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菜壇彈,聲震如雷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0 09:01      字數:3485
  <b></b>“父皇,師父他老人家這一生隻敬天地,不信鬼神的!

  師父所說的人可以在天上飛,兒臣是相信師父所言的,的確不是難事!“

  李世民聽到李治的話,目光若有所思望著李治,也不知聽進去沒有,李治繼續在下麵道“其實這道理就跟剛才兒臣借助光的作用燃了木頭一樣,同樣人可以在天上飛,可以借助風的力量!

  就比如紙鳶,紙鳶可以在天上飛,那就是借助了風的力量!

  假設,我們照著紙鳶的原理,做出一個足以拖起人的大紙鳶,借助風的力量,同樣是不是可以在天上飛?“

  李治還在下麵滔滔不絕的賣弄他的格物之學,卻沒想到上麵的李世民,聽著聽著,忽然打斷李治的話,目光直直的盯著李治,神情凝重的問,“方才,朕聽你說,你師父一生隻敬天地,不信鬼神,是也不是?“

  李治聞言,噎的差點背過氣去,自己吧啦吧啦在這裏講了半天,你一句沒聽進去,就記住這一句了。

  當下,吸了口氣,低著頭道“是,師父說,他一生研究格物一道,認為天地萬物,存乎於理,都有脈跡可循。

  因而隻敬天地,不信鬼神!“

  “即是如此,朕便交給你一件事,你若替朕解決了,你這格物之道,朕便考慮考慮!“李世民聞言,吸口氣,直視李治,討價還價的道。

  李治聞言,心裏哀嚎一聲。

  明明這格物一道,真正發展起來,受益的都是我們老李家這大唐的統治者群體,為何就成了孤王一個人的格物之道呢。

  不過為了格物之道能夠在大唐受到重視,無奈之下,李治點頭同意!

  小小年齡的他,怎麽能知道這是李世民故意壓榨他,為的是讓他吐出他師父教給他更多知識。

  李世民說,“突厥每次進犯,每次圍城,隻要城破,他們就燒殺搶掠,危害極大,你隻要能想出如何以最少人、守住城池、並且打退敵軍法子。

  朕就下旨,把老子格物納入科舉必考內容、還在國子監、弘文館、崇文館,專設此課,令學生研讀。“

  “父皇,此話當真,君無戲言!“

  “孽子,又開始耍混!朕,一言九鼎!“

  怒了,怒了,六歲的李宮霸徹底怒了,不把大殺器亮出來,你們都不知道馬王爺到底有幾隻眼?!

  李治一頭竄進了屋裏,拿起筆來,刷刷地寫了幾行字,然後再跑出門來,遞給了父皇李世民。

  李世民看了一眼問,“這是?“

  “父皇,這是火~藥的最正確的配方,兒臣估計火~藥監的配方,可能不夠精確!

  請父皇派人去火~藥監,令工匠配製,並且讓他們再送些硝石粉和火繩過來,再命宮中守衛找些醃菜的壇壇罐罐來。”

  在隋唐時期,煉丹術士在煉丹時發現了一種黑色粉末,並且遇火可以燃燒,甚至是發生爆炸。

  後來經過一番研究,便將這種黑色粉末稱之為火~藥,因此也就有了煙花和爆竹的誕生。

  在此之後,有工匠又從煙花爆竹中得到靈感,便嚐試著用火~藥去製造武器。

  經過幾十年的不斷嚐試,終於造出了一種火器,叫做突火槍。

  但這種突火槍其實是個很虛的東西。

  突火槍是用竹子做的,這東西多脆弱啊,在裏麵放火~藥的時候,如何放少了就沒有效果,但如果放多了,那點燃火~藥時,竹筒搞不好瞬間就炸開了,導致殺敵不成反被自己所殺。

  突火槍的射程是150步,如果火~藥放得多一些(自己不怕死的話),射程也許會超過200米。

  但是還有個問題,就是射程和有效射程是兩個概念,有效射程才是真正能殺死敵人的距離。

  因此綜合考慮,如果要用突火槍殺敵,距離敵人就不能超過100米,而個距離在戰場上是及其危險的,因為敵人隨便放幾隻箭就能將使用突火槍一方射死。

  “好,朕這就著人去辦!“

  “父皇,僅學格物還不夠,還得學習算學,算學是一切格物的基礎。“

  “哦,小九,你到是給父皇好好說說,算學怎麽就是一切格物的基礎了?“

  “父皇,你看築城,其實也是格物所研究對象之一,對吧?“

  李世民思索了一下道,“是,應該屬於格物。“

  “築城,需要計算吧,計算需要多少土石,這是算學吧。“

  “是。“

  “父皇,再說盔甲,打造好的盔甲,是不是也要先測試盔甲的堅固程度,在多遠的距離上,什麽樣的箭矢,射不穿。這裏麵有算學吧?“

  “是。“

  “好,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兒臣就不一一例舉了。“

  “好,隻要你能解決這個守城問題,朕不僅加大算學在科舉中的份量,還要重重獎賞你。

  “好。“

  ……

  一個時辰後,工匠們送來配製好的火~藥、火繩、硝石粉,李治開始裝配“醃菜壇子炸~彈“。

  這就不費事了,五分鍾就能做好。

  然後,李治把一根長長的火繩插進了黑火~藥裏,再在壇口處放上了幾塊石頭,一邊胡亂喊著“歸海一刀、小李飛刀、刀刀斃命!“一邊邁著他那小短腿快速向太極殿門口跑去。

  他這一跑,不明所以的李世民、房謀、杜斷、孔老夫子、虞世南,也跟著向太極殿門口跑。

  這一幕太少見,皇上與大臣們在皇宮比賽賽跑?

