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來自後世的賭博產業
作者:吾禦      更新:2021-09-07 16:30      字數:2101
  賭博,是人類的天性。

  當賭局開始時,人的大腦就已經開始分泌多巴胺,而不是賭局結果出來之後。

  因為僅在期待贏的結果時,人就足以興奮,就算最後輸了,可看到‘差一點就贏了’的時候,大腦分泌多巴胺的程度,也隻比‘真的贏’稍差而已。

  所以賭博會讓人成癮。

  人是一種趨利避害的動物,雖然本質上的利其實是食物、繁殖機會這類東西,但人類主觀上的‘利’全都是愉悅感。

  為了這種虛無縹緲的愉悅感,他們可以犧牲掉自己的理性。

  ‘陶家抽獎轉盤’的生意非常火爆。

  來自兩千三百年後的精致賭博陷阱,哪裏是這些兩千三百年前的土著們能夠抵擋的。

  十文錢一次,隻要大力轉一次,轉盤能夠超過三圈,三圈之後,轉到什麽就送什麽,一副陶器少說也要五十文錢,而那轉盤上的獎品,全都大於五十文,至於那塊白色的圖案上寫著的‘未能中獎,謝謝惠顧。’的一行小字卻沒人在乎。

  在必然損失時,人們傾向於風險偏好;在小概率獲益時,人們也傾向風險偏好,這一心理學無上的定律,讓所有人都對那塊巨大的白色選擇視而不見。

  他們沒中是他們運氣不好,我一抽肯定能中!

  抱著這種想法的人,絡繹不絕的來到轉盤下,親手轉動轉盤,來獲得和命運賭博的快感。

  他們大喊著中!中!中!,如果真中了,那圍觀的人群則會發出一陣嘖嘖讚歎聲,如果轉到了那一大塊白色框域內,人群則又會爆發出一陣哄笑聲。

  在娛樂手段如此匱乏的時代,這抽獎竟成了河坊街上一道無論男女老少皆宜的娛樂項目,到了第三天,已經導致陶家陶器坊的大門外裏三層外三層被圍了個水泄不通,四五層外圍著的人,甚至看不清裏麵的人究竟轉的如何。

  為此,易承緊急定製了一個木架高台,把轉盤移到了木架高台上,然後又趕製了一批木凳子,讓圍在最裏麵兩圈的人可以坐下,給後麵的人騰出視野觀看。

  此舉大受好評,一時間圍觀的人更多了,不少人甚至專門從附近的鄉下趕來城裏,就為了看一眼玩一下這城裏新出的新玩意。

  不到十日,易承和鐵衝從下邳帶的那一批陶器就被贈送一空,在勞碌了一天之後,圍觀抽獎的人紛紛散去,易承鐵衝還有幾個小廝才關上大門,回房休息。

  坐在昏暗地燭光下,易承計算著這十天的營收,因為給轉盤做了手腳,頭三天基本上都是在送錢,從第三天開始,轉盤中獎的比例才被易承逐漸調低。

  原因無他,因為易承在木轉盤裏的幾個分塊裏麵,都挖了一個足以放的下一塊磁石的洞,如果他想增加那一塊的概率,就在那一個區域裏放一塊磁石,在轉盤下麵再放一個鑲嵌了磁石的木凳子,如果他想增加那一塊的概率,就把木凳子踢到轉盤下麵,這樣就極大的提高了轉到的可能性。

  前三天裏,玩轉盤賺到白銀一兩者不下十數位,這些人其實也都是易承挑選出來的,遇到是本地眼熟的人,等他們上台時,悄悄踢凳子做手腳,讓他們中獎。

  他們這些人中了獎,那可是逢人便說,給陶家抽獎轉盤無形中打了許多廣告,在這個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口口相傳就是最好的廣告。

  這些前期投入並沒有讓易承失望,從第四天,增加了抽不中的概率之後,店鋪的營收迅速上升,最高的時候甚至一天一共抽了一百四十餘次,除去送出陶器的成本費,淨利潤達到了一貫錢。

  這種斂財速度也讓鐵衝目瞪口呆,他從沒想過,僅僅是一個木頭轉盤,就能獲得如此巨利。

  可看著桌上對麵堆積如山的銅板,易承還是感慨賺錢太慢了,前期投入的成本,這十多天才剛剛回本,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轉盤抽獎的熱度下降,斂財速度也會慢慢降低。

  好在他還有後續的計劃,翌日,易承安排好鐵衝和一眾小廝繼續在陶器坊安排轉盤抽獎,自己則是抽身去泗水亭找了一趟劉邦。

  劉邦這十來天可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不僅置辦了新衣,還從同鄉那買一匹馬,現在正打算蓋兩間新房,和父母兄弟分家居住,見到易承來了,遂引進室內待為上賓。

  易承也第一次見到了劉邦明媒正娶的老婆,呂雉。

  呂雉長的不算很好看,她的臉盤有些寬大,小眼睛,寬嘴唇,不過看上去很年輕,從容貌上來說,她一個十九歲的姑娘,跟三十四歲的劉邦跪坐在一起,如果說劉邦是呂雉的父親,易承都信。

  “奴見過恩人。”呂雉給易承端來一碗水,她的聲音很嬌嫩,行坐皆有禮節,看的出是受到大戶人家教育過的小姐。

  “嫂嫂客氣了。”易承答道,雙方又寒暄了兩句,劉邦才問道:“不知今日陶兄弟來某寒舍,是有何事?”

  “不知劉老哥最近可聽聞沛縣城裏流傳的陶家抽獎轉盤?”

  劉邦看著易承笑了笑道:“有所耳聞,且是陶兄弟家的產業,一直想去看看,不過這大婚剛結,家中雜事繁多,遂一直沒抽空得閑去城裏走一遭。”

  “哈哈,無妨無妨,待劉老哥有空得去,弟自當留給好位置給老哥觀看。”易承頓了頓道:“不瞞劉老哥,從此前來,是有一事,我正欲打算做一批造紙的生意,所求不多,不過暫無造紙門路,我上次聽聞劉老哥的老丈呂公家中有造紙的營生,且把造紙作坊已經從單父搬到沛縣,我想看看劉老哥能不能幫忙走動聯絡一番,讓我麵見呂公商議加入,若是這造紙營生若是後麵能夠盈利,我願分劉老哥一半。”

  劉邦一聽隻是要他幫忙聯係造紙的營生,拍拍胸脯道:“陶兄弟見外了不是,此事我下午就去聯絡,至於報酬,莫要再提。”

  “不見外不見外,此營生日後恐還需劉老哥多多照應,還請老哥莫要推辭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