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年號青晏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2-02-19 18:03      字數:2176
  “好,臣弟承認皇上說的這些都在理上,”弘晝抹了一把額頭上的細汗說道:“可國號改了、剃發令廢了、以後連滿人都不必剃發了!”

  “就是打下了再大的疆域,這天下還是我們滿州人的天下嗎?”

  “朕還是皇帝,你還做你的和碩親王,有什麽不同?”乾隆話裏有話的道:“誰能把國家治理好,誰能讓百姓擁戴,這天下就是誰的。”

  “當年蒙古人打下的疆域倒是很大,可他們隻會上馬打天下,卻不會下馬治天下,沒有百年的國運也是情理之中。”

  “當年太宗爺改國號為清,順治爺入關後剃發易服,是為了中原和江南的前明江山。”

  “如今朕廢除剃發易服,改國號為中華,是為了稱雄世界,並吞各國!時勢不同了,眼界不同了,所以必須要改變!”

  “先不說平民百姓,就是我們的兵士,人人腦後拖著一條辮子,打起仗來有多危險,你們知道嗎?”

  他從幾案下麵拿起一摞奏折,取出最下麵的一份打開來掃了一眼,又扔在了幾案上。

  “這是李侍堯上個月遞進的折子,你們可以看一下。”

  “在羽前藩的一次戰役中,敵人很快的被消滅了,但在清理戰場時,突然有兩個裝死的敵軍士兵跳了起來攻擊我們的兵士!”

  “一個兵士猝不及防被砍斷了胳膊,待那人還要再砍時,被我們的人擊中斃命。”

  “而另一個人則死死的揪住了我們一個兵士的辮子,兩個人緊緊的糾纏在一起。兵士們怕誤傷了自己人,不敢開槍,隻能衝上去撕扯毆打。”

  “可那個日本士兵像一頭發了狂的惡狼,任憑拳打腳踢就是不鬆手,在被一柄腰刀刺入肋間之前,竟然將那根辮子連同半塊頭皮硬生生的扯了下來!”

  說到揪心處,他一掌拍在幾案上,起身在地上來回的踱著步子。

  一眾人從他的敘述中都能感覺到當時場麵的慘烈,心都是猛的一緊。

  “不用朕說你們大概也都知道,”乾隆接著道:“日本士兵使用的鐵炮是前明嘉靖年間照著歐式火繩槍仿製的,用到了現在也沒什麽改進,就這還不能做到人手一支!”

  “不客氣的說,現在我們的武器領先了他們幾百年!所以此次順利的平定日本,有些勝之不武的味道,並沒有什麽值得誇耀的!”

  “以日本士兵的凶猛頑強、悍不畏死,如果兩國軍隊使用相同的武器,我們哪有可能如此輕而易舉的取得勝利?”

  “不在日本各島上搭進去十幾萬兵士的性命,這事情絕對辦不下來!”

  “日本士兵幾乎消滅殆盡了,可是世界各國還有許許多多和他們一樣凶頑的敵人,不知道還有多少硬仗、惡仗在後麵等著我們!”

  “難道朕還要讓我們的兵士個個拖著一根辮子上戰場與敵人對陣,仗還沒打就先把弱點暴露給人家?”

  “朕要的軍隊是能與敵人性命相搏的虎狼之師,而不是隻能憑著武器先進去打勝仗,一遇到勢均力敵的對手就敗下陣來!”

  “皇上說的都有道理,臣弟不敢反駁。”弘晝說話的聲氣小了許多:“但更改國號這樣的大事,似乎不宜太過草率。”

  “應該讓所有的宗室王公、部院大臣、各省督撫集思廣益、各抒己見,把利弊都分析得明白透徹再作決定為好。”

  “正因為這事太大,所以朕才乾綱獨斷,不與你們商議。假使列祖列宗怪罪下來,朕一力當之,與他人無幹!”

  乾隆斬釘截鐵的道:“就這樣定下來,軍機處即日開始著手準備,中秋之後布告中外!”

  “大清乾隆的年號隻用到今年年底,自明年元月一日起,大清國改國號為中華帝國!所有駐外公使及一切對外往來同時更改!”

  見事情已經無可挽回,弘晝突然感覺一陣暈眩,渾身像被抽幹了血一般沒有一絲氣力,他頹然的靠在牆上,豆大的汗珠已經從兩頰滾落下來!

  乾隆發覺了他的異樣,忙問:“老五,你身上不舒服嗎?”

  弘晝有氣無力的道:“皇上恕臣弟君前失儀了,這會子隻覺得天旋地轉,渾身無力,實在是撐不住了!”

  “許是天兒太熱中了暑氣,來人!”

  門外當值的太監趕忙掀開紗簾進來,躬身道:“主子爺!”

  “去抬一乘涼轎來,把你五爺送到東華門外交給他府上的人,然後命太醫司郎中親往和親王府診治!讓人送一條熱毛巾來!”

  不多時,弘晝在兩個太監的攙扶下走了出去,西暖閣裏又靜了下來。

  張廷玉率先打破了沉默:“方才聽皇上一番聖訓,真如醍醐灌頂、振聾發聵!”

  “這其中的道理是明擺著的,可我們做臣子的不要說講出來,就是想都不敢往那上頭想!也隻有皇上才能作此震天撼地、石破天驚之舉!”

  “既然已經決定更改國號,還該將新的年號也定下來,屆時一並布告中外才好。”

  乾隆已經坐回了禦座,徐徐的扇著扇子道:“圓明園有個九洲清晏,朕在新國號下的年號就叫做青晏,不過不是大清的清,而是青色的青。”

  張廷玉凝神想了一會兒,笑道:“皇上,臣有些孤陋寡聞了!河清海晏的意思自不必說,但若換成這青色的青,這所寓何意?”

  乾隆神秘的笑笑,說道:“還有能難住你張衡臣的學問?說破便無趣了,留待諸臣工去細細的品味吧。”

  “皇上,”陳世倌道:“《剃發令》已經施行了百年,如今驟然廢除,百姓們必然需要一些時日來適應。”

  “也興許會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來借機造謠生事、蠱惑人心。”

  “為穩妥起見,臣以為應先放開民間的限製,朝廷官員則應暫緩,等待時機成熟後再一體施行。”

  乾隆略一思忖,說道:“也好,就依你的意思,但這隻限於文官,武官及軍中所有將士與百姓同步施行。”

  “所不同的是,軍中將士的發式不能像百姓那樣隨意,要整齊劃一。剪掉了辮子,長出頭發後一律剪為短發,長度以用手抓不住為準!”

  “皇上,”班第道:“有的民族本就有留發習俗的,比如蒙古族,那蒙古族的將士也要一律剪成短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