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秦國格局
作者:吾禦      更新:2020-03-19 02:37      字數:2243
  從第七世到第八世,易承隻過了一個月加半個小時,可對於外麵的世界,足足過去了二十年。

  二十年時間,秦國朝堂上的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

  先是商鞅的老上司秦惠文王身死,他的長子嬴蕩繼位,易承雖然對秦國曆代皇帝的名稱記憶不多,可這位叫贏蕩的老兄還是讓他記憶深刻。

  這位贏蕩老兄很短命,二十一歲繼位,繼位隻有三年就掛掉了,享年二十三歲,他死的這麽早,不是因為他身體素質差,體弱多病從而掛掉,而是因為他的身體素質太好了,死在了自己的愛好上。

  史書上說這位贏蕩皇帝,身高八尺,身強體壯,孔武好戰,字號武王,是皇帝中少見的肌肉猛男。

  他的愛好也很符合肌肉猛男的人設,喜歡比武、角力和舉鼎。

  按道理來說,一位興趣愛好如此積極健康的皇帝,應該可以掌控秦國這艘巨艦駛向更遠的地方。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秦武王四年,這位肌肉皇帝與自己的愛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大鼎脫手,砸斷脛骨,氣絕而亡,時年二十三歲,諡號為烈。

  一個被大鼎砸死的皇帝,還是自己把自己砸死的,這在中國帝王史上,也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秦武王死後,秦國朝堂陷入了一片混亂,混亂的原因也很簡單,武王因為太年輕,沒有子嗣,下一任秦國皇帝沒有著落。

  按照自夏朝以來的傳統,皇帝的位置一直都是父死子繼,且立嫡立長,這皇帝沒有子嗣就掛了,隻能按兄終弟及的規矩辦,可武王的兄弟有很多,競選皇位相當激烈。

  經過一番血雨腥風,最終贏稷在趙燕兩國的武力護送,以及右相樗裏疾、魏冉、宣太後等人的擁立下繼承王位,號為秦昭王。

  也就是秦國如今的天子。

  如果易承沒有記錯,這位秦昭王乃是秦國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在位超過了五十年,而他也是白起這輩子最大的老板。

  同白起一起訓練了三年多,他們兩個一起從十四歲的毛頭小子,成長為十七歲的少年郎,雖然在軍中,易承已經有了很高的地位,可易承並不喜歡待在軍營裏。

  第八世在張家的半個小時,讓易承一直對這個隱匿的家族念念不忘,他想要同這個家族接觸,可是一想到自己與這個家族真正接觸,易承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麽。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人能令他完全信任,至少手腕上的倒計時,他不會向任何人提起,不過如果不把這個秘密說出來,他也無法向張家人解釋自己無限重生的秘密。

  張家人人多勢眾,易承覺得如果自己貿然接觸,自己會很危險。

  他們很可能會像研究小白鼠一樣,把他囚禁起來,然後好好研究研究他手腕上的倒計時究竟是怎回事。

  思來想去,易承還是覺得,自己需要成立一個組織,擁有一批班底,即便倒計時結束,他消失的十年,這批班底的人員也能繼承他的意誌,繼續在世界上存在。

  自己再依托這個組織,逐漸接觸張家人。

  白起正是他這個組織中的一個上好的人選。

  “三級爵簪嫋白起,繳獲三十七枚腰牌,冠絕少軍營,賞青銅寶劍一柄,粟一百石,銅三十斤,絹十匹...”

  “五級爵大夫李長安,繳獲六枚腰牌,賞賜青銅短匕一柄,銅十斤...”

  傳令官在高台上大聲的宣唱著本次野外軍事訓練的賞賜,這個環節也是易承建議搞出來的,他爹覺得他這個主意不錯,便全權采納。

  晚上回營,為了犒賞七日的野外訓練,鎮暉將軍李守特地命人殺了二十頭豬給少軍營的少年郎們分食。

  在溫暖的火塘邊,吃著烤豬,看著同袍們嘻嘻哈哈的在說笑,這感覺倒也溫馨。

  白起就坐在易承身旁,正專心致誌的啃著一根豬蹄,他吃的很快,粗壯的一隻豬腿,已經被他啃了個大半。

  “白起。”

  “嗯?”

  “明年我們就十八歲,要入北大營了。”易承看著白起說道。

  “嗯。”

  “明年,我就不打算繼續留在軍中了。”

  “哦?”白起轉過臉看向易承,神情有幾分不舍和迷惑,“為何?”

  “你知道我的,上戰場打仗根本就不是我的強項。”易承聳了聳肩道。

  “你雖不善實戰,可統籌運作卻是軍中第一,我若為將,定會讓你來統管輜重。”白起認真的說道。

  “哈。”易承打了個哈哈,“我打算向陛下進獻些寶物,然後爭取進入秦國的朝堂之上。”

  “你想入朝為官?”

  “算是吧。”易承點點頭,“上陣殺敵不適合我,統禦百姓我更擅長。”

  “那為兄便祝你高升。”

  “我若進入朝堂,一定會向朝中舉薦你為大將。”

  “哈哈哈,大善...”

  翌日,易承便去了中軍大帳找了自己這輩子的老爹——鎮暉將軍李守。

  “父親大人,孩兒一年前命人建造的冶鐵工坊如今已經可以生產高質量的百煉精鐵武器,這是用新式鍛鋼法鍛造出來的精鐵劍,請您過目。”易承恭恭敬敬的把一柄閃爍著寒光的精鐵寶劍承給坐在他麵前的那個中年人。

  中年人端起寶劍觀摩了一會,又揮動了兩下,最後命侍衛手持一把普通青銅劍,自己揮劍朝那把青銅劍砍去。

  隻聽當啷一聲響,侍衛手中的青銅短劍應聲而斷。

  在這個還普遍使用青銅武器的時代,鐵質武器劍頭硬,劍體韌的優勢是巨大的,不過這個時代的人並不知道含碳比會影響鐵質武器的強度,他們隻能靠直覺,千錘百煉的鍛造,才能偶爾鍛造出一柄鐵質利器,這也是為什麽出了一柄好武器,便可以喚作神兵的原因。

  報廢的太多而已。

  不過有了易承使用焦炭高溫鍛造,加上含碳比的控製,還有流水線提高效率的工藝理念,經過一年的成熟改進,對於兩千多年前這個落後時代,已經屬於開掛般的鍛造技術。

  “不錯不錯。”看著手中的那柄寶劍,李守也忍不住讚歎一聲。

  “父親大人,孩兒想帶著工匠親自走一遭鹹陽城,向陛下進獻小子百煉精鐵的鍛造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