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塵封往事
作者:吾禦      更新:2020-03-19 02:37      字數:2240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縫照進屋子,院外的雞鳴聲已經響了三遍,易承這才緩緩地從床榻上睜開雙眼。

  昨晚似乎做了一個漫長的夢,可醒來之後卻什麽都想不起來,有時睡太久就會容易這樣。

  這裏沒有夜生活,天黑隻能睡覺,所以易承每天的睡眠時間都超過了四個半時辰。

  自然醒是必然的,有時還會因為睡得太多而失眠。

  不過也有好處,那就是一覺醒來,會感覺渾身通透,神清氣爽。

  披上一件薄氅,易承下了樓,推開房門,就看到徐福已經等在門外,他左手挽著一身

  淡青色右衽常服,右手端著一頂白玉冠,都是易承日常的衣物。

  “大人,熱水已經備好了。”

  “嗯。”易承隻是點點頭,便邁開步子朝後院走去。

  易承每日清晨都要泡澡沐浴,除非特殊情況,否則雷打不動,侍奉在易承身邊的仆從都知道自家主子的這個習慣,因此每天也都是早早起來就開始燒製熱水。

  雖然已經來到戰國時代已經近三十年了,可易承還是沒有適應這些古人邋遢的生活習慣,而是選擇了一種自己感覺舒適的生活方式。

  對於這些古人來說,衣服一穿幾個月不洗,被褥成年累月的不換,那都是家常便飯,個人衛生也不太注意,除了那些有身份地位的官員會每周休沐,普通百姓通常數月都不會洗澡。

  這種生活方式導致的結果就是這些古人的頭發裏可能會有小蟲,身上可能會有虱子。

  這些對他們來說早已習慣,可對於易承這個現代人來說,這種糟糕的狀態他還是接受不了。

  就算是蟲子,虱子這些東西帶來的瘙癢能忍受,可以一想到這些東西還可能會傳播病菌,易承就十分痛恨那些不潔之人。

  因此他當初升任監作間監吏的第一件事,便是讓監作間的所有尹工同朝堂上的官員一樣,每半月休沐一次,好好清洗一番身體。

  ‘凡身上有虱,且被確查者,罰俸半月。’在易承如此嚴苛的懲罰措施下,監作間的整體衛生水平完全上升了一個檔次。

  不僅在晴日裏那些尹工和奴隸會把被褥拿出來晾曬,每半月就洗一次澡也成了他們的必修課。

  泡在溫熱的木桶中,易承拿起木桶旁擺放的一本書,書的外皮用特質的硬木殼包裹著,翻開書的扉頁,便能看到書名,《孟文集》三個篆書小字,起承轉合,皆有柳體書法的神韻。

  這是墨子祁留給他最後一件禮物。

  品讀著字裏行間的思念,易承輕歎一聲,又將書本重新合上,小心翼翼地放回了桌案上,待擦拭完身體,又換上了一身得體的衣服。

  易承便拿著這本書去了一趟自己命人在居所下麵挖的一處地下室。

  將地下室中牆壁上掛著的火油點著,在影影綽綽的昏黃火光中,就能看到這處地下室中擺滿了各種雜物。

  這也是易承的一個習慣,每每重生,他都喜歡命人挖一個巨大的地下室,這裏便是屬於他的一方世界。

  沒事的時候,他就一個人待著地下室中,搗鼓紀錄各種現代人的心得。

  現在,易承走到了一個精巧的銅製箱子前麵,箱子上麵還有一把銅製的大鎖,易承從袖袍中掏出一把鑰匙插進鎖中,用手一轉,鎖便被打開。

  掀開青銅箱子,裏麵擺放的東西很多,卻不顯雜亂,整整齊齊分門別類地整理在一起。

  其中大多都是些紙張,這些紙張很多都是易承與那些曆史名人來往的信件,還有一些他留存的紀念品,如孫臏臨終前送給他的一塊鬼穀的腰牌,禽滑釐死前給他留的遺書,白起送他的一枚錢幣,屈原為報答他的地圖,送他的一塊玉訣等等,這些東西雖不貴重,可都是他親自與那些曆史人物所產生交集時留下的紀念,對於這些東西,易承全都保存了起來。

  現在,又有一樣東西要被封存在這個箱子中。

  易承用手輕輕撫摸著木質的書皮,自言自語道:“子祁,現在我要開始新的生活了,你送我的這本書,我會好好保存,之前的那段感情,也就放在心底吧,我不會再告訴任何人...”

  念叨了良久,易承才有些不舍的將那本書放在了箱子中,然後蓋上了箱蓋,吹熄了火把,走出了地下室。

  生活總是要繼續,也唯有向前看才是出路。

  沉溺在過去中,這不是易承的風格,墨子祁這個名字,將伴隨著這本書,封存在他記憶的深處。

  這一世,還剩下二十六年。

  易承想要過一個悠閑的二十六年,可是按照現在時代的發展,中原天下,除了秦國,其他所有國家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都會頻繁的進入侵略和被侵略階段。

  易承不想被抓壯丁上戰場打仗,也不想自己日後妻離子散顛簸流離,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在秦國安身立命,並且在這裏生根發芽。

  曆史已經向易承證明了秦國的偉大,易承也並不想去改變什麽。

  戰國七雄對於易承來說,沒有誰好誰壞,作為一個後世人,他的歸屬感早已經納入了中華這一個大家庭的概念,而不是楚國、齊國、秦國這些以地域劃分的歸屬國。

  隻要能過得舒心安穩,哪個國家稱霸天下,對他來說,都沒有多大關係。

  所以他不惜費盡心思地進入秦國的朝堂,並且在各個秦國大人物麵前混了個臉熟。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孔明兄當年出山前的思想理念,正與易承現如今的想法不謀而合。

  一個字,就是苟。

  苟到白起殺神名震天下,苟到墨家義堂發展壯大,苟到道門理綜威震諸侯,這就已經實現了易承的階段性目標。

  當然,苟的同時,易承還關心的一件事,便是張家的動態。

  這個隱匿的長生家族究竟有著怎樣的族譜和規劃,他們的目的,他們的計劃,對易承都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能夠長生,易承想必也沒有功夫去關心這樣一個長生的家族。

  可現在他擁有著幾乎無限連續的時間,這讓他用充足的耐心去調查這世上任何一個未解的謎題,而張家,正是他現在最好奇的謎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