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回程與“鶯之所向
作者:真費事      更新:2021-04-20 05:59      字數:2399
  第十九組織部的人經過了為期一周的詳細調查,其他陸續蘇醒的幸存者對信息。

  這其的信息並不一致,或者說較混亂。

  晚蘇醒的人,有的全無記憶,但患了重度焦慮和幽閉恐懼症;有的則能同巴魯一樣記起那段令人顫粟的痛苦但對之後的則記不清楚;有的聽到了暴雨和“黑袍人”戰鬥的聲音,但視覺卻在當時短暫喪失。

  而另外三個和巴魯在同一處發現的人,各自的記憶也不完全相同,有的差在拯救者的數量,有的則是記憶的語言有細微差別。

  相較而言,巴魯算是眾人總思緒理得最清晰的那一個了。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消滅異變礦坑的,是一個在久遠之前存在的神秘勢力。

  他們很可能在曆史同類似詭異存在做過抗爭,並且至今為此有所準備。

  這的確是一個振奮的線索,但也是一個令人茫然的線索。

  諾頓和自己的部下花了幾天時間搜羅曆史可能出現的一切相關記載。

  不是沒有結果,而是結果太多了!

  沒錯,人類豐富的想象力成了自己,但某些時候也挺操蛋的。

  類似救世或者消滅邪惡的英雄故事,隨隨便便能搜出幾十百條,深入搜集的話翻個十倍不是問題。

  算驅除一些一看不靠譜,依然如同大海撈針,或者說望洋興歎可能更合適。

  但這好歹是個好消息不是?

  至少和頭匯報的時候,能多一點有價值的說辭了。

  對於巴魯和另外幾人從黑袍神秘人隻言片語,得到“黑暗重臨”相關信息的轉述。

  諾頓和部門成員花了幾個通宵,撰寫了十四頁的詳細報告。

  其著重對“黑暗重臨”做出猜測和建議。

  建議從國家層麵開始加大準備力度。

  至於怎麽準備,不好意思,第十九組織部雖然現在經費和權限都提高了,但管轄範圍還沒那麽廣,所以讓麵自己評估吧。

  隻是諾頓也知道一點外部情報,他曾經從情報局共享到的資料有顯示,華國前段時間,已經較為隱晦的開始規模不小的所謂“人防換代工程”了。

  。。。

  蒙蒙細雨由天空揮灑。

  地麵的墓園,撐著一片黑色雨傘。

  今天是大力神公司犧牲員工的葬禮。

  已經初步排除異變感染威脅的10個幸存者全都參加了葬禮。

  巴魯他們身為同事兼戰友自不用說,傑克和約瑟夫自覺也算共患難,所以也一並出席。

  下葬的七具棺木裏頭其實隻是一些衣物,而晶體化的屍體則被國家收納。

  理由自然是其潛在危害性和研究用途。

  為此,七人的直係家屬都收到了足夠的精神損失費。

  雖然不是現役軍人陣亡,可大力神公司高層依然在每具棺材都披了國旗。

  棺木下吊前,巴魯和另外6個此事件的公司幸存者,親自將國旗取下來交給犧牲者各自的家屬。

  年邁的老母親、沉痛的父親、悲傷的妻子、懵懂無知的孩子。。。

  麵對著這一張張麵孔,巴魯的內心是沉重的。

  他望向傑克等三人,處於同一角落的三人也在此刻望著他。

  ‘兄弟們,你們的血不會白流!我會替你們收拾它們!’

  。。。

  而另一邊,秦小俠已經在珍妮等人依依不舍的眼神下坐回國的航班。

  此次滿載而歸的秦小俠自然是心滿意足,而目送者也同樣對未來滿懷期待。

  他們很想馬簽證同秦小俠和蘇酥一起去華國,但他們有自己的任務。

  “曙光”已經沒落太久,協會不光需要恢複力量,也需要恢複耳目,更需要將自己的觸手伸的足夠遠。

  想要在美國一片甚至僅僅是洛杉磯周邊恢複協會的影響都還有挺多工作要做,更別提重新建立分部了。

  在此期間或許還會遇一些不可抗力因素,但令他們振奮的是,除了四位準騎士,珍妮等人的左右手臂都各自存儲著一道秦小俠的魔力。

  這兩道魔力每天會少量攝取他們肉體和精神的力量,不多,總量僅僅相當於跑十幾分鍾步,卻能使得兩道魔力維持不散。

  在必要的時候給與他們幫助,尤其是遇外世界異亂時,這是兩道保命符。

  不過不提這些,可以預想的是,不久的將來,他們這批人將會是國際航班的常客了。

  。。。

  崔鶯是一個絡媒體的記者。

  同每一個踏入新聞行業的人一樣,心高氣傲的她曾經夢想能成為一個知名記者或者新聞主持人,總之是那種身份地位有,工資待遇高,說出去很有麵子的職位。

  可惜社會是一架矩形打磨機,排除極少數幸運兒,其他人都是,你的想法有突出,被磨平的時候有多失落。

  從業5年,崔鶯自覺高不成低不,除了認識了一棒子新聞業內的朋友,其他可以說碌碌無為。

  要說她真的沒做什麽有意義的事也不盡然,至少也是有嚐試和努力目標的。

  對於現今行業內的風氣,崔鶯其實是相當看不慣的。

  她認為不少媒體喪失了一個新聞工作者的基本職業操守,處於一種不求證不思考,隻為博得眼球的畸形狀態。

  成為知名主持之類主要夢想是困難的看不到頭了,所以崔鶯又有了一個同樣很困難的“業餘夢想”。

  扭轉新聞界的風氣!

  嗯,為此,崔鶯建立了一個千人大群,很是拉到了一批誌同道合的新聞從業者。

  雖然這群人基本全是在工作不怎麽如意的,至少身為群主,崔鶯稍稍感受到了一點當官了樂趣。

  靠這麽一群人自然無法改變什麽風氣的,但有時候無心插柳柳成蔭。

  業餘夢想沒完成,這一大波人倒是一起合力搞了個絡字自媒體。

  把各種稀古怪的東西往放,並且很是吸引了一批忠實粉絲。

  這些內容他們可不是隨便亂寫的,好歹建群的初衷擺在那,所以基本每一件事每一個傳聞,他們都會細細求證,有條件實地考察。

  好如果這個名為“鶯之所向”的自媒體發布了一條帶照片的尋人啟事,你絕對不會在一段時間後發現那照片其實是某明星的兒時舊照或者盜用,他們更不會編造一些“塑料紫菜”假新聞嘩眾取寵。

  這也是吸引到忠實粉絲的一個因素,因為他們不瞎寫。

  今天午,百無聊賴坐在辦公桌前刷著頁的崔鶯突然看到群裏有管理員發了一圖。

  那是一張臉好似被磨掉一大片,頗為驚悚的孩童照片。

  PS:感謝書友右路與荊棘讚歌、人間工蟻的2000幣打賞,感謝書友20170414123158775的100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