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戰國時的博弈
作者:吾禦      更新:2020-03-19 02:36      字數:2145
  易承從來沒想過,自己發明的紙張,並沒有想象中那樣大規模普及,並為民眾所用。

  紙張,這東西,自從出現在齊國,最多的竟是被用於軍事情報領域。

  所有人似乎都默許,這種新式紀錄文字的載體,隻用於情報傳播。

  相較於竹簡,紙張似乎確實擁有更好的情報性能,更便於攜帶,更能攜帶信息量,也更方便藏匿。

  所以從魏國傳來的情報,便化為一封封用黃紙寫著的書信送到了田忌和孫臏的案頭。

  雖然對戰國時期的軍隊訓練和作戰方式瞧不太上,不過對於戰國時期的勾心鬥角,計謀與反計謀,易承這個後世人都不得不說一聲佩服。

  其中善於用計的孫臏絕對算的上是其中佼佼者。

  從開始受到魏國魏武卒調動的消息開始,田忌和孫臏就開始討論此次魏國的軍事行動。

  易承這個後世人是知道魏國要攻打趙國的,不過孫臏這個當前時代的人也指出,魏國此次出兵極大可能就是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

  和易承用後世人作弊開掛比起來,孫臏完全是靠多方情報綜合分析得出的這一結論。

  從入春開始,魏國六部魏武卒四部朝東調度,同時魏侯命令龍賈指揮河西兩部魏武卒,防禦秦國趁火打劫。

  然後威脅附屬小國韓國、宋國、衛國三國出兵助陣。韓國軍隊負責在秦韓交接處拖住秦人,宋國和衛國則出兵協同魏國大軍進攻。

  魏王為了穩妥起見,還命鑽荼指揮一部魏武卒防禦魏國國內大城,防止有第三方勢力襲擊魏國本土。

  這些安排都表明,魏國此次是要做出一次巨大的軍事行動,且打算雷厲風行的快速結束戰鬥。

  秦楚齊三家乃是大國,想要快速結束戰鬥不現實,因此魏國的目標隻能是那些中小國,而趙國這個一向不服魏王管教的小鄰居,便首當其衝。

  其實田忌對於這次魏國的軍事行動實際上是有些信心不足,因為從之前齊國和晉的幾十年交手生涯來看,齊國一直是敗多勝少。

  至於敗的原因,很大程度是源於齊國軍隊的製度。

  齊國軍隊,有種叫‘技擊’的常備兵,同魏國的‘魏武卒’,秦國的‘銳士’為同一類兵種,大概類似於後世的特種部隊。

  齊國技擊也都是選拔出來的精銳步兵,以善於個人搏擊為主,這些人平時訓練搏擊、角鬥、箭術、禦術、劍法、遊水等訓練。

  他們在戰場上每斬獲一個敵人首級,就可以獲得一金獎賞。

  但相比於魏國和秦國的軍功爵位製度,齊國的軍功隻重視個人戰功,且隻有金錢獎勵,沒有田宅爵位。

  而且秦軍一個單位的傷亡數大於他們殺傷的敵軍,那麽這個編製內的所有人都要受罰。

  但齊國技擊之士的獎勵標準不考慮士兵所在單位的傷亡比例。所以是更縱容個人之勇,遷就齊人“勇於持刺而怯於眾鬥”的民風。

  這直接導致齊國軍隊過於側重單兵戰鬥力,傾向於混戰的輕步兵,但不能列陣而戰。

  雖然訓練科目繁多,但其實每個人各有側重。所以戰鬥力參差不齊,裝備也五花八門,很難分清他們具體屬於什麽兵種。因此,這種軍隊用來剿匪緝盜夠用,可一旦上了戰場,便大多戰勝不了聯合訓練的正規軍。

  孫臏是完全知曉齊國軍隊這方麵的劣勢的,事實上,他多次向田忌提出了整改齊國技擊軍編製及訓練的問題。

  不過田忌更多要考慮的是齊國技擊軍的現實問題,齊國的技擊士兵,大多為世襲,兵民合一的傳統自齊桓公便有之,貿然整改,影響的不僅僅是軍隊的穩定,一個鬧不好,甚至還會影響齊國之本,所以短時間內不能輕舉妄動。

  齊國軍隊曾經與三晉的正麵對抗中,多次被以重步兵為主力的三晉軍隊打的全軍覆沒,所以齊國上下對於魏人也有一定的恐懼心理。

  孫臏知道這一點,所以在製定戰略時,他主張最大限度的避免與魏軍硬碰硬,要采取避實擊虛的方式,攻擊敵人軟肋,讓敵人疲於奔命,盡可能的用其他諸侯的軍隊,牽製消耗魏軍,讓魏軍陷入多線作戰的境地,魏國的作戰對象越多,弱點和破綻就會越多,最後,他要求齊軍不能過早出手,防止過早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

  易承還記著在中軍大帳聽完孫臏向田忌建議的這些話之後自己的感覺。

  原來太祖倡導的運動戰,兩千四百年前居然就有人玩過了!而且還玩得如此有心計!

  平時下棋,易承都沒看出來,孫臏竟是個如此善於用兵的人,一個兩千四百年去的古人,還能提出運動戰的核心——在運動中疲憊敵人,逐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光是這份軍事眼界,孫臏就足以位列曆史兵家前列了。

  田忌將孫臏的建議,與自己的想法寫成了一封書信,命人快馬加急送往臨淄,稟告齊王與朝中大臣。

  六日之後,齊王的加急回信便到了,齊王與眾大臣商議之後,也決定采納孫臏的建議,集結軍隊,準備對魏作戰,一旦趙國以邯鄲為中心的東部領土被魏國割占,從邯鄲到齊國境內幾乎一馬平川,齊國將麵臨無險可守的局麵。

  所以魏國這一次真的要對趙國用兵,齊國必須出兵去救,但是必須也要避開魏國鋒芒,不可硬碰硬。

  此戰若是有絲毫差池,不但趙國救不了,甚至齊國也會被大放血。

  對此,孫臏在沙盤上研究了五六天,做出了四個可以藏住齊國軍隊真實意圖的煙霧彈,打算一旦戰爭打響,便用虛虛實實的計謀來擾亂魏國人的視聽。

  雖然這些曆史戰爭似乎和自己都沒有太大關係,可當易承親眼看到孫臏製定了一係列戰略計劃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心潮澎湃。

  作為一個見證者,能看到這個時代最精彩的對決,易承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魏國人究竟會怎麽應對接下來的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