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朕的詩,競不堪入目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0 09:02      字數:2533
  <b></b>李世民首先感受到的是,此書很怪異,每個字,似乎都是相同的,倒像是出自同一模子。

  可隨後,他來不及去思考這些,卻被這第一頁的圖形、拚音、文字,震撼了!

  首先進入他眼簾的,是一隻繪製大公雞,下頭是拚音和一個雞字,此後是鴨,鵝,爹,娘,男,女。

  再之後,是一,二,三,四,五,之類……

  李世民倒吸一口涼氣,這還真沒有冤枉李治,這樣,也叫修書?

  對於古代人而言,書是神聖之物,終究印製的書或者抄錄的書,其成本高昂,若非經史典籍,也沒有印、抄必要。

  雖然李世民知道這紙不值幾錢,可即便這樣,書籍也不可隨意修,除非是經典傳書。

  特別是李世民在這本書中,看不到絲毫深刻的東西,裏頭都是粗劣到極點內容,修內容這樣粗劣的書籍,簡直是糟踐錢糧。

  李世民,好尷尬!

  朕也算是文武兼濟、能文能武了,可朕的兒子,若隻修出這樣的書,隻怕真要見笑於人。

  他內心連連叫苦,這下子,恐怕朕也要被天下人笑話了,他抬眸,眼神複雜地看了李治一眼,登時又低下頭看這書,再往後,則是類似於歌謠內容,都是一二三四五、梨柿棗橙瓜之類。

  李世民越看越是不可思議,他尬極,卻不好意思昂首,迎接眾臣滿滿好奇的眼神。

  這就是兩種世界觀的,大碰撞了!

  於是,他故作鎮靜低頭繼續翻書,到了十五頁,李世民,愣了。

  嗯?

  這有,一首詩。

  可這詩……

  他,竟是,熟悉,相當熟悉。

  寒隨窮律變、春逐鳥聲開,初風飄帶柳、晚雪間花眉。

  這,這不是朕的詩嗎?

  朕這兒子李治這個小家夥,竟將朕的詩也放在書裏。

  有趣的是,下頭還有專門對此詩的釋義,釋義文字非常淺白,來說明此時此刻作詩之人的心境。

  還有專門詮釋此詩妙在何處。

  甚至,再下頭,還有關於此詩如何恰到好處的與格律契合。

  在釋義的最開頭,竟還有一個括弧,裏麵備注兩個字——必考,必考是神馬意思?

  李世民凝視著自己的詩,思緒悠悠,這是自己得意之作。

  最近,政務眾多,李世民也沒有好心情作詩,但這舊詩擺在麵前,再讀一遍,竟仍然,如沐春風。

  可惜,已至秋日,再無春日心境,可再讀此詩,還是能遙想到春光明媚之時的好心境。

  徐徐抬眸,李世民心情複雜地看了王玄燕一眼"王卿家,依朕看,此書也不是一無是處、極為低劣。"

  此言一出,百官,嗡嗡。

  唐朝風氣開放,朝堂上沒有太多規矩,王玄燕乃是大儒,又是禦史,他既彈劾,肯定是必有所出。

  哪裏想到,皇帝隻一句,也不是一無是處,直接將王玄燕頂回去了。

  王玄燕板著臉,覺得受到嚴重,侮辱;俺是大儒啊,俺出身太原王氏,老夫說此書粗鄙低劣,怎麽會有錯呢,你這麽說,豈不是說老夫水平不高!

  於是,他正色,言。

  "陛下,臣已斷言,此書,一無是處無可借鑒,這內容,粗鄙低劣不值一看;臣從未見過哪本書,粗鄙低劣如此,莫說不登大雅之堂,便是看一眼,都汙眼睛。"

  王玄燕態度很,強硬。

  李世民臉色,大變。

  朕的詩,粗鄙?

  如此好詩,是你不會欣賞!

  可李世民終究是明君,強忍著沒有發作,隻微笑言"可朕看,此書,尚可。"

  誰也沒有想到,皇帝居然當著百官麵,為自己小兒子、晉王,出頭且強硬。

  王玄燕神色,微變,沉默片刻,本想索性就這樣算了,卻又覺得眾目睽睽,堂堂監察禦史若是退縮了,麵上無光!

  於是,他振振有詞"陛下是九皇子之父,如此偏袒,這不是國家之福。"

  百官們聽到,也不覺得有神馬奇怪。

  終究,禦史本就是,風聞奏事,神馬芝麻事都向大裏說。

  可那知,此言一出,李世民,虎目猛張,看李治一眼。

  "晉王,你有話要說?"

  李治心知這些東西,那些大儒們是絕對看不上的。

  "父皇,此書乃是兒臣嘔心瀝血之作,為的便是教書育人,別無他想。

  此書之中,羅列授人識字之法,也收藏了詩詞佳作,更有不少極好文章,實為奶爸他們那邊巔峰之作。

  若是王大人無法欣賞,這是因為王大人,學貫古今,開蒙之書,王大人當然是看不上眼。

  當然,此書雖是開蒙,可兒臣收錄的詩文卻是極好,堪稱上乘佳作。"

  王玄燕不敢招惹李世民,可聽李治辯解,樂了,似笑非笑"汝黃毛小兒,也敢議論詩文?"

  李治懵逼,尼瑪,你居然不知本王如今譽滿長安、天才神童,才華橫溢都溢到《馬屁寶典》上了。

  今天,李治也算是見識到了這等世族清流的傲慢了。

  許多人都知道李治的詩名才華啊,於是,莞爾!

  當然,也有人皺眉;

  其中一人,麵上古板,麵色不善,欲言又止,也是一個禦史。

  程咬金等人臉色,不太好看了!

  本來以為能殺一殺小九子威風,多一個墊背,似乎也沒神馬不好。

  可現在,人家如此鄙夷這倒數第一的李治,這便令倒數第二、第三、第四們,驀然,兔死狐悲。

  大殿,出奇,安靜。

  卻猛的,一聲巨響打破了,寂靜。

  呯!

  李世民狠狠一拍,案牘哐哐;

  禦案上的奏章、硯台、筆架,震落一地,硯台更是翻滾下了案牘,磕破一角。

  李世民氣衝牛鬥、怒不可遏,虎目中,帶著血絲,麵目竟然有說不出的,沉重!

  與人為善李世民揭下廬山真麵目,此刻猶如,下山猛虎要吃人,身體前傾,怒喝。

  "朝置諫官以匡大理,疑承輔弼以補闕拾遺,爾為禦史,不務忠業,成日沾沾自喜,誇功自大?"

  大殿瞬間,安靜。

  誰也沒想到,陛下會如此,龍顏大怒!

  王玄燕,瞠目結舌。

  他無法理解,自己捕風捉影,陛下卻認真了,隻為袒護九皇子李治,竟至如斯。

  他張口,想要說點神馬。

  李世民登時冷哼"似你這樣的人,留之無益,不如革去,以免其敗壞朝堂風氣。"

  罷黜!

  王玄燕機零零打個冷顫,一時間,他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像他這樣的人,做不做官都無所謂,他甚至現在就請求致仕還鄉,也沒神馬大礙。

  隻是,被朝廷罷黜,卻是另一回事了,這,有辱門楣。

  他慌了"臣有何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