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甕山金海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2-02-19 18:04      字數:2141
  學堂挨著豐台大營,不僅學生們可以隨時去軍營實地曆練,而且一個學堂若是招滿了學生,至少也要有幾千人。

  這幾千人可都是按照軍官的標準來教習的,軍事素養要遠高於普通士兵,發下武器就是一支戰力非凡的軍隊。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與豐台大營相互製衡,京師無形之中又多了一支精幹的守衛力量。

  黃越接著道:“除了以上三個學堂,還要建四所部屬學堂。”

  “工部在天津設立一所天津機械工程大學堂,交通部在天津設立一所天津鐵道大學堂。”

  “電力部在京師設立一所京師電力工程大學堂,水利部在京師設立一所京師水利工程大學堂。”

  “這些學堂有的朕之前向你們吹過風,有的是第一次說起,但這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朕不是無所不知,更不是無所不能,隻能把大概的要點提出來,這個差事還是要你們分頭去做。”

  “學堂的占地和規模不能小了,至少要能容下七千人同時就讀,現在看來可能大了些,以後就不會了。”

  “除了教室外,宿舍、飯堂、會議、試驗和讀書的地方要一應俱全。”

  “操演場地更是要足夠大,兩個軍事學堂自不必說,就是其他幾個學堂的學生每日裏也要進行必要的體能訓練。”

  “朕不要那種手無縛雞之力,隻會坐而論道的學生!”

  “你們各部依據朕說的這些去踏勘考察,召集專門的人才來請教商議,擬出一個詳盡的方略奏進來,由軍機處召集相關的人員會同審議。”

  “未通過審議的發回去整改,通過審議的即著戶部拔銀開工建設。”

  “兵部、學部、工部的四所學堂限今年八月底前通過方略審議。”

  “其他三個部因為是新設立,寬限一些時日,限今年年底前通過學堂建造方略的審議。”

  “戶部的銀子是現成的,早就備足了,就看你們誰把差事辦得又快又好了!”

  弘晝道:“依據皇上所說學堂的規模,地方小了是肯定不成的。”

  “蘭州和天津還好辦,可是電力部和水利部在京師設立的學堂就有些麻煩,北京城裏定然是找不出這樣的地方了。”

  “能找出來朕也不會答應,”黃越道:“你們記著,就是蘭州和天津的學堂也不要建在城中或是附近,選址要離著城裏遠些。”

  “城裏到處是茶館酒肆戲園子,好玩的地方太多,學生們涉世未深,定力不足,萬一沉迷了進去哪裏還有心思學習?”

  “賭博狎妓酗酒的一律除名,但聽戲喝茶這些總不能明令禁止,隻好把學堂建得偏遠一些,讓學生們遠離這些誘惑。”

  “電力和水利兩部的學堂還是建到西邊的園子去。”

  “皇上,”陳世倌道:“一個京師大學堂經過幾番擴建,已經把整個暢春園都占了。”

  “後來在它的西邊又興建了科學院和工程院,又占去了近四千畝的土地。”

  “若是再建這兩個大學堂,必然還要再往西麵占地,那就要修到甕山和金海去了。”(甕山為燕山餘脈,即今頤和園萬壽山,金海即今昆明湖。)

  “對,就修到甕山那附近去!”黃越道:“不止是甕山,將來還要有許多的學堂要建,朕把他們都建到西邊的園子去。”

  弘晝忍不住苦笑道:“皇上,學堂越修越多,那豈不是要修到香山行宮了?”

  弘晝沒有明說,但在座的人都聽懂了他話中的意思。

  暢春園是康熙二十三年在前明李園的舊址改建的,自打建成之後,康熙每年約有一半的時間住在那裏,最後駕崩於園內的清溪書屋,雍正也是在那裏繼位的。

  香山行宮是康熙十六年建的,康熙也曾多次在那裏駐蹕。

  如今把暢春園占了也就算了,總不能連香山行宮也占了吧?

  黃越當然也聽明白了,他當即毫不客氣的駁了回去:“聖祖爺早已龍馭上賓,香山行宮已經閑置了好多年。”

  “朕一年中也去不上園子裏幾次,隻是皇太後耐不得熱,每天都要去住上幾個月,一個偌大的圓明園已經足夠使的了。”

  “將這些學堂修在西邊的園子裏,一是為了遠離北京城,讓學生們能夠心無旁騖的專一讀書。”

  “再者也是為了告訴世人,隻要奮發學習,考得上這幾所大學堂,平民百姓的子弟也能到從前的皇家園林裏去讀書!”

  “就憑這一份榮耀,就能激發多少學子廢寢忘食,手不釋卷!”

  “所以朕拿定了主意,以後設在京師的國立大學堂都建到那裏去。”

  “將來女學生越來越多,城裏的學堂容不下了,還要在那裏建一所女子大學堂,建得和京師大學堂一樣大!”

  弘晝開口就碰了個釘子,他是吃過虧的人,見皇上的態度如此堅決,知道再說下去極容易被掃了顏麵,於是悻悻的住了口。

  一時間再無人說話,氣氛一下子尷尬起來。

  “皇上,”弘曉又出來和稀泥了:“臣知道和親王的意思,他也是心疼皇上一年到頭在紫禁城中埋頭理政,著實太過辛苦勞乏。”

  “其他季節還好說,這紫禁城中連一棵樹都沒有,夏天時暑熱上來,整個兒就是一個大火爐,真是讓人耐受不得!”

  “皇太後每年一過立夏就移駕到園子裏去了,可是皇上不過去,皇後和後宮妃嬪們自然也不能過去。”

  “隻能在紫禁城裏苦熬著,臣記得去年三伏天裏皇後娘娘還中過一回暑。”

  “甕山綠樹成蔭,氣候怡人,站在山頂能將金海那一大片絕好的水麵兒盡收眼底!”

  “香山風景絕佳,紅葉聞名天下,和親王不過是想給皇上、皇太後和皇後娘娘留下幾處避暑休閑的好去處罷了。”

  黃越一直在靜靜的聽著,不得不說,弘曉這稀泥和得挑不出任何毛病。

  不僅巧妙的化解了弘晝的尷尬,而且他說的也都是實情,芷蘭和富察皇後跟著自己一連在紫禁城中熬過了十個酷暑。

  每年伏天裏後宮都至少有幾百個太監宮女中了暑氣,弄得大夥兒都害怕過夏天,更何況她們倆那嬌弱的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