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穿越者的書
作者:吾禦      更新:2020-03-19 02:37      字數:2157
  菜上來了,羊羹、牛羹、甲魚羹,幾個青銅敦裏盛放著香氣四溢的美食,桌上還擺了一些菜品,色澤鮮豔,擺盤考究,雖然沒有兩千多年後星級酒店那麽講究,可依舊不遑多讓。

  “來,李兄嚐嚐這幾道肉羹,這幾樣菜,食材全部都是從數十隻牲畜中挑選而來,而且是我特地從洛陽請回來的庖廚做的,在齊國境內,當屬最為正宗的周國美食。”蘇秦笑著說道,話中依舊帶著幾分傲氣。

  易承咂咂嘴,如果說論懂享受的話,蘇秦絕對能排在他見過戰國名人中的前三。

  這家夥實在會享受,不僅穿衣用度考究,居家住宅奢華,就連吃也要極盡所能,從食材到廚師,都要最好的。

  易承拱拱手,“那在下便不客氣了。”說罷從青銅敦中用筷子夾出一塊羊肉放入口中。

  這羊肉已經被燒得爛熟,一入口中,便像化開一般,有薑絲和蔥作為去腥的底料,羊肉沒有了原本的腥膻味,隻有一股羊肉特有的香氣。

  如果能再配上點辣椒,嘖嘖,絕對算得上人間美味。

  “入口即化,毫無腥膻,當屬美食。”易承咀嚼了兩口,第一次發自內心的稱讚道。

  “哈哈,這羊羹還不算最好,某以為,周國的牛羹做的最是美味,而甲魚羹,則最是鮮嫩。”

  易承從善如流,又夾了兩筷子牛肉和甲魚肉,不得不說,蘇秦說的還真沒有錯,牛肉是醃製過的,口感獨特,而那隻甲魚的肉質勁道,鮮嫩爽滑,應該不似人工養殖,而是從山野中捉來的。

  “皆為上品。”易承吃了幾口,由衷的讚歎道。

  “哈哈,既然李兄喜歡,自然要多吃一些。”蘇秦笑著說道。

  這世上從來都沒有免費的午餐,蘇秦對他這般禮遇有加,想必肯定是有所求,不過易承雖然心裏清楚,可如果蘇秦不提,他也沒有主動去問的意思,和這家夥待在一起,他總覺得不太舒服,可是具體哪裏讓他不舒服,他又說不上來。

  “在下當年之所以能夠獲得燕王信任,其實還要多謝道門理綜。”蘇秦又喝了一杯酒緩緩說道。

  “哦?這又從何說起?”易承沒想到,自己創立的這個門派真實存在的就兩名弟子,一個莊周一個孟軻,可蘇秦上次見麵時親口說過他沒有跟那兩人打過交道,怎麽會說道門理綜對他有幫助?

  “某那時剛入燕國,正要去請見燕王,卻聽聞道門理綜的孟軻也在燕國授業,某家便前去拜會,當時孟夫子正在與人辯論,論的便是道門理綜的一本書,其中以秦國崛起為篇章,論合縱連橫之道,讓我茅塞頓開。”

  蘇秦仿佛陷入了久遠的回憶,“雖然某那時已經有合縱的想法,可完全沒有那本書上說的那般詳備的計劃,連橫之勢,乃是秦國沿東西方向開展外交攻勢,聯合東方諸侯討伐其他國家,合縱則為各國結成南北走向的防線限製秦人東出,如此謀略其實也與天下的地理格局有關,從各國的軍事、地理、傳統、強弱等等來看,連橫比合縱有天然的優勢。

  在那本書上所言秦國可攻可守,進可挺近中原,退可偏居西戎,優勢巨大,而中原各國卻沒有意識到秦國危險,反倒內鬥不斷,某便在此道理上,想通了合縱的重要之處。”

  易承有些汗顏,他記得自己明明在給孟子和莊子的那兩本書裏,寫了不要傳於外人,可沒想到孟子這個家夥居然把書拿出來和人辯論,怪不得張家人也知道了這本書,還讓族中子弟熟讀背誦,他這種行為,跟大白於天下有什麽區別。

  “某當時便去見了燕王,隻遊說了三日,便得燕王允諾合縱,某想去拜謝一番孟夫子,可惜待某家去時,卻得知孟夫子已經離開燕國去了宋國,遂一直再無機會拜謝。”

  “孟夫子隻是無心之舉,並沒有真的出手相助,蘇兄能夠說服燕王,其實也都是憑自己的本事,也無需感謝。”易承打了個圓場。

  “話雖如此,某合縱之說的格局,也多虧了道門理綜的那本書,後來我得幸翻看了那本書,隻覺得其中所說的七國之勢堪稱精妙,對各國的發展局勢都做了大致預測,文筆雖簡,可卻將中原局勢分析的絲絲入扣,某打聽到,此書的作者,乃是道門理綜的上屆掌門人,而又看到孟軻莊周兩位道門理綜弟子之博學,便覺道門理綜足以堪比我鬼穀之學。”蘇秦這個時候看易承的眼睛閃閃發光,易承終於知道自己哪裏不舒服了,原來是這家夥看自己的眼神。

  這家夥看自己的眼神,就像是一匹餓狼在看一隻可口的羔羊。

  蘇秦並不是有求於他,而是他在得知道門理綜的博學之後,對道門理綜知識的覬覦。

  像蘇秦這種投機分子,信息往往是他最看重也是最需要的,易承之所以能預測七國的發展,並且將之寫成一本書,完全是因為他是後世人這一個原因。

  他知道後麵幾百年的曆史發展,因此也完全以後世人的角度去寫七國爭霸,雖然他已經在書中盡量克製自己,不去寫如同預言的曆史事件,可對於曆史的未來走向,他還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他是穿越者這一開掛事實。

  這點看似無足輕重,可實際上卻如雷霆萬鈞,在一個所有人都不知道未來將駛向何方的時代,如果能有一個人去分析未來的走向,那這個人絕對可以站在時代浪潮的前沿。

  道門理綜,僅憑那本書,便站在了這個時代浪潮的前沿。

  可以說尤瓦爾赫拉利的《簡史》三部曲在後世受歡迎的程度,也不及易承那本手稿在戰國時代的受歡迎程度。

  如果不是知識分子不夠多,易承覺得很有可能自己寫的那本書將成為戰國時期文人的必修課本,各國的君主也都會對此書趨之若鶩。

  “本來想低調一些的,沒想到居然弄成世人皆知的局麵,還影響了這麽多人,看來當穿越者著書立傳還是太出風頭了,以後一定要少幹。”易承在心裏暗暗告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