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節 儒以文亂法
作者:媱與雅      更新:2021-03-05 03:15      字數:3789
  萬象新天舊址,哨兵、司命和幸運看到了不可思議的一幕,隻見除了逍遙歎之外,其他人員對著虛空時不時拍動幾下,像是在拍什麽動物,又像是在抓某種飛蟲,有時甚至跳起進行擊打動作,但是他們三人使出渾身解數,將星力發揮到極致,也不明白龍戰等人在做什麽,而這一切的發起者就是龍戰。

  在一陣的迷惑之後,幸運終於忍受不了心如熱鍋上的螞蟻般難受,開口問向和自己三人一樣在一旁看戲的逍遙歎:“師父,他們這是在做什麽?”

  逍遙歎看著正嗨,聽到身邊幸運的話,而不遠處的哨兵也是豎起他那大大的耳朵,靜靜的等待著逍遙歎的回答。

  “沒事,剛才鳳冕發現了一隻帶有顏色的蚊子,認為它是變異品種,打算把它抓回去養一陣子,然後高價賣給那些人傻錢多的紈絝公子哥們,隻是那蚊子比較的狡猾,於是就和其他人一起進行抓捕作業工作,事情就是這樣子。”

  “可是,師父,為什麽是龍大哥先出的手?”幸運不相信逍遙歎的鬼話連篇,疑惑不解的看向龍戰,向他求證。

  “幸運,這麽簡單道理都不明白,那隻蚊子離我最近啊,所以我就先出手了。”龍戰順著逍遙歎的話,理所當然的回答道。

  “前輩,我知道你有疑問,而且還是很大的疑問,我在你頭上看到無數的問號,不過,前輩,我真的沒有在教壞小孩子,而是給他普及一些基本的常識,我之所以讚同鳳冕她們的說法,是因為智慧型種族,如你們人族,我們天選者,還有神魔、獸人族等,都是基於利益這個基礎而進行活動的。

  就如剛才他們關於利益的解釋,利益是用來解決各種矛盾的,利益的不同取決於所麵臨的矛盾的不同。

  而這句話透露出了一個信息,各色人等都是為了解決矛盾才為利益而服務的,有人是為了權利,有人是為了財富,有人是為了衣食住行,而有人是為了心中的善惡,換句話說,人不同就導致他們利益的出發點也不同。

  我曾經聽人說過,兵器並沒有好壞之分,隻是使用人不同而已,而這句話也適用於利益這個詞語,你可以將它理解為貶義詞,正常情況下也都是這麽理解的,如為自己的利益而爭論,人人都是雄辯家。又如向往虛構的利益,往往喪失現存的幸福。再如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

  逍遙歎見哨兵依然對自己的解釋持否定的態度,於是繼續進行解釋:“利益有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之分,而我之前說的是個人利益,但如果將它上升為集體利益或者國家利益,又如何?

  如商業,將整個人類聯係成互相依存,休戚相關的同胞兄弟。精明的人,是精細考慮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細考慮他人利益的人。又如不管是大代表還是小代表,總的來說是一個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做事,把關係人民利益的一些事向上反映。再如治民之要在乎因民之利而導之,順民之意而能之等等。

  集體利益是為了這個集體而考慮的,而國家利益層次就更高級了,正常情況下是最高境界上的利益,它是滿足或能夠滿足國家以生存發展為基礎的各方麵需要,並且對國家在整體上具有好處的事物,無對錯之分,因為它本來就為了這個國家而服務,對錯不取決於它,而取決外部勢力。

  於是這就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價值觀的問題,世間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葉子,而生命體也不一樣,正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不一樣,導致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

  前輩,善良之人和喜惡之人看問題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但是你能說他們有絕對的善惡之分?善良之人,不會因為善意之舉而犯錯誤?邪惡之人,不會因為邪惡之舉而成就好事?春秋國道家有太極之說,有物極必反的名詞,而在水球上,更有相對論這種說法,所以,說正義之士為了利益而行動,從這個觀點上來說,並沒有錯誤之處。”

  “謬論,歪理,善良之人怎麽會因為善良之舉而做惡?逍遙公子,你們天選者能言善辯,莫要混淆了概念。”

  “是真的嗎?前輩,你的閱曆比我深,從你的表情裏,我看出了你潛意識的台詞,你讚同了我的觀點,我來舉個例子吧!這是一部我們春秋國比較有名的小說,不是網絡上流行的那種快餐文,而是名著,名為儒林外史,在裏麵講述了一位名杜少卿的人,對誰都慷慨,久而久之,周圍人什麽事都找他要錢。杜少卿最終散盡家財,一無所有,而他幫過的朋友也基本沒人成器,都養成了不勞而獲、遊手好閑的惡習。

  前輩,你能說這位杜公子不是好人?民間有不少的關於這類型的趣聞,更有不少的名言警句如好心辦壞事,弄巧成拙,拔苗助長等等,不都說明了這一點?”

  “前輩,逍遙公子說的不錯,就拿我們現在調查的這件案件,這中間有正義人士的參與,不但有個人,還有勢力,其中一些甚至可以說是附近區域的正道陣營的領軍人物,如俠武城的勞恩,當年他雖然名不經傳,但也是懷著一顆蕩平世間邪惡之心參與了當年的事件,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因為他們認為惡人要斬盡殺絕,才能還世間一個朗朗乾坤,讓正義世間永存。

  可是,就如俠武城當初建立之初對其名字的定義一樣,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前輩,你敢保證萬象新天宗門之中就沒有善良之人?然而當他們一刀下去,他們心中的善還是善嗎?會不會引起更大的仇恨?

