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章:崛起之希望
作者:截教·小龍      更新:2021-04-19 03:18      字數:3271
  平遠軍在雪地之中的行軍速度並不快,日軍也不快。

  一方在前麵瘋狂的逃命,一方在後麵不緊不慢的追擊著。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過去著,而日軍的占領區也越來越小。

  朝鮮半島南方,挨著釜山的金海市。

  “親王閣下!再走過這裏,我們就倒釜山了!哪裏有海軍在等著我們!”

  林銑十郎穿著一件厚厚的軍裝外套,看著東久邇稔彥,有些哽咽的說道。

  東久邇稔彥聽到林銑十郎的話,臉上也出現了一抹激動。

  現在已經是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九日了。

  他們已經逃亡九天了。

  在這大雪天裏,逃亡九天才終於到達了這裏。

  在這九天的時間裏,他們日夜趕路,風餐露宿。

  原本紅潤的臉頰,也因為這九天的連續趕路,弄得一臉帖青色。

  而臉上的神色也萎靡不堪,好像隨時都要倒下的模樣。

  “總算要到了!命令部隊再加一把勁!隻要到了釜山,我們就可以回家了!”

  東久邇稔彥深吸了一口氣對身旁的林銑十郎道。

  “嗨!”

  “川島君!麻煩你的第三師團先行一步!”

  等到林銑十郎離開之後,東久邇稔彥才對身邊的第三師團長川島義之道。

  “親王閣下,你......”

  “不要說了!雖然這次我們撤退是奉天皇陛下的命令撤退,但此次戰敗的責任還是需要人來承擔的!現在國內的情況你是知道的。現在我們和林銑十郎也許沒什麽,但一旦回國後,他們肯定會借此發難!我與我的第二師團決不能先上船。所以川島君!拜托你了!”

  東久邇稔彥說完深深的給川島義之鞠了一個躬。

  他的第二師團必須要在最後上船才行,這樣就算是回國後他會受到處罰,也不會太重。加上裕仁在其中凱旋,也許還要減輕。

  畢竟作為日軍此次的前線最高指揮官,他不得不做一些準備。

  至於林銑十郎管著的第二十師團,讓他們先走吧!到時候天皇陛下也可以借此向上原勇作他們發難。

  在東久邇稔彥讓川島義之的第三師團先走之後,第三師團最後再奮力一把,開始走在了全軍的前麵。

  一名名士兵從東久邇稔彥的麵前走過。

  看著曾經威風凜凜的皇軍,東久邇稔彥感覺難受極了。

  經過九天這樣的行軍,原本看著光亮的皇軍,現在看著就像是一支隨時都要崩潰的軍隊一樣。

  士兵們的體力都已經快要透支到極限了。

  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日。

  日軍剩餘的不到四萬人在釜山全部登陸上船。

  至此,在亞洲這塊大陸上,日軍已經沒有一名日軍了。

  不對!

