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5章:遺失的文明
作者:截教·小龍      更新:2021-04-19 03:26      字數:2163
  “哎呦呦。好舒服的馬殺雞。”出乎鄭大興的意外,這六隻手臂直接給他做了按摩。

  海星智腦笑了笑:“這家夥閑了數億年了,自從最後一個卡隆迪斯死後,他快閑瘋了。

  “我靠。”鄭大興差點將嘴裏的飲料吐出來,“你不會是說,這飲料在體內放了1億多年了吧。

  “哈哈哈。”麽麽帖也笑了,“藍帶大人,你們慢慢談,我先去忙了。”麽麽帖轉身離開了房間,隻剩下海星狀的智能計算機中樞和鄭大興。

  “你的意思是說,大概一億年前,這裏誕生過高度發達的文明——卡隆迪斯?”

  藍帶的五角旋轉了起來,出現一幅幅照片。正如鄭大興所看到的雙月原本是合在一起的,一個比地球略大的星球。最開始是繁榮的文明,高樓大廈遍布星球,科技文明程度和現在的地球有的一拚,同樣這裏工業相當發達,簡直就是地球的翻版,根本就是個宜居星球。

  “卡隆迪斯文明在一億年前達到了頂峰,各種原子級,量子級別的能源廣泛應用與生產、生活,當然還有軍事。”藍帶配合著解說。

  卡隆迪斯文明時代,南北方有兩個超級對立的國家,一個叫做哇卡迪,一個叫做美杜莎,兩個國家都擁有超級發達的文明,占據著星球一半的版圖。

  鄭大興看到這裏,似乎已經推測到了未來:“兩個超級發達的對壘勢力,最終必然通過戰爭來解決矛盾,一定是戰爭造成了星球的毀滅。”

  其實在早些年地球也麵臨同樣的問題,幸運的是韓淩大帝同意了全球,這樣就沒有尖銳和不可調和的矛盾,從而避免了地球的毀滅。從這種意義上說是韓淩創造了地球的未來。

  藍帶說:“你說的有道理,但和事實略有偏差。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不會犯這種毀滅性的低級錯誤。真正造成星球毀滅的是來自機器人文明。”

  鄭大興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是啊,你們機器人文明的發展是不受大自然拘束的。這一點的確比有機生命強大。一個文明能夠延續上億年,大概也隻有你們機器文明才能做到。”

  藍帶繼續往下說:“卡隆迪斯文明是太陽係乃至銀河係獨一無二的,因此他們創造了高度發達的機器人文明,機器人充斥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麵麵,為人類提供大量的輔助。”

  藍帶在講述一個古來的故事,按照藍帶的說法,與大漢研發克隆士兵不同。哇卡迪和美杜莎的機器人不僅擁有近乎完美的機械身體,而且擁有超過他們人類本身的智力水平。說白了,人能做到的機器人都能完美的完成。

  每個人都在享受機器人提供完美享受。當你回到家中,會有十多個機器人幫你完成身體檢查,甚至吃飯洗澡等工作,讓人們身心舒服到極點。

  但是哇卡迪和美杜莎在對機械生命的意義上理解不同,哇卡迪始終堅持將機器人是人類的附庸,人類必須從事日常的控製活動。而美杜莎則完全不同,他們放手讓機器人代替人類做所有的事情。

  事情的結局就是,2500年後,在美杜莎誕生了機器人文明。那裏的機器人控製了所有的行政機關,很人類生活。它們甚至誕生出了隻有機器人能聽懂的機器人語言。

  語言是一個文明誕生的重要標誌,聽到這種奇聞,鄭大興也震驚了。

  “正是美杜莎人的自負,導致了悲劇的發生。”藍帶惋惜地說道,“機器人的能力比卡隆迪斯人更強大,機器人在國家裏建立起了自己的規章製度,並翻過來約束人類。當美杜莎的人意識到這種情況,並開始準備奪回控製權的時候,悲劇發生了。”

  鄭大興靜靜地聽下去。美杜莎的機器人發覺到了人類的企圖,結果他們囚禁了所有的卡隆迪斯人類首領。

  當然人類的智慧也很可怕,他們悄悄聯絡到了哇卡迪人,兩個國家的人類準備聯手對付,美杜莎國家的機器人。

  一場戰爭爆發了,準確的說,還是兩國的機器人開始對決。但是戰爭失去了控製,因為美杜莎方麵的機器人定義的生存環境是隻要機器人能夠生存就可以。

  所以它們率先使用了聚變彈、核彈、超級聚合彈等毀滅性的武器。哇卡迪方麵的機器人則受到限製,處於落後狀態,最終在卡隆迪斯人忍無可忍之後,雙方都使用了能夠毀滅星球的武器,將卡隆迪斯星一分為二,形成了兩個半球。

  同時所有的卡隆迪斯有機生命也在災難中徹底死亡。

  藍帶久遠的故事講完了,鄭大興還沉浸在其中頗有感觸,他抬起頭來看著藍帶:“這麽說,最後雙月被兩個國家的機器生命控製。讓我猜猜看,你們應該是哇卡迪一方的機器人吧。”

  藍帶的五隻觸角有擺動了一下:“對,你說得沒錯,正如你看到的,我們無法完成關鍵的任務,譬如對自己的身體進行修複,因為法律禁止機器生命進行自我修複。”

  鄭大興這才想起來,一路上幾乎沒有見過一個機器生命是完好無損的。大部分都帶著鏽斑,或者肢體殘缺,畢竟是一億年沒有被維修過了。

  “就連我,也已經老化的不行了,沒人對我進行進行程序更新,也沒有零件更換,我還處於一億年前的狀態。但是那個半球卻不同了。”藍帶像人類一樣歎了一口氣。

  對麵那個半月是,美杜莎的機器文明。蔣百裏就沒有那麽幸運了,當大漢的軍艦登陸的時候,沒有人出來迎接他們,而是釋放出了一個信號。

  “我們在地下4500米的位置,如果能進到這裏來,我們就談判一下。如果不能,就請馬上滾出去。”

  “陛下,他們這種態度,是什麽意思。敵友難分!”蔣百裏向韓淩匯報說。

  “哼。”韓淩冷笑了一聲,“人家是想看看你的本事,如果能進來,大概是承認不能碾壓我們,就可以談。我想如果你們真得進不去,恐怕到時候想回來也難。想辦法把他們的大門打開,別太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