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宮霸,始祖托夢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0 09:01      字數:4365
  <b></b>貞觀八年,李治六歲。

  六歲小孩,貓狗都嫌。

  "聽說了嗎?秋菊洗澡,衣服不見了,讓管事罵的可憐。"

  "你那過時了,最新消息,春桃睡覺,被子裏都是癩蛤蟆,直接嚇暈。"

  "這算什麽,罵秋菊的管事,如廁時,不知被何人絆一腳,頭埋茅坑呢。"

  "這該不會都是九皇子李宮霸做的?"

  "差不多吧,嘻嘻。"

  "知道嗎,昨天小霸王從假山上摔下,一夜昏迷,皇帝都嚇著了,娘娘守一夜,中午才醒。"

  小霸王?

  還學習機呢,有木有?

  "我知道、我知道,九皇子昏迷中還一個勁念叨著聖人說的始祖(老子李耳),還一個勁說,不爭是為大爭。"

  二八宮女,以媲美狗仔隊速度,拚了命的炒作李治大名,一時間,大明宮中處處傳頌著李宮霸的威名。

  ……

  鍋裏藥,冉冉冒熱氣,苦澀藥水,有絲甜,看樣子,長孫皇後在藥中加了蜂蜜,味道不錯。

  "謝謝母後,小九太幸福了。"

  叱吒大明宮的李宮霸,撒起嬌,聲音嗲的堪比誌玲姐姐!

  長孫皇後是外柔內剛的女子,看著兒子,一夜發燒痛苦,暗暗垂淚,哭了數次,眼睛紅得像兔子,還是隻母兔子。

  "稚奴,下次悶了,就找娘,千萬不要再爬高,摔了怎麽辦,這次是沒摔著,但發燒了,知道嗎?"

  長孫皇後一隻手把著李治的手,一隻手嗔怪的戳戳李治額頭,慈愛的雙目緊緊盯著李治。

  "嗯,好、好,小九明白,下次注意絕不這樣。”

  下回確實不能再那樣,嗯,得多穿幾件衣服再上去耍帥。

  呀,呀,全因腦子多了一個人惹的禍啊!

  "好、好,不愧為娘的好孩子,小桂子,瞧瞧稚奴多懂事。"長孫皇後捧著李治臉,左看右看,驕傲。

  "是啊,不愧是九殿下!"

  小桂子這個偽娘的臉有點扭曲,像是肚子在抽筋,皇後娘娘,九殿下要是懂事,那才真是怪了呢!

  "稚奴,聽說你做夢,夢到李家始祖了?"

  "是呀,是呀,母後,小九在夢中,夢到了一個白胡子老頭,他說他叫李耳,他教了我好多東西,好多好多的東西,還告訴我,無所求即無不求,無所爭即無不爭。"

  長孫皇後聽到李治說到"求、爭",得的心中一動,難道始祖在夢中教了李治關於皇位繼承問題,這蝦扯蛋了吧,稚奴才六歲呀!

  不過,長孫皇後雖然半信半疑,老子與李唐的關係,她自然也是明白。

  唐高祖李淵推翻隋朝於公元618年登基建立唐朝皇室,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認李耳(老子)為李家始祖。

  李治承傳父囑,尊封號"太上玄元皇帝"。

  李隆基,第一次尊封號為"大聖祖玄元皇帝";

  八年又尊封號"聖祖大道玄元皇帝";

  三年又尊封號"大聖祖高上金闕玄元大皇大帝"。

  李唐為認李耳為李家始祖、並對老子感恩戴德、尊封加爵呢?

  老子姓李名耳,曆史沒有確切記錄顯示,李唐與老子有無血緣關係。

  隻不過,老子大聖人聲名遠播,流芳百世,尤其在思想文化領域作出了功不可沒的偉大貢獻!

  李唐為統治手段沿襲《道德經》治國安邦,民心所向,各地大建老子道教宗廟,執行宗教信仰,就名正言順了!

