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鄒忌的心思
作者:吾禦      更新:2020-03-19 02:36      字數:2288
  齊國,臨淄,皇城。

  太陽西斜,落日的餘暉將皇城大殿前立柱的影子漸漸拉長。

  大殿之上,一名身高八尺,身穿朝服衣冠,長相十分俊美的男子正手持玉笏躬身肅立,他已經等待了一個時辰,不過他的臉上卻沒有絲毫不耐煩的神色,仍同來時一般,靜靜地站在大殿上,等待著什麽。

  “大王到!”

  一聲尖銳的男聲從殿後響起,而後,一名身著絲綢黑袍,頭戴冕冠的男子就從殿後的王道緩步走出,最後在一眾婢女們的服侍下走到了大殿正中的案幾前。

  “忌卿何事求見本王?”齊威王張口說到,自己的這位相國,前幾日去鄴地治理水患,今日剛剛回宮,便急匆匆的趕來拜見自己。

  “臣兩日前在鄴地聽聞一則故事,欲告之大王。”俊美男子恭謙地回答道。

  “哦?是何故事?”

  “臣在鄴地聽聞,鄴城曾有一位雜耍神童,年僅十歲,便可倒爬高翹,空中蕩繩,善舞儺戲,著實厲害。”

  鄒忌說到這,抬頭看了一眼齊威王,見大王沒有說話,便繼續道:“那雜耍神童的父親,便到處宣揚自己兒子的本事,並且讓這小小神童做越來越難的雜耍,直到一日,那神童的父親,把戲班都交給了這個神童,告訴他足以勝任戲班主。”

  “這又如何?”

  “這神童接過戲班主之位,僅僅第二日,便從高繩上失足墜下,摔死了。”

  “哦?”齊威王臉上盡是玩味之色,“忌卿想說什麽?”

  鄒忌似乎變得更加恭敬,隻聽他朗聲道:“十來歲的孩童就算是本領再大,其心性也決不能比擬成人,貿然給他們委以重任,隻會害了他們,臣聽聞陛七日前麵見了鬼穀弟子孫臏與一道家少年,不但拜孫臏為軍師,連那年僅十三歲的少年,也納入稷下學宮,享受朝廷俸祿,臣以為,大王此舉便如同戲班主的父親,貿然委以重任,結果便會毀了那個孩子。”

  齊威王哈哈大笑,不過笑著笑著就停了下來,而後淡淡道:“是稷下學宮中的那些大夫們不滿了嗎。”

  鄒忌老臉一紅,不過瞬間淡去,誠懇道:“大夫們確實羞與一黃口小兒同列。”

  “忌卿可曾見過那個被本王封入稷下學宮的少年?”

  “尚未得見。”

  “汝應當見一見的。”齊威王的手輕點在案幾上,“此子口掌握了許多宗門的不傳之秘,為齊國驅使,吾如獲一至寶。”

  “道家不傳之秘?”鄒忌小心翼翼地問道,那個少年他其實並不在乎,這次入宮,其實也隻是為了稷下學宮的那些大夫們,不過現在竟然牽涉到宗門之事,他還是本能的打算小心一些。

  “嗯。”齊威王點點頭,“他自稱道家理綜一脈,精通各種機關消息,三十年前,在楚國興起的百煉精鐵、馬蹄鐵與水磨水車之物,皆是出自他門中...”

  ......

  ......

  “何謂太帥?”

  墨翟迷惑地看向易承。

  易承看著那雙不似作偽的清澈眼睛,暗自歎了口氣,穿越這種事,果然並不是人人都有機會。

  “小子家鄉方言而已,意為美。”易承打了個哈哈。

  “小友說笑了,老朽這具枯身,如何能稱美。”墨子淡淡笑道,“不過小友這家鄉方言倒是有幾分趣味,不知小友家鄉在何處?”

  老狐狸想套話,易承也打算坦誠一些。

  “小子家鄉在秦國。”

  易承想了想,說了個自己生活過距離中原最遠的地方。

  “秦國。”墨翟捋了捋胡須“小友豐神俊秀,年紀雖小,卻不露怯,疏為難得,不知可識得秦國張家?”

  秦國張家?

  易承搖了搖頭,在他之前兩次重生秦國的經曆,根本就沒有接觸過秦國的權利圈子,所以自然沒接觸過什麽秦國張家。

  不過墨翟這般詢問,還是引起了易承的好奇,像墨翟這種人,一般都不會說廢話,更不會提沒有意義的問題,既然他說出了秦國張家這詞,那易承肯定,自己身上應該是有什麽東西讓他聯想到了秦國張家這個詞。

  “巨子覺得小子與秦國張家有淵源?”

  “哈哈哈,確實如此,汝同張家的少年,在氣質上多有相似之處。”墨翟麵帶笑容說道,可是易承卻從他的眼中看出了深深的戒備之意。

  氣質?

  易承有些無語,他身上有什麽氣質?

  死過這麽多次,加上手上還有一個倒計時,易承的氣質確實發生了很大改變。

  現在的他,算的上是真正的玩世不恭,吊兒郎當,天不怕地不怕。

  一切的原因歸咎起來,就是因為他有著很多時間,雖然不是連續的時間,但是從時間的總量上,他擁有著近乎無限的時間。

  易承覺得有跟他類似氣質的人,難不成也一樣是有著無限時間的穿越者?把這個可笑的念頭甩出腦海,易承覺得自己沒必要擔心這些東西,如果下輩子有機會去秦國的話,再打聽打聽得了。

  “小友的師門,聽滑釐說乃是道家理綜?”墨翟似乎對易承很好奇,又一次開口詢問道。

  “嗯,正是道家理綜。”

  “老朽與道家的兩位掌門皆有往來,隻之道家有天宗與人宗之分,卻不知道這理綜的掌門是何人?”

  對於這個問題,易承早就知道墨翟會詢問,也早就想好了解釋。

  “自李聃創建道家以來,道門便逐漸分化,形成了天宗、人宗、理綜三家;吾道家理綜,不似天宗追求道法自然,也不像人宗追求天人合一,理綜所求乃是世間萬物的真理,既用科學解釋萬物,理綜之人向來隱居深山,獨自鑽研,掌門乃是隱居在雲夢澤的道一真人,他老人家從擔任掌門之位起,便從未下過山,想必世間也少有人知曉他的名字。”易承侃侃而談道。

  果然,易承說完這番話之後,墨翟的眼神便不再像方才那般好奇,隻是光憑嘴上說來解釋,很難說服墨子這種人老成精的老油條。

  “小子下山時,隨門中長輩學了不少機關之術,此番正欲打算獻與齊王,以強齊國,不過小子勢單力薄,雖有構想,卻無人力來用,不知巨子可願命墨門子弟出手相助?”易承打算拿出點真東西,順便給墨家一個順水推舟的人情。

  墨翟的眼睛又忽而亮了起來。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