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施鴨梨,李世民為難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0 09:02      字數:3091
  <b></b>"皇爺爺,父皇,母後!"

  長樂見過禮,然後轉身福身道"荊王叔,九弟也隻是一時衝動,長樂代他給荊王叔賠罪了!"

  長孫皇後道"稚奴年幼氣盛,這次罰他閉門思過,他肯定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處。

  等過幾天,讓稚奴再登府賠罪,都是一家人,把誤會開解了就好了。"

  李元景越聽越悲憤,越聽越委屈,我可是他皇叔啊,被自己侄子打了。

  就罰個俸,打個兩板子,閉門思過,然後道個歉就完事了?!

  李元景恨恨大聲道"誰跟他是一家人?我是大王爺!他是什麽東西?一條狗,狗東西……"

  "李元景!"

  長樂一聲嬌斥,小臉通紅,胸膛強烈起伏,顯示著此刻心情是多麽不平靜。

  她似乎明白李治為何會打荊王了,她心裏驀然覺得李治打的好,荊王這個人渣就是該打。

  隨著長樂一聲嬌斥,李元景憤恨聲音戛然而止,整個大殿靜的落針可聞。

  長樂這聲嬌斥把所有人都鎮住,因為長樂一直都是知書達禮、溫良賢淑,就從沒見她高聲說話過;

  她驀然怒斥李元景反倒讓人震驚。

  長孫皇後道"長樂,不得對你荊王叔無禮。"

  一個圓滾滾身影疾步走進了大殿,正是匆匆趕來的魏王李泰,剛剛走近大殿他就聽到了長樂的怒斥聲。

  李泰打個激零,居然連知書達禮的長樂都直呼荊王名字怒聲斥責。

  我地個小乖乖,這事是鬧到了神馬程度了?

  李泰熱心道,"拜見皇爺爺,拜見父皇、母後,怎麽了這是?"

  李泰胖臉上自帶喜氣,倒是緩和了大殿氣氛。

  李世民道"青雀也來了。"

  李泰忙道"兒臣聽說荊王叔和九弟發生了一點衝突,所以特地過來看望荊王叔。

  不知道荊王叔可是傷到了哪裏?要不要叫太醫來瞧瞧啊?"

  長孫皇後目光流轉"對啊,六弟傷到了哪裏?快去傳太醫來瞧瞧!"

  李元景悶聲道"一點皮外傷,不用傳太醫!"

  李泰長鬆一口氣"那就好,那就好,我就說嘛,李治一個小屁孩,手無縛雞之力,怎麽能傷到荊王叔?"

  "荊王叔怎麽說也是騎射俱佳啊!想必荊王叔也是有意相讓,如今荊王叔也是越來越有長者之風了。

  想當初我們哥幾個小的時候,可是沒少挨荊王叔的打,不過都是一家人嘛,倒是越打越親近!"

  李泰羅裏羅嗦說了這麽多,其實還是在為李治說情,李元景聽的越來越憋屈。

  他恨不得將李治千刀萬剮,怎麽能就這麽放過李治?

  "嗬,李治是九皇子,他了不起!他打了皇叔也隻會被罰俸!誰讓我隻是太上皇的兒子呢!"

  "我也無顏再做大唐的親王了!我還有何顏麵苟活於世?"

  李元景一邊痛哭流涕,一邊起身就要向旁邊的桌子上撞去。

  貴嬪一把抱住了他,尖聲道"我的兒啊,我可憐的兒啊!要死咱們娘倆一起死吧!"

  嘭!

  李淵重重拍案"夠了!"

  長孫皇後蹙眉,一哭二鬧三上吊,雖然很假,但是,管用。

  李淵歎道"景兒的話呢、說的是重了些,但小九兒終究是打他叔啊,二郎,你雖沒有兄弟之情,可是,朕還念父子情啊!"

  這幾句話直紮李世民的心口窩,他心中愴然,是我李世民沒有兄弟之情嗎?

  實在是當年已經到了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程度!

  我李世民還有別的路可走嗎?

  "朕,會給荊王一個交代的!朕會將李治奪爵!"

  長樂銀牙微咬,望著李元景,目光之中充滿仇恨;

  雖然她並不介意李治有沒有爵位,李治立的功勞都完全夠再授他一個王爺!

