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交不起份子錢的劉邦(上)
作者:吾禦      更新:2021-09-07 16:30      字數:2150
  縣令宴飲賓客的地點選在了沛縣城主府衙。

  府衙的大門口張燈結彩,大清早就掛燈籠貼紅紙,外麵也擺滿了蒲團圓桌,一片喜氣洋洋。

  府衙外就是河街裏,這是一條類似於後世商業街的街道,雖然遠不如後世那種商業街,不過也還是有不少酒館茶肆,店鋪糧行。

  易承就坐在城主府衙對麵的一座酒館的二樓,端著個茶盞,一邊喝茶一邊看府衙的情況。

  這古人宴請賓客的人情世故,和後世的差別不大,來了先交份子錢再說。

  不像後世隻是用紙筆記錄,這個時代如果帶了份子錢來了,不僅要登記,進門時還會有一個專門的小廝留在門口唱喏。

  那小廝唱喏的聲音很高,似乎是為了讓所有人都能聽清楚,來一個人,什麽身份,交了多少份子錢,都要唱個明白。

  “城南薛家糧行掌櫃薛石,賀一千錢!”

  交一千個銅錢的,這份子錢就算是比較高了,根據昨日打聽的情報,賀千錢的是有資格去內堂吃飯。

  果然,那個糧行掌櫃在大門口和幾個人寒暄一番,就徑直走入了府衙院內。

  “鄭家鞋鋪掌櫃鄭六,賀三百錢!”

  這交了三百個銅錢的,沒有進內堂的資格,隻是在門口寒暄兩句就被小廝安排在府衙外擺好的蒲團上坐下。

  “陳家幹果鋪掌櫃王二,賀三百錢!”

  “鹵水坊掌櫃孟盧,賀三百錢!”

  “李家造紙坊二公子李東,賀五百錢!”

  “城東荀家漁行掌櫃荀世青,賀三百錢!”

  “張家麵鋪張二麻,賀五百錢!”...

  ......

  交份子錢還在繼續,唱喏的聲音也一直沒有停止,易承聽了半晌,交三百錢的人是最多的,大概有四五十號人,還有一些交五百錢的,也有二三十號人,至於交一千錢的,從開始到現在,也不過九人。

  易承觀察到,交三百錢的都坐在府衙外麵,交五百錢就能進入府衙院中,想必就是在堂下吃飯,交千錢的應該就可以去內堂吃飯。

  人還在源源不斷的來,唱喏聲不斷,不知不覺一壺茶已經被易承給喝完了,不過依舊沒有見到劉邦的身影。

  茶喝的有點多,易承覺得有些尿急,跟坐在他對麵的鐵衝打了個招呼,就去樓下的茅廁解手,酒館的茅廁就在後院的一個拐角處,走個二十來步就到,可易承剛走到茅廁外,就聽到裏麵傳來兩個男人的聲音。

  “大哥,真要這麽幹?”

  “你放心好了。”

  “那可是一萬個錢啊,咱哪弄那麽多錢去?”

  “你隻管隨我去,到那你就知曉了...”

  易承拉開茅廁的竹門,就看到兩個男人站在尿桶前,那兩人一人個頭不高,三十多歲的樣子,蓄著山羊須,穿著一身白布曲裾深衣,另一人麵色黝黑,留著八字胡,身材壯碩,穿著一身灰布窄袖短衣,隻站著不尿,見易承進來,兩人才裝模作樣的解開褲帶準備小解。

  易承覺得有些好笑,他從沒想過第一次見劉邦竟是在茅廁裏。

  徑直走進去,易承來到第三個尿桶前解開褲帶開始放水。

  三個男人目視前方,易承這時忽然開口道:“二位也是要去參加縣衙飲宴的麽?”

  站在易承旁邊的大漢一個機靈,尿都甩出到了旁邊尿桶幾滴,倒是靠外的劉邦不緊不慢地道:“怎麽,小郎君也欲同去?”

  易承嘿嘿一笑“正是。”

  “小郎君是哪裏人士?”

  “我乃是泗水郡下邳人士。”

  “泗水下邳人士,來沛縣何如?”

  “我奉家中之命,來沛縣做些陶器生意。”

  “哦~原來是商賈之家,想必份禮錢卻是少不了的。”

  “嘿嘿,我打算跟二位老哥一樣,也交一萬個錢。”

  此言一出,旁邊站著的大漢頓時瞪著一雙牛眼轉過頭看向易承,劉邦的尿也停了,隻聽他哈哈一笑道:“有意思,不知小郎君如何稱呼?”

  “陶海。”

  “姓陶還做陶器生意,倒是巧的很。”

  “哈哈,能在此地遇到劉邦老哥,更巧。”易承放完水也係上褲帶,“這位想必應該是樊噲兄弟了吧?”

  樊噲臉上有驚駭之色,倒是劉邦眯了眯眼睛問道:“陶兄弟認識我等?”

  “那可真是久仰二位大名了。”

  “哦?陶兄弟何出此言,難道下邳也有人知曉我等名諱?”

  易承笑笑道:“此處不便,不知二位兄長可願賞臉,我在這酒樓二樓訂好了桌,還有家中一位兄長在上麵,可一同飲杯茶酒。”

  “甚善。”劉邦點頭同意,樊噲也是跟著點頭。

  於是易承就帶著劉邦樊噲上了酒樓的二樓。

  看見易承回來了,不過他身後竟然還跟著兩個麵生的人,原本坐在蒲團的上的鐵衝趕忙站了起來,“二弟,這兩位是...?”

  “大哥,這二位就是我跟你提起的沛縣五位人傑中的其二,劉邦,樊噲。這位是我大哥,名叫陶山。”

  鐵衝拱拱手道:“久仰久仰,常聽二弟說沛縣有五位人傑,今日一見果真不凡。”

  劉邦眯著眼道:“陶兄弟謬讚了,不知你這二弟是從何處得知什麽沛縣五位人傑的?”

  鐵衝搓了搓手道:“這恐怕要問我二弟,隻有他才知曉。”

  看到劉邦轉頭看自己,易承微笑道:“我乃師承道門理綜一脈,家師曾告訴我,沛縣之地,日後將有五位人傑,待天下風雲際會,將攪動九州,其中為首之人,將榮登至高之位,還將那五人的樣貌姓名畫影圖形,我便認識了。”

  似乎劉邦也是第一次聽到這麽稀奇的事,一時間也沒有說話,倒是樊噲撓了撓腦袋道:“道門理綜?四哥,義堂的蔡哥是不是也說過他也是什麽道門理綜的半個後人麽?”

  “正是。”劉邦像是想起了什麽也點頭道:“蔡哥常說,他們蔡家的製冰之法,就是從道門理綜裏傳下來的。”

  聽到劉邦說起製冰,易承的思緒一下子飄到了幾十年前,那是他從齊國臨淄出發前往楚國郢都路上,為了躲避炎熱的天氣而發明的硝石製冰,那時他曾告訴過蔡任那些墨家義堂的弟子,這些化學知識,都傳自道門理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