  所以,長孫皇後雖然是半信半疑,但還是繼續問,"始祖還對你說了?"

  "他說要格物,格物致知。"

  格物?格物致知?

  如果說先前長孫皇後還半信半疑,現在她已經相信七八分。

  先秦時代,"格物致知"這句話,大概並非特別深奧語言,故而用不著解釋。

  但漢代以降,由於文化斷層等原因,人們對它的解釋,卻出現很大問題。

  例如,東漢鄭玄為《大學》作注時,對"格物"解釋說"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

  其實,所謂格物致知,就是一個對事物不斷探究,追根問底過程,這點跟現代物理十分相似。

  格物,就是表述何為自然科學致知之道。

  但,李治現在六歲,也沒有老師教他"格物"。

  那麽,他是怎麽知道"格物致知"這句話的?

  所以,長孫皇後已經相信李治確實是夢見始祖。

  "皇後娘娘,皇後娘娘。"一個宮女匆匆跑了進來。

  "事大驚小怪,成何體統。"長孫皇後立馬像變了個人,從慈母變成大唐帝國~母儀天下的國~母,儀態端莊,人不可逼視。

  這擱在後世,妥妥地、隨隨意意便就能拿奧斯卡小人頭!

  "皇後娘娘恕罪,吳王殿下前來探望九殿下,已在前殿等候。"

  宮女戰戰兢兢回道,長孫皇後為人溫厚,但身為六宮之主,她嚴肅起來也不是小宮女能夠承受的。

  誰?

  有點發蒙,吳王李格找我?

  "稚奴,要叫三哥。"長孫皇後正言看著李治。

  "好的,好的,母後,孩兒知道了。"

  李治暈乎乎看著小桂子這個狗腿子引領,行來的可憐三哥李恪。

  李格,才十三歲,但頗為少年老成,儀表堂堂,一路行來,袞服王袍罩著一層輕紗,貴氣撲麵而來。

  其母乃隋煬帝女兒,也就是說,這位三哥可是楊廣正兒八經外甥,匯聚著隋唐兩代王朝皇家血脈,其身份貴不可言!

  "李恪見過皇後娘娘。"李恪躬身施禮,不卑不亢,風采迷人,將古代中國貴族禮儀風度演繹到極致,這家夥絕對少女殺手。

  "恪兒平身,不必多禮。"長孫皇後笑容親切,雍容華貴,但卻保持著不遠不近距離。

  "李恪驚聞九弟風寒發熱,心急如焚,特來看望,不知九弟怎樣了?"雖然李恪是問李治,但卻目不斜視靜等著長孫皇後回話,不敢怠慢。

  "多謝恪兒擔心,稚奴隻是小恙,不礙事。好了,本宮就先走了,以免打擾你們兄弟敘話。"

  長孫皇後那是什麽人啊,當然知道自己呆在這兒,這兄弟倆也不用說話了,彼此身份的敏感,恐怕最後也會讓場麵太過無趣。

  李恪趕緊告一聲恕罪。

  長孫皇後又囑咐李治幾句,施施然離開。

  "呼~~,"李恪深深籲了口氣。

  笑嘻嘻、湊到李治床前蹲下,手一伸,一個風車出現在手上,"九弟,雖然我們是第一次見麵。

  但三哥我可久仰你大名,聽說你病了,為兄甚是著急,今日抽空,特來看望九弟。

  那,三哥我的見麵禮,還過得去吧,嘻嘻"

  李治怔怔看著、剛還一本正經李恪、驀然變身,這神馬情況?