  長樂心中十分心疼,這可是他親弟弟,雖然小,但卻是那麽地知道親情,心疼母後、心疼姐姐、心疼妹妹的身體不好,要給她們建水晶宮。

  平時有甚麽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都是一馬車一馬車向宮裏送。

  這麽小就知道疼愛親人,但是李元景呢,他就是個人渣!

  李泰也十分惋惜,這個懲處不可謂不重,親王的爵位可不是那麽好獲得的;

  此次李治被奪爵,想要再獲得親王爵位可就難了。

  這對李治的打擊一定很大,也不知道李治能不能東山再起。

  唯有李元景心中還是覺得不滿,隻是奪爵怎麽夠?

  還要罷官,還要下獄!

  "父皇,兒臣請求離開長安,此生再也無顏再回長安了,再也見不到父皇了……"李元景哭道。

  李泰瞪大了眼睛,李元景居然還不願放過李治!

  長樂也心中一急,剛剛要開口說話,驀然聽到父皇已經截斷了李元景的話。

  李世民道"離開長安也好,這次你強搶國公府之女,必定引得朝中憤慨,各國公府肯定上書彈劾。

  朕顧念兄弟之情還不知道有多頭疼呢,這也是大罪!"

  李元景一聽縮了縮脖子,他隻是說說,並不是真想離開繁華的長安。

  李淵道"將荊王禁足!"

  什麽?

  他被打了還要被禁足?

  李元景氣得跳腳,但是他很快又蔫了,因為太上皇在狠狠瞪他。

  李元景也不是真的傻,知道適可而止的道理,李治被奪爵,結果也還算可以。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離開了,長樂和李泰緊隨其後。

  長樂繃著一張小臉,心裏十分心疼。

  李泰則在思索,李治被奪爵了,自己這一趟來的到底劃不劃算?

  ……

  夜涼如水,李世民站在兩儀殿前重重的歎了口氣。

  長孫皇後溫聲安慰。

  "陛下不必難過,陛下的難處臣妾懂,臣子們也懂,後人也會正視那段曆史的;

  而且陛下的功績也會向後人證明,陛下無愧大唐之主!"

  李世民伸手握住了長孫皇後的手,感慨萬分"還好這一生有你陪在朕的身邊。"

  長孫皇後猶豫問"陛下真要將李治罷爵嗎?他可是我們最疼愛的孩子呀,還那麽小,就要承受這樣的打擊!"

  李世民歎道"父皇那句話就像刀子一般紮心,朕又能如何?

  況且李治也太無法無天了,居然把槍都掏出來了。

  他這個奶爸也是,比朕還寵溺他,居然給了他一把新槍,朕都沒有見過的槍。

  是得好好捶打一番了,他還小,以後還有立功的機會!"

  長孫皇後歎道"近年來,父皇越來越……"

  李世民焦躁,太上皇年趨高齡、失去了對美人的興趣,反倒在瑣碎小事上更加指手畫腳、亂加幹涉了。

  他明白,太上皇並無奪權之念,隻是宮中憋悶沒事做,但是仍然讓他,芒刺在背。

  李世民很煩躁,就今天這事,由於太上皇插手讓他一點沒法按照自己的意誌處置。

  這一夜,整個長安暗潮洶湧。

  長安城,官民百姓都在猜測事態進展,而當事人李治這一晚卻睡的很香。

  禦案上擺滿了新送來的奏章。

  幾乎都是關於昨天李治當街毆打荊王之事。

  李治還上了奏章,李世民看了差點鼻子氣歪了,把荊王打了居然還上書再彈劾人家!

  盧國公程知節,英國公李績,鄂國公尉遲恭、英國公蕭禹,房玄齡、魏懟懟、長孫無忌……

  幾乎朝中一大半的重臣都在彈劾荊王強搶國公之女,為李治說情。

  李世民搖頭,"瞧瞧,這小子自從有了神仙師父後才幾天,居然就有這麽多重臣為他說情。"

  長孫皇後沒看,感慨"稚奴雖然胡鬧,卻是真性情,也正如此才入得重臣們的眼。"

  倒也有一些禦史彈劾李治以下犯上,李世民也懶得看,隨手拋在了一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