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報紙登命案
作者:十四橋      更新:2021-04-19 13:11      字數:2312
  “豈止是揚州?就連蘇州、江南等地,這小子也收購了許多紙坊、書坊,這不就是準備與我們幾家爭奪這塊肥肉嗎?”

  盧氏族長也微微蹙眉,將自己得到消息說了出來。

  他今日之所以要召集眾人,主要目的就是商議這件事的對策,剛才是被李立山給帶偏了,這才聊起了皮毛問題!

  所以,耗費了半晌,現在才商議到主題!

  “戶部好大的胃口,不但搶了我們的糧食生意,現在又來惦記我們的書籍生意,這次無論如何也不能讓給他們了!”

  王氏族長惱羞成怒的說道:“既然還是低於成本價銷售,這小子能產出來多少,我們就吃下多少,我就不信了,這小子還能一直賠下去?”

  “這其中不會有什麽問題吧?”

  其中一位族長還是有些擔心。

  長安紙坊一直都是低於成本價銷售,可過了這麽久,至少也要虧上幾萬貫了,可那小子居然一點反應都沒有?

  不但沒有關張,竟然還要開設分號,擴大生產?

  價格居然還跟長安一樣?

  實在是太過蹊蹺!

  “不可能,據說這小子,開這幾家分號的錢都是東拚西湊來的,若我所猜沒錯,定是戶部給他撐腰的,想要與我們打價格戰,再將我們幾家都擠垮,就他一家獨大,從而壟斷紙張生意,到時候的零售價,還不是他一人說了算?”

  “嗯,不錯,有道理……!當初我們幾家不也靠這招壟斷的生意嗎?現在這小子敢在關公麵前耍大刀,他還太嫩了!”

  “既然這樣,那我們還等什麽,奉陪到底就是了,反正也是低於成本價,我們穩賺不虧,倒是他,每賣一張紙,就要虧上一文錢,看他還能撐多久?”

  “那我們是跟他打價格戰呢?還是繼續購買他們紙坊的紙?”

  “這還用問嗎?當然都買下來……!”

  “如果打價格戰,他們每生產一張紙,就虧損一文,可若是買現成的,那小子就會虧損一文,加在一起,就是兩文。”

  “嗯,不錯,有道理!”

  一直為這事煩心的鄭氏族長,在聽到這番話後,頓時放心不少!

  屆時,眾人一拍而合,準備繼續購買紙坊分號的貨,說什麽,也不能將造紙與書籍這項買賣再丟了!

  ......

  “福伯,這棉衣怎麽樣?”

  幾天後的棉花地前,趙寅接過福伯試穿過後的棉衣,淡淡的問道。

  “這......這就是地裏這些花朵製成的棉衣?”

  福伯著實被驚到了。

  從前過冬的時候,他們都是穿著自家做的皮襖,不僅價格昂貴,還有一股腥膻味兒。

  萬萬沒想到,地裏種的這些花朵,將裏麵的種子去掉後,竟然也能做成棉衣,並且沒有那股子難聞的味道。

  最重要的是,比皮襖要保暖的多,有了它,冬天就再也不用發愁了。

  “本駙馬夜觀星象,未來幾天都是大晴天,你帶上些人,將地裏的棉花都收了,再用我之前教你的方法,將他們曬好、去籽,放到幹燥通風的地方,絕對不能受潮!”

  看著老頭一臉震驚的樣子,趙寅滿意的點了點頭,而後吩咐道。

  “好的少爺,我現在就去......!”

  福伯領命後,疑惑的往四周看了看,問道:“少爺,為什麽今日來了這麽多士兵?”

  “他們的用處可就大了,不但可以幫我們幹活,同時還可以封鎖消息,從現在開始,所有佃戶都不準出村,也不能讓其它人進來,違者立即處死!”

  趙寅雙手環抱於胸前,淡淡的吩咐道。

  他之前從漢王與長孫無忌手中贏得了三千畝地,而後又與沈源等人打賭,結果又贏得了一千多畝地,再加上他自己的,總共大概有個近五千畝地。

  後來全都被他改成了棉花地,而現在,棉花已經全部成熟!

  為了能夠封鎖消息,也為了能夠快些將這麽一大批棉花收入倉庫,他像侯君集借兵八萬人,將整個村子圍的是水泄不通。

  對於他來說,調兵已經是小事一樁,隻要他開口,根本不必稟報李二,知會侯君集一聲,便可以帶著程處默、程處亮、尉遲寶琪、尉遲寶林等人直接點兵。

  不僅如此,李靖在得知他需要兵馬之時,特意命自己的兒子點兵一千,過來幫忙!

  “您放心好了,我現在就安排人手摘棉花!”

  聽自家少爺這麽一說,老頭才明白這事情的嚴重性,趕緊叫上人,幹活去了。

  “走吧,我們回城!”

  將這邊的事情安排妥當之後,趙寅登上馬車,往長安奔去。

  這裏有程處亮、程處默他們就夠了,若是真的有什麽意外,他們完全能夠解決。

  “賣報啦,賣報啦,今天早上新鮮的報紙,昨晚長安發生一起命案,一老漢醉酒,誤將自己兒子殺害......!”

  “賣報嘍,快來買啊,每份一文錢!”

  “給我來一份!”

  “多謝叔叔!”

  “我嘞個去......!這是什麽新聞啊?這也能叫命案?不就是一個老頭醉酒後,不小心將自己養的烏龜踩死了嗎?”

  “對啊,他平時就是管那隻烏龜叫兒子的啊?沒毛病啊!”

  “那有沒有真正的命案?十分曲折離奇那種?”

  “今天沒有,不如您明日再買一份看看?”

  ......

  趙寅的馬車剛駛入城內,就聽到滿大街的叫賣聲,並且清一色稚嫩的童音。

  現在長安內的一百零八坊,每個坊市都有兩到三名報童在販賣報紙!

  按照他的原計劃,打算每份報紙售價五文錢,可賣了一天,效果不太好。

  後來,索性降到了一文錢!

  降價之後,報紙的銷量才開始暴增,短短的幾天時間,報紙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必備品。

  一份報紙的價格,還沒有一個饅頭值錢,這下就連平民百姓都能買的起了。

  還有一些破落私塾,直接用報紙來教兒童識字。

  “標題寫的倒是不錯,可這內容也太......!”

  趙寅聽到有人抱怨,立馬讓薛仁貴買了一份報紙回來,可看完之後的他,頓時拉下了臉。

  現在的新聞稿都是他親自批改的,可為什麽還有這麽水的稿子刊登出來呢?

  當他疑惑的看到末尾署名之時,不由的一陣苦笑。

  居然是長孫雨佳。

  “掉頭,去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