  一時間皇宮的守衛、太監、宮女們,都看傻了眼!

  歸海一刀緊跟著屁巔屁巔地跑到了李治麵前,問,“殿下,喊俺何事?“

  “你去點火,記住點著了就跑,能跑多遠、跑多遠!一定要跑得遠遠的。“

  “諾。

  這可是能在皇上麵前露一小臉的事啊,歸海一刀積極性怎麽能不高?

  李治又開始使壞,他悄悄地跑到一直立在太極殿門口一側的長孫皇後身旁,悄悄地說,“母後,捂耳朵,太響。“

  長孫皇後瞟了李治一眼,這孩兒到是很有孝心,知道提醒母後一聲。

  李世民旁觀了炸~彈製作全過程,招手喊李治過去,說,“製作倒是簡單的很,就是不知道威力如何?“

  威力如何?

  不試過,怎麽知道!

  歸海一刀速度是真快,這邊才說了兩句話,他就已經點燃了火繩,快速向後撤退中。

  李治不再站著了,而是蹲下了小身子,把雙手緊緊捂在耳朵上。

  “瞧小九、這膽小如鼠!“李世民泰然笑言。

  長孫皇後抿著嘴默默的捂起了耳朵。

  李世民剛剛笑完,炸~彈就轟然炸響!

  轟!

  聲如雷霆!

  即便是早有心理準備,李世民還是身體一震!

  周圍的小太監更是不堪,有的甚至直接被嚇的癱坐在了地上。

  長孫皇後小臉煞白,心有餘悸的放下了雙手,吃驚“陛下,聲震如雷,聲震如雷啊!”

  李世民的一雙耳朵嗡嗡作響,根本聽不到長孫皇後在說,隻看到她的櫻唇在動。

  李世民不自覺的大吼道“皇後,你說?”

  長孫皇後小臉更白了,著急道“陛下,陛下怎麽了?快,快去叫太醫!”

  然而旁邊的小太監們一個個麵色煞白兩耳嗡嗡作響,根本聽不到皇後的聲音。

  李治放下捂著耳朵的小手,施施然站了起來,寬慰道“母後無須擔心,父皇過一會兒就好了。”

  長孫皇後心裏稍安,但是仍然麵色憂心的看著李世民,過了沒一會兒李世民就恢複過來了,安慰道“皇後安心,朕沒事。”

  李治樂嗬嗬地笑言“我就說一會兒就沒事了吧!”

  啪!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了李治的後腦勺上“你小子提醒母後捂著耳朵,怎麽就沒想提醒朕?對朕一點孝心都沒有!”

  李治連忙笑著解釋道,“父皇,這不是為了讓您充分感受一下炸~彈的威力,如果您捂著耳朵,那不就沒有意義了嗎?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是,理,確實是這個理,但是你這個臭屁孩子,為何讓朕覺得是如此地欠揍呢?

  李世民目光相當的不善。

  李治嗬嗬笑言“父皇,您覺得這炸~彈如何?”

  這一問可問到李世民的癢癢處了,一瞬間,李世民把神馬都拋在了腦後。

  想起剛剛的那一聲天雷一般的巨響,李世民整個人都激動的戰栗,隻剩下激動了,滿臉潮紅。

  “聲震如雷!聲震如雷啊!”李世民激動道“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壇子,竟然能發出天雷一樣的響聲!”

  李治撇嘴,簡直不堪入目——這都是你們逼我的!

  “父皇,光聲音響有用?咱們去那邊看看威力如何啊!”李治提議道。

  李世民笑言“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啊,誰說聲音大就沒用了?人都能嚇一跳更不用說戰馬,若是在戰場上驀然來這麽一下,敵人的戰馬就亂套了,那就是取勝之機!”

  話雖然這麽說,但是李世民還是十分好奇炸~彈的威力,快步向那幾棵樹走去。

  葉子落了一地,幾棵樹早已東倒西歪,樹上更是千瘡百孔。

  李世民更加激動了,右手顫抖地摸著樹上的痕跡,激動道“小九說得好,我大唐得此神器,滅突厥、平西域、征高句麗,那都不是事。

  一個炸~彈已經這麽大的響聲,這麽大的威力,若是幾千個炸~彈一塊扔下去,那得多大的威力,多大的巨響,突厥都是騎兵,不敗才怪呢!”

  這下李世民才理解了,小九兒說得真不是大話,那真都不是事!

  唉,李宮霸的口頭語,竟然讓李世民也學去了,還不給版權費,李治很憂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