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狗大戶,捐一百萬金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0 09:02      字數:2868
  <b></b>"父皇,若是國庫沒錢,兒臣願意為朝庭捐贈一百萬金做軍費。

  另外,兒臣再捐三萬套棉衣和此次出兵所需要糧食,也由兒臣包了。

  但是前提是兒臣也得去前線打仗。"

  一百萬金?

  李世民與群臣瞪大了眼睛、震驚不已。

  狗大戶!

  晉王殿下甚麽時候開始這麽有錢了?

  好羨慕啊!

  一眾文武竊竊私語起來,有的稱讚、有的質疑,更多的則是相信、羨慕。

  這小屁孩的師父盡給他搞些稀奇古怪的商品,能不賺錢?!

  "一百萬金?”李世民意外,看著李治。

  他想不到今天帶領群臣來李莊蹭飯吃,李治居然提出要捐款,還要捐這麽多。

  這樣的要求,李二郎是巴不得臣子、世家們天天說捐錢才好呢!

  李治很誠懇。

  "兒臣想為陛下盡一份心力,陛下成日為吐穀渾的事煩心,朝廷又為錢糧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晉王府理應為陛下分憂。”

  李世民眉飛色舞,激動。

  "吾兒有孝心哪,若如此,就再好不過了。”

  這些天,李世民正煩著呢,現在處處都要錢,三省那裏,每日都在為錢的事吵鬧,他也心煩意亂了。

  至於李治才說的錢莊,好雖好,但是真能收進錢嗎?

  哪裏想到,李治驀然跑來主動提出這麽個捐錢的要求。

  要知道,大唐和後世的明清是不同的。

  明清時期,皇帝已經相當專權,富戶出錢幫助養兵?

  開玩笑,憑啥讓你來出這個錢,難道我不可以將你剁了,拿了你的錢,然後自己去養?

  而隋唐之時,才是真正的世族與皇帝共治天下,即便是皇帝,對這些盤踞了數百年的世族,其實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世族除了向朝廷不斷索要特權,為朝廷分憂?

  那是想都別想!

  對他們來說,家國天下,家在國前,國在家後。

  此時晉王府提出了這個,讓李世民大為感動,這無疑等於是給他解決一個大難題了!

  李世民大喜,興奮。

  "若如此,朕一定要好好旌表你晉王府。”

  李治忙擺手。

  "不必,不必,不過是舉手之勞。”

  李世民立馬拉下臉,故意不高興。

  "朕要旌表,你拒絕了也沒有用。朕旌表你,是讓你晉王府,做天下世族的典範。”

  李治"……”

  怎麽聽著,這好像是把他裱起來,然後皇帝就拿這來暗示其他世族,大家一起跟著晉王府掏點錢吧?

  而在這堂中,坐在一邊的,是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

  他們自是把這父子二人的話、聽個真切,此時,臉都不約而同拉下。

  好端端的,怎麽又要錢了?

  這李治也是吃飽了撐著的,哪有人成天把自己家財往朝廷送的啊。

  你這一送,你高興幹嘛、幹嘛了,可倒顯得我們小氣。

  陛下得了晉王府的資助,少不得又要起心動念。

  你看他晉王府出了錢,你們都說對朕忠心耿耿,怎麽不拿錢?

  這不擺明著你晉王府出錢,其他人都成了壞人?

  你讓我們怎麽辦?

  這個該死的敗家玩意!

  果然。

  李世民目光先落在長孫無忌身上。

  論起來,長孫無忌和皇家關係最親近。

  而長孫無忌,則將目光落在別處,不為所動!

  錢是這麽容易來的嗎?

  他們家又不像晉王府那樣不把錢當錢!

  長孫無忌此時想好了,明天開始,他得穿上壓箱底的舊衣。

  還得在衣上打幾個補丁,這腳下的麋鹿皮靴子也要換掉。

  李治又作怪,站起拱手,"各位叔伯客氣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突厥犯邊數十次,顯明就是欺負我大唐沒錢。

  如今正是大家團結一心,共同抗敵的時候,那肯定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你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區區銀錢,何足掛齒。"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李世民聽得目中金光連閃,就象孫猴子從八卦爐中才出來時一般。

  小九子越過越有才了,出口就成章。

  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你當我們都是街頭耍把式、賣藝的呢?

  長孫皇後大急,你這個死孩子就會逞能,你有這麽多錢嗎?

  "稚奴,不可胡扯,你父皇現在都拿不出這麽多錢,你怎麽有這麽多錢?還有,你為甚麽非要去前線?"

  李治的小眼睛不斷地向母後放著電,母後,兒臣為甚麽這麽有錢,也不能當著大家的麵說呀!

  僅那個百貨店鋪就是日進萬金,這都幾個月了,怎麽能沒賺到這麽多錢呢?

  現在酒樓也開張了,程咬金還每月給他分賣酒的紅利,醫館因為名聲大噪,批發中成藥,也是財源不斷。

  另外,還有上次坑五姓七望的幾十萬貫沒花一文呢!

  至於,我為甚麽非要去前線,我不去、師父也沒辦法把糧食給送過去呀,隻有我去了,我才能把糧食從戒指裏拿出來,但是這是不能說的,打死都不能說地呀!

  程咬金是知道一點李治賺錢速度的,他連連向李治眨著眼、假裝心痛。

  "小九子,你個敗家子呀,你不會又要把晉王府拿去抵押吧?"

  一提抵押,大家又想起了李治抵押王府買礦,長孫無忌那個老陰人吃了大悶虧的事。

  他們不好直接嘲笑長孫無忌。

  於是,他們就衝著李治嘿嘿直樂、哈哈大笑。

  長孫無忌黑臉。

  李治裝比。

  "妖精師父,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李世民沒管他們的廢話,他敏銳地抓住了李治話語中的一個新詞——棉衣。

  "等等,棉衣?小九兒,棉衣是什麽衣?"

  "父皇,棉衣,就是為了保暖用的,現在一般人家冬天保暖,都是往麻布裏麵塞蘆葦,又硬又不保暖,每年寒冬不知道有多少人得風寒而死。

  棉花就一般了,它很柔軟,而且十分保暖,不下於皮衣,塞到被子裏,塞到衣裳裏,既柔軟又暖和,而且隨意一塊地就能種,推行天下,百姓就再也不畏懼寒冬了。"

  李世民雙眼放光。

  "好東西呀,棉花是什麽花?哪裏有種?"

  "父皇,棉花就是白疊子花,奶爸說此物在高昌國有許多,奶爸給了一些種子,兒臣在皇莊有種。"

  雖然李世民身為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是他也知道,每年寒冬都會有不知道多少人受凍而死。

  如果,棉花真的那麽保暖的話,那等於活人無數,這是大功德,也是大功績!

  "你師父有給你棉衣嗎?你在皇莊有種,那不行,太少。"

  "有,師父給了兒臣三萬套冬裝,是給神策軍裝備的。"

  李世民臉色又不善。

  "你有棉衣還不趕緊拿出來,讓朕看看,孽子,你奶爸給你的好東西,總是藏著掖著地。"

  伴君如伴虎啊!

  剛才還說得好好地,馬上就變臉,李治小臉立馬又變成一副皺巴巴苦瓜相,看向母後。

  李治孝順母後,母後也特別疼他。

  果然,長孫皇後溫言道,"陛下,好好與稚奴說話,別嚇著孩子。"

  李世民立馬陰轉晴天,嘿嘿地衝著長孫皇後笑著。

  李治喊著管家快去庫房拿一套冬裝出來。

  李世民又不幹了。

  "一套不行,拿十套,這麽多人都在,都試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