  "那個三哥,這風車,不就小孩子玩意。你想拿來哄我?"李治用著很不屑、很傷自尊眼神瞟著李恪。

  李格沒想到六歲小孩竟然能有這麽犀利眼神,尷尬不知道將手中風車,伸出去、還是收回來。

  "吳王殿下恕罪,九殿下頭疾,所以一時間,那個~,那個~。"

  還好救星出現,小桂子從旁邊竄來,麵上帶著討好謙恭笑容,怎麽看都像天上人間拉皮條,如此才減輕李格些許尷尬。

  "沒事沒事,是三哥錯,早聽說九弟是神童,不同於常人,果然如此。"李恪順勢收起風車,動作轉換之流暢,仿佛剛才尷尬似乎就沒發生過。

  老子曰,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果真如此!

  什麽?

  老子沒曰過!

  哦,那是孤記錯了。

  "吳王殿下在這,奴才給吳王殿下準備茶點。"小桂子臉上帶著笑,躬身行禮,轉頭對李治恭聲道"殿下,奴才去去就來。"

  小桂子聲音又在屋裏回蕩,小桂子果然有做"小桂子"潛質,補救太及時。

  賣糕的,生病?

  美妙借口。

  "三哥,小弟、小弟昨日受風寒,發了點燒,有點糊塗。"李治指著腦袋比劃,無奈"話說的,顛三倒四。"

  李恪似乎想笑,嘴角抽搐"無妨,今日我特來看九弟,糊塗不糊塗的,也沒關係,為兄不計較。今日為兄前來,特與賢弟說件事,一件~~~,嗯~~~。"

  嗯?

  不對勁,這三哥一對電目眨得歡快,眼角餘光還往門口瞄,這家夥接下來要說的事,絕對不是好事!

  "三哥,不用跟老弟這麽客氣,有話就說,那個老子曰,‘一世人兩兄弟’,說吧,痛快點說。"

  老子曰過,一世人兩兄弟?

  李格有點懵,老子有曰過這話?

  "那個,那個,聽說賢弟經常出沒於宮女澡堂,撒上一點痕跡,撿去幾件衣服,為兄這幾日正在構思一篇‘宮女賦’,需要素材,還需賢弟能夠給為兄指條明路。"

  看著李治睜大了眼睛,李恪很害羞沒再說下去。

  哦賣糕,就這點小事,這是事嗎?

  咱是誰?

  咱是皇宮李宮霸!

  可是,怎麽能讓李格寫出完美‘宮女賦’呢,這是個問題?

  ……

  女人的八卦心理總是很強,即使貴為大唐皇後長孫也是如此。

  眼見自己兒子沒事的長孫皇後,轉臉就去了太極宮。

  "你說什麽?稚奴發燒作夢,夢見到始祖?始祖還跟他說‘格物致知’,還說了‘無爭即無不爭’?小孩子瞎說,你也信?"

  李世民聽著長孫皇後敘述,怎麽都不敢相信。

  "陛下,怎麽是稚奴瞎說?‘格物致知’,誰教過他?‘無求而無不求,無爭則無不爭’,這麽高深道理,他六歲小孩怎麽能懂?"長孫皇後反問。

  整個大唐,大概也就是長孫皇後敢這樣質疑李世民。

  李世民恍然道,"是奇怪,格物致知,若不是皇後你說起,朕也想不起來這句話。

  朕隻記得看書時,好像看過這句,但若讓朕說個子醜寅卯,朕也說不明白。

  這樣吧,等他身體好透了,朕考較他一下,聽聽他怎麽說。"

  "陛下,這主意好,但是,他剛才給臣妾說要一個皇莊,還要有燒瓷的窯,他要種地。"

  李世民開懷大笑,"哈哈,這孩子這麽小,竟然已經知道要種地了。

  民以食為天,果然是朕的好兒子,他要種地,那皇莊就給他用用。

  不過,皇莊不能現在就給他,得等他種出好莊稼後再給,但可以先把城邊皇莊給他用用。"

  李世民果然極為寵溺李治,有求必應好老爹!

  "是,陛下考慮周到,不能任由他胡鬧,先看看他能整出蛾子再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