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拜謁驪山宮!(上)
作者:吾禦      更新:2020-03-21 17:45      字數:2286
  信封是秦國現如今最常見的黃紙信封,不過印在上麵的封緘火漆卻有些獨特,火漆上的印紋乃是四朵祥雲圍繞著三個圓環的圖案。

  將火漆撕開,取出信封中的信紙,一股桃花的清香頓時撲麵而來,易承坐直了身體,展開了這張信紙。

  信紙上的篆書字跡很工整,一筆一劃皆有古韻。

  “五月丙寅,尊君拜問,與君一別,已有半月,門中母尊知曉公子,特盛邀公子入山門拜謁,若公子得閑,可憑此信去鹹陽悅來樓,交予門衛,自有宮人領路,伏地拜請,叩首白。”

  一封來自驪山宮的邀請函。

  從第六世重生為孟文,到如今第九世重生為李長安,已經過去了大半個世紀。

  而他現在卻能與跨越了大半個世紀裏他一直有所耳聞的女子見麵,不知是命運的奇妙安排,還是重生的巧合。

  久仰的驪山老母秦伶,如今終於得以有機會見麵,易承心底甚至還稍微有些小激動。

  沒有猶豫,易承當天便命人去采購了一些糧食布匹作為禮物,第二日一早,就乘坐馬車,帶著一車的禮物去了鹹陽城的悅來樓。

  隻是將信封遞給了悅來樓院門口門衛,門衛二話不說,就進去通稟了一聲,不多時,就見一名身穿曲裾窄袖青色錦衣,臉上戴著黑色麵紗的女子從悅來樓中走了出來。

  “公子乃是監作間監吏李長安?”

  “正是在下。”

  “驪山宮嚴禁外人進入,公子既已接到邀約,便隻可一人前往,不知公子可同意?”

  易承皺了皺眉,“隻帶一名家仆也不行麽?”

  “此乃我山門規矩,還請公子見諒。”

  “那好吧。”易承無奈地聳聳肩,“可我還備了一車禮物...”

  “我可代為公子駕車。”黑紗女子淡淡地說道。

  “嗯...入鄉隨俗,既然是山門規矩,那就按照規矩辦好了。”易承朝車轅上的徐福使了個眼色,“徐福,你去將作監一趟,告訴蔡任他們,我這兩日前去驪山宮拜謁,讓他們正常督促那些尹工冶煉打造,還有,常平縣的十裏之地,我不在的時候,記得去幫我盯著,莫要讓人輕易收割那些小麥粟米,等我回來,還要選種。”愛奇文學iqiwxm#免費閱讀

  “屬下知曉。”徐福皺了皺眉頭,“不過公子,您真不打算帶人前去?...”

  “嗯,既然這位姑娘可以駕車,就不用帶人了,估計我此行也不會前去太久,若是回不來,我會寄信回莊安排事宜。”

  “謹遵公子之命。”見易承已經決定,徐福就跳下了馬車,將馬繩交到了黑紗女子手中。

  黑紗女左手接過馬繩,右手在馬背上一撐,隻是輕巧的一個翻身,就躍上了馬背,看得出也是一名練家子。

  易承攀上了馬車,待他在車廂中坐好,黑紗女就甩動了一下馬鞭,馬車便被兩匹馬拉著朝城東門一路奔行而去。

  馬車行駛的很快,不消一炷香的時辰,就已經出城,行駛在鹹陽城外的官道上,道路兩旁都是大片大片的田野,此時正飛快的向後倒去。

  “不知姑娘如何稱呼?”坐在馬車中的易承出言搭訕道。

  “我姓淳,名嚐芳,公子叫我嚐芳便可。”

  “原來是嚐芳姑娘,不知今日一見,嚐芳姑娘為何會待在悅來樓中?”

  “悅來樓乃是我驪山宮的產業,我負責打理。”淳嚐芳惜字如金地說道。

  後麵易承又問了一些問題,可淳嚐芳卻不再繼續回答,而是讓易承自己去問宮主。

  “話說你們驪山宮既然在鹹陽城中有產業,可為何還在隱居在驪山的偏僻之地?”

  “此事我不知曉,公子可以詢問宮主。”

  ...

  “你們驪山宮難道打算一直待在山中嗎?”

  “此事我也不知曉,公子可以詢問宮主。”

  ...

  “敢問驪山老母秦伶如今有多大年紀了?”

  淳嚐芳想了想,“大概七十多歲,具體的我並不知曉,待公子見到宮主時,還是當麵詢問吧。”

  易承發現了,這個黑紗女子一問三不知,不像是真不知道,反而有些像是存心不想告訴他而已,便不再自討沒趣的提問,閉眼在車中假寐。

  馬車連續行了兩個時辰,已至城外六十多裏,淳嚐芳把馬車停了下來,給馬匹喂了些水,然後便調轉馬頭,將馬車轉到一條山道上。

  這條山道寬約一丈,剛好能容納兩輛馬車上山下山,看到那些鋪設的新石板,感覺這條山道似乎剛修建完沒有多久。

  馬匹之前跑了很遠,在山道上,馬車行路的速度也慢了下來。

  馬這種動物,在平原上狂奔是好手,可拉著物資上山卻相當要命。

  好在驪山的這條山道被人休整過,而且修建這個山道的人已經知曉了登山的車需要拉長登山路程來降低爬坡帶來的困難。

  在彎曲的山道上,馬車一圈又一圈的靠著綿延的環山道一點點爬上了山坡。

  好在驪山本就不高,山道雖然長,可陡坡也較少,爬起來倒也不算非常費勁。

  “這山道是你們自己修的麽?”易承隨口問了句,本來都沒打算得到回答,忽然聽到淳嚐芳說道:“正是,為了方便從山外運送些屋子進山,我父親便帶著驪山宮的門人,用了十二年時間,修建了這樣一條可以將馬車直接連通到山門的山道。”

  “如此崎嶇的山麓,還能修建出這種平滑的山道,令尊確有大才。”

  聽到易承的稱讚,淳嚐芳搖了搖頭道:“我父親雖有才華,可惜修建的這些山路隻能隱沒在這深山之中,還是沒能像爺爺那般受萬人敬仰,這也是他臨終前最為遺憾之事。”

  “節哀順變,不知令尊的父親是...?”

  “淳於髡。”

  “......”

  .......

  驪山宮真的是種在一片桃林中,而且是很大的一片桃林,當馬車在一個大院前停了下來,第一次踏足驪山宮的易承還以為自己進了蟠桃園。

  一片又一片的桃林,少數也有上千顆桃樹,濃綠的葉片,滿地的花瓣,還有彌漫在空氣中的香氣,六月份的桃子已經長熟了,一顆顆嬌豔欲滴的桃子掛在樹梢上,讓人忍不住滿口生津。

  “母尊大人已經在廳堂等候,公子請隨我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