙上。

  等李治來到迎客廳,慈信和慈嶽已經等候多時,在他們身後辨機捧著兩個錦盒。

  "晉王爺,貧僧有禮了!"慈信雙手合十鄭重見禮。

  "大師好似遠道而來,請坐休息!"李治笑言。

  慈信接過辨機手裏錦盒放在桌子上,笑言。

  "貧僧幾乎走遍大唐南北,根據小王爺的指點,終於找到了蘭亭集序帖的真跡,一刻也不敢耽誤,特來履約。"

  "這就是王羲之蘭亭集序帖真跡,晉王盡可驗看!"

  雖然李治指點很模糊,但是對慈信來說已經夠了,是肯定能找到蘭亭集序貼的,不過是時間問題。

  "而且,我們也遵守和王爺的約定,並未聲張,一直在秘密尋找。"慈嶽連忙補充道。

  找尋蘭亭集序帖的過程中他們也知道了,當今陛下也一直在尋找蘭亭集序帖真跡。

  李治要保密,顯然是不想將蘭亭集序帖真跡交給皇帝李世民。

  所以慈嶽才特地解釋了一下,沒辦法,對他們來說李治就是大爺!

  李治直接將手裏的般若波羅蜜心經書卷放在了桌子上,笑言"這就是你們要的般若波羅蜜心經。"

  他沒有驗看,甚至都沒有打開錦盒。

  無論慈嶽還是慈信都很驚異,他們沒想到李治居然這麽信任他們,直接就將般若波羅蜜心經交給他們,甚至都不打開錦盒驗看。

  慈信問"王爺就不驗看一下嗎?"

  李治笑言"何須驗看?難道我還信不過大師不成?蘭亭集序帖雖然珍貴,但是卻沒有慈信大師的名號珍貴。"

  確實,對於佛門來說,蘭亭集序帖還真不如慈信的信譽珍貴。

  慈信並沒有立即拿起桌上的書卷,而是轉身又接過了辨機手裏的另一隻錦盒。

  慈信解釋。

  "我們一直沒有找到蘭亭集序帖,而是先找到了中秋帖,便想如果一直找不到蘭亭集序帖,就給小王爺中秋帖試試。

  好在最終還是找了蘭亭集序帖,聽聞小王爺也是書法大家,中秋帖就一並贈送給小王爺吧,留在貧僧手裏也是明珠蒙塵。"

  王獻之的中秋帖,那可和蘭亭集序帖一般同為十大傳世名帖之一啊!

  李治很震驚,沒想到慈信的另一個錦盒裏裝的是王獻之的,中秋帖!

  更讓李治沒有想到的是,慈信居然就這麽無條件的把王獻之中秋帖贈送給他。

  李治感慨,佛門,真富!

  這珍寶就應該由他好好保存,這寶帖放在佛門確實是暴殄天物,這不是為他自己,這是為了讓後人都能欣賞到這樣的稀世珍寶!

  李治這麽一想,覺得自己,太偉大、太高尚!

  不過,人嘛,還得虛偽一點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