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重感冒,吃幾粒藥片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0 09:02      字數:3650
  <b></b>當然,這不過是平靜的長安城些許不諧之音,不足為怪。

  大體上,大家還是保持淡定,雖是聽說甑山縣公等府邸氣得到處要找李治晦氣;

  可人類悲歡終究並不相通,大家夥兒,不過是瞧瞧熱鬧。

  李治聽說有人找自己麻煩,覺得委屈。

  自己哪裏知道,這未來七個進士,早就已經投書,而且早獲得舉薦資格。

  早知道這樣,我李治憑著自己良心,該更早一點舉薦才是。

  不過還好,自己捷足先登了。

  舉薦這東西,就好像是搶注商標,先到先得,啪唧一下,舉薦名錄送到禮部,他們便算是我李治的人。

  當然,也有一些人想看李治笑話,比如李承乾、李泰、長孫衝等人。

  李治又出大動作,一次推舉了七個讀書人,這是破天荒大事,自科舉以來,從未見有人這樣漫天撒網、遍地開花。

  李治是不是最近聖眷太濃,一時昏了頭。

  兵貴精而不在多啊!

  對此,許多人皆是不以為然、付之一笑,似這等遍地開花式推舉的舉動,實在是不登大雅之堂。

  每次科舉,被推薦舉子有幾千之多,單單一個進士科,就有上千人。

  而能高中者,也不過了了無幾,就算你推舉再多人,又怎樣,進士科考試難度極高,絕無濫竽充數可能,就算你漫天撒網,也別想著就能,遍地開花!

  ……

  最近幾天,李治一直在府裏做乖乖男,努力學習現代教科書知識。

  因為現有大唐工匠,即使一時學會裝配奶爸送來的大~炮、火~槍配件,之後難道還需要一直依賴奶爸幾代人?

  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必須自力更生,而要自力更生,就必須有無數能識文斷字工匠或者工程師,這些工程師怎麽來?

  這就必須由李治不斷培養了,那他李治就必須首先懂得格物,才能教授更多教書先生,才能把格物發揚光大;

  隻有格物發揚光大了,大唐盛世才能及早到來。

  可就在他努力學習之時,程處默、程處亮、程處弼三兄弟,幽幽怨怨來找他了。

  才見麵,程處默便悠悠說起,"師弟,你怎麽能一下子推薦了七個人。

  那高智周是老爹千挑細選才挑出的一個人,沒想到卻被你捷足先登,氣得他幾天沒有好好吃飯。"

  程處亮、程處弼齊齊向他點頭,以示老大說得沒錯。

  "呀,"

  李治也沒想到會有這等事。

  "誤會、誤會,等放榜之後,孤王一定登門給師父陪罪,一定陪罪。

  呀,我這還有月餅,你等會回家時拿上,就說是小九孝敬師父、師母的。"

  三兄弟立馬眼睛亮了,"你還有月餅,上次,陛下隻給了一包,太少。

  快,快,快開一盒,給我們先吃,然後再帶回家。"

  "好吧,好吧,不就是月餅麽,以後我皇莊也做,吃不死你們。"

  程處弼吃著月餅,還堵不住嘴。

  "唔,好吃,特別甜,師弟,你知道嗎,甑山縣公見人就罵你,到處說找你晦氣。這怎麽能忍?我們得罵回去。"

  李治正在琢磨時,長樂、豫章、高陽來也了。

  一見到李治,高陽便不忿道"小九哥,我聽說外頭有人罵你;

  甑山縣公郝相貴那狗東西以為他是誰,居然四處詆毀你;

  這不是欺負我們年齡小麽,是可忍,孰不可忍。"

  "呀,居然到了罵人程度?"

  高陽橫眉瞪目"他敢罵我們,我們豈有不罵回去的道理。"

  程處亮連連點頭道,"高陽說得對,師弟論起罵人,兄弟不是吹,我們兄弟怕過誰。

  不是你師哥我倚老賣老,你不會罵人,師兄今天非要教教你才好,免得師弟你太老實,吃了虧。"

  李治聽得一臉黑線,小屁孩也敢說"倚老賣老",這絕對學的是程咬金原話。

  "你聽著,這罵人,切切不可之乎者也,需得通俗易懂;

  還不能當著別人麵罵,這是因為你當麵罵人,他要打你的。"

  才進府的李業詡接上說,"你需偷偷的罵。最好的法子呢,是編一個童謠,拿個三五文錢,教給街上的孩子們聽。

  這童謠越通俗越好,孩子們才愛唱愛聽,用不了多久,便可一傳十,十傳百。

  來,童謠我們都編好啦。你且聽著。"

  李業嗣接過話頭、吊起嗓子、咿咿呀呀唱"甑山公,不是人,子盜竊,女作娼……,。"

  李治震驚,嘴巴張的比雞蛋大,"你們怎麽都來了,各位兄弟姐妹,我不想罵人,天地良心,孤王真的不想罵人!"