  在庫頁島,日軍還有一個旅團的部隊,也許哪一個旅團是日軍在亞洲大陸的最後部隊了。

  不過在華夏和朝鮮境內,卻是沒有日軍了。

  他們努力了數十年的成果,卻是在短短的時間內化為了泡影。

  想當初日軍在朝鮮境內的師團,加上常駐朝鮮的二十師團,有八個師團加上其他的人員,有二十七八萬人。

  可是成功撤出朝鮮的日軍人數隻有區區不到四萬人。

  鴨綠江邊的戰鬥,價川的戰鬥,漢城的炮擊。

  這三個地方就吞噬了二十萬左右的人員。

  特別是漢城一天的炮擊,讓日軍損失了五萬人左右的部隊。

  這樣飽和的炮擊,讓大量的日軍士兵死亡。

  而隨後,日軍在漢城撤往釜山的過程中,又有無數的日軍死亡。

  這其中,因為日軍撤離的太匆忙,各種物資都沒有攜帶齊全。

  以至於在路上都出現了補給極其短缺的狀態。

  而這一路上,又是寒風又是大雪的。

  夜晚極低的溫度讓許多日軍的傷員都無法挺過這一個晚上。

  也許當天晚上的時候,他還活著。

  第二天早上起來,他卻是成為了一具冷冰冰的屍體。

  日軍簡單的將他們掩埋之後,就匆匆繼續撤離了。

  還有一些士兵,在路上因為體力透支嚴重,加上大雪天氣,也倒在了路上。

  日軍從漢城撤出時,他們有五萬多人。

  可是到達釜山時,不到四萬人,他們回到國內清點人數才發現,隻有三萬三千多人。

  有近乎兩萬人倒在了這路上。

  那些輕重傷員,沒有一個活下來的。

  全部都倒在了冰天雪地裏。

  那些身體素質差了的,或者是體力透支嚴重的,也隻能倒在這片土地上。

  那些日軍士兵是很想救那些體力透支的人。

  但他們的身體也處於一種要崩潰的情況,完全就是有心無力。

  各種慘狀在日軍之中上演。

  這些日軍回到國內之後,因為這些事情一直都在不斷的做噩夢,很多時候都被噩夢所驚醒。

  他們的精神在這九天內一直都處於緊繃的狀態,如果要是再等幾天,他們的精神怕是都快要支撐不住了。

  日軍在朝鮮的這一場場大敗,成為了小鬼子國民心中永遠的痛。

  成為了那些逃回國內士兵永遠的噩夢。

  那一場場炮擊似乎經常在他們的腦海中回想起。

  而日軍對陣華夏的神話,也在這一場朝鮮戰爭中徹底破碎。

  鴨綠江之戰,價川之戰,漢城之戰。

  平遠軍三戰三捷,橫掃整個朝鮮半島。

  日軍二十七八萬的大軍,到最後撤回國內的軍隊不到四萬人。

  當這個消息傳遍整個華夏時,全國都沸騰了。

  北平、天津、西安、歸綏、太原、奉天等等大城市都舉行了熱烈慶祝平遠軍大捷,華夏大勝的好日子。

  而與此同時,平遠軍的鐵血漢軍旗也插遍了淮河以北的所有地方。

  猩紅的鐵血漢軍旗高高的飄揚在淮河以北的所有地方。

  那猩紅的軍旗,那金色的繁體漢字,仿佛是在告訴人們。

  曾經不可一世,打出漢人威嚴的大漢又回來了。

  而平遠軍的軍歌《精忠報國》也開始傳遍整個華夏。

  在北平的廣播電台,一遍又一遍的播放著這首熱血沸騰的歌曲。

  而平遠軍的締造者,華夏臨時政府的首腦,坐擁華夏半壁江山的領袖——韓淩的大照片也刊登在了華夏各個報紙的封麵上。

  “華夏最年輕的將軍!”

  “華夏最神奇的統帥!”

  “世界最年輕的國家領袖!”

  .....

  各種各樣的封麵標題出現在了報紙的頭條上。

  各種讚揚之聲不斷的飛向北平。

  同時也有許多文人在報紙上高呼——甲午之恥已報!

  而也因為韓淩十分注重教育,在蔡元培、周樹人、傅斯年還有華夏此時文學界的一位泰山北鬥級人物——錢基博的影響下。

  此時華夏文學界的那些有影響力,有才能的文學家和教育家更是瘋狂的湧入到了北平。

  北平——新興之地,未來華夏崛起之希望!

  這是他們這些文學家的稱謂。

  而韓淩重教育,求賢若渴,向教育界大投資金的做法更是讓他們這些文人感覺華夏的崛起已經勢在必行。

  此時的北平,在韓淩的一再整頓下,整個北平暮氣沉沉的氣氛已經逝去。

  迎來的是那種潮氣蓬勃,充滿年輕人激,情的氣氛。

  到處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感覺。

  而隨著這些文人的大量湧入。

  北平,這座充滿了曆史文學底蘊的城市,再一次的煥發了他的生機。

  而韓淩也趁著這股熱潮,開始正式頒發國家二號令。

  在華夏臨時政府治下,開始正式普及教育。

  同時在各個地區設立掃盲班,對全民進行文化教育普及。

  同時大量的大洋開始被韓淩合成出來,發行出去。

  為了不引起通貨膨脹,不引起經濟的劇烈震動。

  韓淩在發行大量大洋的同時,也利用飛船的合成係統,合成了大量的各種民用物資。

  將這些民用物資全部都投入到市場當中,壓製經濟的通貨膨脹。

  但韓淩知道,這些不是長久之計。

  要想徹底的平穩經濟,隻有大力提高生產力,將土地與各種資源都利用起來,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到達經濟平穩。

  所以各種優惠政策相繼出台,鼓勵那些大地主將資金轉投入到工業上去。

  另外再出台一係列的政策,帶動工業的發展。

  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韓淩接到了劉克隆的電文。

  “大帥!劉克隆發來電文,朝鮮局勢已經全麵穩定下來了!”

  張漢卿將一張電文遞給了韓淩。

  “全麵穩定下來了?不錯!”

  韓淩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經過自己一年的努力,東北沒有丟,反倒是小鬼子丟了朝鮮。看你小鬼子在沒有得到東北,丟了朝鮮的情況下,還能怎樣發展!

  “對了!還有二十二天就春節了吧?”

  一九三一年的春節是二月十七號,現在是一月二十六號。算起來好像還真的還有二十二天來著。

  “恩!是的!怎麽了?”

  張漢卿有些疑惑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