  我是否可以做這樣的猜測,為了不引起這個更大的仇恨,於是,在那次各大勢力聯合絞殺萬象新天宗門之內的強者之後,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裏,甚至是直到現在,一直對漏網之魚進行滅殺?因此才導致了萬象新天的滅門慘案,真正的滅門慘案。”

  “前輩,順司姐姐的思路,我是否可以做這樣的猜測,委托我們調查當年事件真相的幸運,他是因為受其他人所托,而這位大人物是否就是當年的其中一個漏網之魚,他讓光明頂調查此事,就是希望借助光明頂的龐大影響力,讓當年的萬象新天血案沉冤得雪,讓真正的真相大白於天下,還他們一個公道。”鳳冕接著司命的話說下去,將眾人的注意力徹底轉移開來。

  “不,你們的說法,我還是不認同,歪曲事實的真相,嚴重偏離了。。。”

  “前輩,正義陣營和邪惡陣營並無一條很明顯的分界線,因為他們中間還有灰色地帶,而且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邪惡之人也有悲天憫人的一麵,善良之人也有隱藏深處的陰暗麵,這就是現實中的社會,而不是理想中的童話世界。

  前輩,區分善良和邪惡,主要就在那條分界線,這條分界線的定義,有國家,有勢力組織,更有道德等進行定義,而社會環境不同,風俗習慣不同,法律法規準則不同等,將導致一個結果,製定的標準也就不同,就如一位賢者治國和一位強盜治國,前輩,你認為兩者之間的標準會一樣嗎?請讓我們再往小的方麵說,同樣是懲罰罪人,如果製定的標準不一樣,那麽結果也會不一樣。

  舉個最通俗易懂的例子,前輩你是執法者,而我就是那個犯罪嫌疑人,因為殺人而被你逮捕,然後要進行審判,那麽,我是否有罪,就取決於你所遵循的標準,如果你是以這個國家的民眾為依據,我殺了其他人,那麽你就判定我有罪,於是,當你以殺人罪處決我,這點沒有問題。如果前輩你是以人為標準,我殺一個人是罪,那麽你殺了我是否也是罪?因為我剝奪了他人的生命權利,而你剝奪了我的權利,雖然我也明白這是強詞奪理,但道理不是一樣嗎?

  這也是為什麽在法製社會中,明明已經證據確鑿,犯罪嫌疑人犯下了滔天罪惡,而犯罪嫌人自己也承認了所有罪名,但法律上還是要為他辯護,而有一些曆史,甚至為他做無罪辯護,結果還有成功的案例,那麽,我是否可以用我的這個例子來做側麵回答,就是以人為標準,同樣是殺人,同樣是剝奪別人的生命權利。

  前輩,我們再換一個標準,善良與邪惡,我殺人是因為對方剝奪了我的權利,比如說強行將我死裏逃生才捕獵到的魔獸帶走,而連一個銅板也不給我留下,為了這個獵物,我差點連命都搭上了,因為捕捉到了這個獵物,將它按正常價賣出去的話,至少可以解決我一家人一個月的口糧,甚至可以養活我一家人更長的時間,在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情況下,我才選擇了最極端的方式,那麽,前輩,在我未絕望之前,為何你不對別人進行審判,而要等到慘案發生後才來治我的罪,這是否就是你們執法者的不作為行為?”

  “前輩,如果你認為老大的說法是個例,那麽,墮入風塵的那些女子,有幾人是自願的?大部分都是被生活所迫,更不用說被我們文明社會所淘汰的販賣人口,也就是你們曙光大陸的奴隸市場,還有社會上的奴役女子的現象等等,這就是價值觀不同,導致的結果不同,在你們認為很正常事情,對於我們來說,這是很讓人不解的事情,於是有了最開始天選者與你們的衝突,其中的一些衝突就是因為這些而引起的,因為我們認為這是落後的表現,是愚昧的表現,是已經被取締的舊社會陋習。”

  “前輩,剛才那一頓豐盛的午餐,前輩應該還在回味吧?前輩,將心比心,如果前輩是那餐桌上的青菜,被烹飪好的魚肉,前輩,你又是什麽心情?”

  “前輩。。。”一群的天選者,來自於不同的文明國度,社會閱曆,社會地位也不一樣,而且還有司命和王師師這兩個女權主義的反骨妞,共同討伐哨兵,為幸運徹徹底底上了一堂關於人生的大課。

  “那麽,逍遙公子,你們說了這麽多,又想說明什麽呢?”哨兵微笑麵對,見眾人已經過了最高漲的情緒,開口詢問道。

  “簡單,還是因為利益,壞人,因為基於壞人的利益而行惡事,好人,因為基於善良的本性而行良善之舉。而我們說了這麽多,同樣也是因為利益,為了讓前輩徹徹底底明白利益的本性,讚同我們的觀點,這應該就是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中的儒以文亂法吧!”

  “換一句通俗一點的話:將我們的思想強行灌輸給你,讓你接受,就這麽簡單粗暴而又明了,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