  高陽本是興致正濃,被李治打斷,露出失望之色,氣急敗壞。

  "小九哥,別人都罵你了,你竟不罵回去。九哥啊九哥,你太忠厚,你太讓我失望,象你這樣做人,是要吃大虧的。"

  李治驚恐地看著高陽。

  比自己還小一點的高陽,居然要教自己如何做人!

  我倒!

  李治要崩潰。

  ……

  恰在此時,宮中來人了。

  李治感覺有點不對,問長樂,"長樂姐,宮裏有事嗎?"

  長樂答,"最近都沒大事呀,隻有,隻有父皇騎自行車出了一身汗,然後冷風撲了熱汗,感染了風寒,並不要緊。

  禦醫已經開了方子吃過藥,還退熱了。現在沒有事呀?"

  姚公公進來,眾人連忙見禮。

  禮未畢,姚公公就急三火四對李治說,"皇上的風寒又重了,噴嚏愈發頻發,現在都清水鼻涕了。

  精神更是昏昏沉沉,禦醫束手無策。娘娘差奴婢急招晉王和孫神醫進宮。"

  "哦,沒事,姚力士勿急,大家都不要著急,是重感冒,並且可能是病毒式重感冒。

  待孤王去醫館與孫神醫拿了師父給的藥片,進宮給父皇服下、睡一覺就好了。"

  重感冒?

  還是病毒式重感冒?

  為甚每個字,我都懂,但連接到一塊,我就啥都不懂了呢?

  一眾紈絝直接懵逼。

  "走,都去!"

  房遺直年齡大些,又是讀書人,號召力還是有的。

  一聲令下,二十多人的隊伍浩蕩著朝醫館而去。

  "孫神醫,拿些藥片,父皇可能患了重感冒、病毒性感冒;

  拿些退燒片、雙黃連口服液、克咳敏、阿莫西林、……,口罩。

  與孤王一起進宮去。那些禦醫真沒用。

  這次進宮見到院正後,得讓他派十幾個小禦醫,來給孫神醫做徒弟。

  那些禦醫,各個都是笨蛋,隻會糊弄父皇。"

  "哦,對,是這些藥,以後可不要再叫老夫神醫了,小王爺才是神醫。"

  孫大神很謙虛。

  到了宮門口,長孫皇後派出的一個小太監早就候在這。

  引領著眾人直接去李世民病榻前,李治來了就喊。

  "孫神醫,中西藥一起治,巢院正,讓人燒一碗薑湯加紅糖,快點送來。

  孫神醫,麻煩你給皇上診斷一下、開個方子。"

  "好咧,我這就診斷、開方子,娘娘,不要急,不要急,這是小病;

  臣已經治好幾十例重感冒,沒有大礙的,五六天就好。"

  "對,母後,不急,不急,沒事,沒事的,這叫重感冒,醫館已經診治好幾十個人。

  這次父皇好了後,巢院正你得派十幾個年輕、腦子靈的小禦醫,去我大唐醫館,正兒八經地拜孫神醫為師。

  否則憑什麽教他。"

  長孫皇後急道,"好,就這樣辦。稚奴,你父皇這病都要把母後急瘋了。

  禦醫一個個都傻眼了,束手無策,一點辦法都沒有。"

  院正巢方尷尬陪笑,以前你那醫館不是不收人麽,我都想自己進去學呢,可你們不收哇!

  隻是風寒,所有人都沒把皇帝的病放在心上。

  皆認為兩劑藥下去,次日便又會生龍活虎,並無大礙。

  但事實並非如此,誰也沒有想到,當天夜裏,李世民的病情不僅沒有好轉,而且還發起燒來。

  驚慌失措的禦醫愕然,一邊想辦法為皇上退燒,一邊奏報皇後知曉。

  長孫皇後被驚醒了,聞聽皇帝發燒,神情凝重,當然也少不得"鳳顏大怒"。

  孫神醫問診。

  "皇上,喉嚨痛嗎?清水鼻涕還有嗎?頭疼嗎?身上酸疼不?胳膊腿有沒有力氣?吃東西有味道嗎?……。"

  "皇上,把手伸出來,臣給你把把脈。"

  ……

  吃了現代藥片,喝了一碗薑湯後,李世民又昏昏沉沉睡去,李治又讓人拿來兩床被子,給李世民捂上。

  長孫皇後見著李治象個大將軍一般有條不紊地指揮著,心中大定,還是稚奴有用、管用,居然甚麽都懂。

  哎,還真是老李家福星!

  ……

  以前從沒吃過現代藥片、身體內尚未產生抗藥性的李世民,第二天清晨,早早就醒了,隻覺身輕氣爽、龍精虎猛。

  立馬再次召見李治和孫神醫。

  這是要給賞賜了!

  李治很期待,要啥呢?

  孤王不缺啥呀!

  不過,李治到是又帶著兩輛馬車來的。

  皇宮大門禁衛,完全麻木。

  因為李治經常一馬車、一馬車給他宮裏送來好東西,但是,檢查手續還是不可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