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室友【屍油詛咒篇】
作者:風雨如書      更新:2021-04-16 13:22      字數:2087
  莫夫從工作室裏走了出來,看到門外的陸華生和周泰,不禁有點驚訝。自從上次大盤寺分開後,他沒想到兩人竟然會來工作的地方找他。

  “這不是有些事情想向你谘詢,要不然我們還得跑去國都法醫部找人,陸華生說有時候你們比法醫還要管用。”周泰說了一下具體情況。

  “這怎麽會,我隻是一個現場勘察員。”莫夫擺了擺手,一臉驚訝。

  “別謙虛了,反正我們現在來了。有個事情要你幫忙,你看了再說。”陸華生說著從包裏拿出了一個檔案袋,那是拉仔的案宗,裏麵有詳細的案情介紹和法醫報告以及現在的一些照片。

  “我們在調查一個案子,裏麵有一個死者叫拉仔,就是這個現場裏的死者。我們從側麵了解了一下死者的性格和情況,感覺他的死有點奇怪。所以想讓你從之前的現場照片和其他地方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麽新的線索?”陸華生說著將現場的照片放到了莫夫的麵前。

  莫夫拿起了那些照片仔細看了看,照片有些舊了,並且拍攝的時候光線不是特別好,有些地方隻能隱約看清楚,所以莫夫隻好讓陸華生和周泰跟著進了工作室裏麵。

  陸華生好奇地打量了一下莫夫的工作室,看上去更像一個衝洗房,窗簾緊拉著,兩張長桌拚在一起,上麵堆滿了文件和一些工具。除了莫夫,還有兩個人正在工作,一個在電腦麵前,另一個坐在桌子旁邊。

  莫夫將那些照片放到了旁邊一個亮燈下麵,然後照片上的情景比起之前更加清晰起來。那是拉仔的正麵屍體照,他吊在風扇上麵,整個人垂著,像是一條濕水後的毛巾。地上有一張凳子,是拉仔踩著上吊時用的。莫夫拿著一個尺子比對了一下,然後拿起了案宗看了看。

  案宗上顯示,拉仔是踩著凳子上去,將繩子通過吊扇的中間稱重柱將自己吊死在了上麵。凳子上的痕跡和繩子上的摩擦力與拉仔脖子上印子都比較符合。看上去,拉仔的死並沒什麽特別。

  “你們覺得他的死哪裏有問題?”莫夫問道。

  “你能看出問題嗎?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們先不說問題的話,你有什麽看法?如果我們直接說了,我怕影響你的判斷。”陸華生說道。

  “從現場看,拉仔的吊死沒什麽問題。唯一的問題是這裏。”莫夫指了指前麵桌子上的東西,那是一些擺的整整齊齊的書,除了那些書以外,其他地方也收拾的幹幹淨淨的。而在桌子旁邊的床上,則是亂哄哄的,衣服和被子胡亂堆在床上,還有一些襪子也在上麵,和旁邊幹淨整潔的書桌比起來,簡直就是兩個地方。

  “這是什麽意思?”周泰皺了皺眉頭。

  “拉仔既然要自殺了,那麽心理一點會有很大的疑問。所以他應該一門心思想的是自殺,考慮的問題肯定是生死問題,哪有時間會去將桌子收拾一下。如果說拉仔心理素質非常好,對死亡並不害怕,所以才會在死前收拾了一下桌子,那為什麽不順道收拾床上的東西呢?”莫夫說道。

  陸華生看了看周泰,兩人點了點頭。

  “你們發現的疑點是什麽?”莫夫問道。

  “我們發現的是拉仔給一個賣酒的老板發的信息,對方說有一批價格低廉的啤酒可以合作,拉仔說想看看貨,和對方約好三天後去看。這點就很明顯,如果拉仔想自殺的話,那麽又怎麽會有心思和對方談生意?所以我們推測可能拉仔的死有問題,但是死亡現場這塊我們也不懂,隻能來找你看看。”陸華生說出了他們的疑問。

  “是自殺還是他殺,尤其是上吊死的人,如果做好了偽裝,很容易蒙混過關。因為人上吊的時候在雙腳蹬空的一瞬間,整個人會發生無意識的慌亂,整個人下墜,繩子勒住脖子往上提,最後導致人死亡。這種情況如果要做偽裝其實很容易,將一個人從背後勒住,然後往上提,隻要尺度把握好,除非有特別明顯的痕跡,要不然很難區別是不是真的自殺。”莫夫解釋了一下。

  “像推理小說,或者電影裏會有一些明顯的漏洞,比如個人身高的問題,凳子與人的距離問題,又或者說死者雙腳摩擦地麵的痕跡,這些太明顯,真正有點腦子的凶手是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的。尤其是想到利用吊死自殺來偽裝謀殺的凶手,必然是有一定的反偵察和推理能力。”周泰跟著說道。

  “這個案宗裏還提到拉仔有一名室友叫巴沙,對於他的供詞我看也比較少。你們為什麽沒有去找他問問?”莫夫看著案宗後麵,忽然發現了一點。

  “我們找了,但是這個巴沙失蹤了,兩年前就不在青河鎮了。我們查過他的老家,也打電話問過,但是並沒有找到任何線索。這個巴沙父母雙亡,沒什麽親人,所以找起來,真的像是大海撈針,很難找到。”周泰說道。

  “其實之前對於這個案子我以為就是一個簡單的凶殺案,但是隨著調查的深入,我現在覺得這個案子一點都不簡單。無論是茶妹,還是李佳怡以及這個拉仔,他們的背景都好像挺複雜的。尤其是現在我們得知李佳怡竟然沒有死,可是李佳怡的墓裏埋的是誰呢?這個我們之前問過了,李佳怡和茶妹是同一天出殯的,隻不過茶妹做了火化,李佳怡沒有。還有這拉仔,我總覺得他的死和李佳怡他們沒什麽關係。隻不過為了做的更像一點,所以才會做出表麵這些死亡樣子,並且所謂的迎佛會上的得罪神佛之說都是幌子,可能就是為了掩蓋他們的死背後的真相。”陸華生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意見。

  “如果把三個人的死當做個例調查呢?會不會是因為我們總覺得他們三個人是一起的,所以才會阻礙調查?”周泰忽然想到了一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