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長生不死的仙丹
作者:吾禦      更新:2022-05-02 17:51      字數:2147
  山中的早春很是好看。

  剛剛抽芽的早熟禾從鬆軟的泥土中冒出翠綠的尖芽,解凍的冰雪化為潺潺的溪水流過土地,嘩嘩的流水聲,讓人感到一種十分靜謐的安逸。

  坐在背風向陽的山坡上,看著眼前早春的山中景色,易承一坐就是大半天。

  大多數時間,他都在回想上輩子和之前幾輩子發生的事。

  劉邦、張良、樊噲、韓信...他們這些人還都活在這個世上,大秦二世而亡,大漢這個新生的帝國也已經被建立起來。

  可誰能想到自己這個很可能是大漢建國最大的功臣,此刻居然會在山中陪著一位孤寡老人在給秦始皇守陵。

  這個世界上發生的很多事真的很奇妙。

  太宰這兩天一直在處理那頭被他獵殺的熊。

  那是一頭很大的熊。

  易承去看了一次,光是那一顆熊頭,就比一個籃球還大,更不用提那隻熊龐大的身軀了。

  饒是太宰處理獵物的手法很熟練,把這頭熊全部處理完,也用了整整兩天時間。

  太宰從不浪費食物。

  所以這隻熊被肢解的很幹淨。

  熊心、熊肝、熊腎、熊腸等等這些內髒全都被洗淨晾曬食用,至於熊掌、熊肉則是被切成小塊,用鬆木搭起的架子點火煙熏。

  熊皮被完整的扒了下來,黝黑的皮毛在陽光下會閃爍棕黃色的光輝,為了防止熊皮收縮,太宰做了一個一人高的方形木架子作為支撐,把這張熊皮掛在木架中間,然後放在外麵曝曬,易承聽太宰說,隻需三日,這張熊皮就會變成一張極好的毯子。

  把一切都處理完,易承的病也好了大半。

  現在除了偶爾還咳嗽兩聲,已無什麽大礙。

  於是太宰便打算明日帶易承進入秦皇陵。

  當天晚上,坐在石屋中,易承喝完了一碗熊肉湯,打了個飽嗝,又從身後跨著的一個布褡褳裏掏出一把青草,原本臥在易承旁邊的小鹿便站了起來,把頭湊到易承的手掌心吃他手中的青草。

  “耶耶,你說,皇陵裏麵有危險嗎?”

  易承一邊用另一隻手摸著小鹿,一邊朝太宰問道。

  “危險?”太宰此刻也吃完了,正在用一根小木棍剔牙縫中塞著的肉,“不知皇陵機關的人進去自然危險。”

  “耶耶之前從來都不帶我去,怎麽這次要帶我去了?”易承有些好奇,在他的記憶中,太宰確實從來沒有帶他去過皇陵,甚至之前易承這具身體的前任主人好幾次提過想跟太宰一同前往皇陵,都被太宰拒絕了,他也不知道為什麽太宰這一次為什麽會主動提出帶他進入皇陵。

  太宰此時停止了剔牙,眼神直勾勾地盯著石壁爐中的火苗,喃喃道:“吾本以為,還有很多時間,可前幾日餘大病一場,吾才感到,時間不多了,餘注定是要成為第三代太宰的,與其日後再交代與餘,不如現在就交給餘,這樣,吾也放心了。”

  太宰說話的語氣有些含糊,聽得不太真切,可易承還是能感覺到,太宰是怕他死了,這才下定決心要把第三代太宰的位置傳給他。

  “餘要切記,太宰的傳承不可斷,吾已在後山籠絡了一批孤兒,餘可在他們之中挑選人手,也可自行挑選可靠傳人成為第四代太宰,切記切記。”

  “嗯,我知道了。”

  太宰原本有些凝重的表情放鬆了一些,他看了看易承道:“始皇帝一定會複活回來的,餘要有耐心,隻待始皇帝歸來,定將重振吾大秦雄風。”

  易承有些無語,太宰究竟是被嬴政怎麽洗腦的,竟然會相信人死複生這種謊言。

  “耶耶怎麽知道始皇帝會複活呢?”

  太宰嗬嗬一笑,悄咪咪地小聲道:“那是因為耶耶曾親眼看到始皇帝陛下服下了長生不死仙丹,故才知始皇帝一定會複活。”

  易承瞪大了眼睛。

  “長生不死仙丹?”

  太宰的心情似乎很輕鬆,捋了捋自己下頜的短須,略有感慨道:“那是在王二十九年,方士徐福所進貢之物,乃是從海外仙山取得,徐福受仙人點撥,全身化羽,通體雪白,整日可飲露水而生,向王曰:吃此長生不死仙丹,可免死一次,待死後,陽氣歸元,若幹年之後,將重新複活,重享百年陽壽。”

  易承的下巴都快掉了下來,原來徐福還編造過這麽離譜的段子。

  太宰繼續道:“王曰:可有永生不死之法?答曰:有,但需造海船去海外蓬萊所尋,吃蓬萊仙丹,一顆可續陽壽百年,兩顆三千年,三顆服下便可永生不死。王大喜,命徐福全權督造海船蜃樓,於王三十五年,出海去尋仙丹。”

  易承的思緒一下子就又回到了幾年前他陪張良一起去東海郡看海船下海的場景,那艘高達三餘丈,長約幾十丈的大船確實給了他極大的震撼。

  而且登船時,他也遠遠的看到了一個渾身雪白仙風道骨的老頭,領著三百童男童女上船,不過按照他這個後世人的眼光來看,那老頭像白化病患者卻多過像神仙,而且還是那種很嚴重的白化病患者。

  “徐福出海尋到仙丹了嗎?”

  “未能尋到。”

  果然是跑路到日本享福去了。

  “徐福乃是七年前回來的,可惜始皇帝已薨...”

  “什麽?!他回來了?...”

  太宰瞅了易承一眼。

  “回來了,是從齊地秘密趕回鹹陽,得知始皇帝已薨的消息,到了鹹陽,奏見二世皇帝時,徐福以示忠誌,當庭拔劍自刎。”

  易承有些驚訝,在後世,他聽說的主流說法都是徐福在日本自立為王,從此開啟日本文明,可沒想到這個人居然回來了,而且還自殺為秦始皇殉葬。

  “二世皇帝追封其為護國法相,本有諡號忠,可惜始皇帝以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之嫌疑,因此廢了諡,故不再封諡號。”

  易承沒想到這一段插曲還有如此多不為人知的隱秘故事。

  “耶耶,你認識認識這個徐福嗎?他是個什麽樣的人?”易承對這些曆史秘辛越發感興趣,不由想問更多關於這些人的故事。

  “啊...那倒無甚深交,吾隻知他乃鬼穀弟子,與酈食其是同門師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