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開出條件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2-02-19 18:03      字數:2171
  “在他們自盡後的第三天就運去了釜山。”劉國玉直言不諱。

  “為何要運去釜山?”

  “實不相瞞,乾隆皇帝的禦駕已經在釜山駐蹕了多日。”

  “哦,明白了,”一條兼香恍然大悟道:“乾隆皇帝這是禦駕親征,到前沿指揮機宜了,他對日本是誌在必得呀!那你們自然要把德川父子的屍身送去釜山報捷!”

  “倒也不全為報捷,”劉國玉道:“日本的政權和兵力都掌握在德川父子手裏。”

  “隻有讓皇上信實了德川父子已死,幕府已經垮台,才好製訂下一步的大政。”

  “你放心,他們父子的遺骨我們會妥為保存,待你們和他們的家眷到了北京後再行移交。”

  “你們可以按照日本的禮儀將其火葬,也可以送回本州島上入土為安!”

  他的言外之意已經很明白,若是你們不去北京,德川父子的屍身就隻能爛在棺材裏了。

  這也是給了一條兼香一個台階,他微紅著臉,硬著頭皮說出了口,隻是語調明顯低了很多:“我奉天皇旨意前來知會你們,若是能應充我們的條件,天皇陛下可以移駕北京。”

  “若是不能答應,或攻城、或圍城都隨你們,我們寧願奉著聖駕全體玉碎!”

  劉國玉痛快的作了一個請的手勢:“什麽條件?關白大人說來聽聽。”

  “首先,你們占了本州全境後,對任何一座天皇及皇室成員、幕府將軍、曆代勳臣的陵墓、所有的寺廟、神社不得有任何損毀,還要允許我們派人守護。”

  “天皇陛下若是不去北京,想必你們也放心不下。他可以去,我們這些臣子也可以同去,但天皇必須指定幾個親王連同家眷留在京都!”

  “不為別的,就為隨時看護著曆代天皇的陵墓,時常去祭拜。”

  “為了他們及家眷的安全起見,要允許他們保留王府衛隊,你們也要提供必要的保護。”

  “還有,天皇可以下一道詔書,倡導日本百姓隨著禦駕遷往中國。”

  “你們參照當年安置朝鮮百姓的先例給予一些優厚的條件,相信有很多百姓會心甘情願的遷移過去的。”

  “但那些有相當的產業,日子過得好些的人必然會安土重遷,若有實在不願遷移的,你們不得使用任何逼迫的手段!”

  “而且無論是遷往中國的還是留在這裏的,除非自願,你們都不得強製日本人與中國人通婚。”

  “你們還必須保護所有百姓的私財,不管是農戶、地主,還是城裏的商人、工匠,隻要沒有作奸犯科,你們不得以任何理由占有收繳他們的財產。”

  “田地、房屋、山林、牧場、魚塘等等帶不走的產業,你們要以合理的價格收購,不得強製買賣。”

  “本州這裏,還有九州、四國兩島上尚有許多各藩國的武士和士兵,如果天皇能讓他們交出武器,不再與你們為敵,你們不得再傷害他們,要與普通百姓同等對待!”

  “還有,就像當年對待朝鮮人那樣,你們不得逼迫日本人剃發易服,我們有權永久保留本民族的發式和衣裝。”

  “當年遷移朝鮮百姓時,你們給他們設了一個埋伏、挖了一個陷井,可惜他們沒人能看出來,或是沒人敢提出來,我們可不會再上這個當!”

  “哦?關白大人這話從何說起?”劉國玉不解的問。

  “劉將軍是明知故問吧?”一條兼香道:“你們一定要把那麽多日本人遷去中國,不就是想用通婚的辦法來同化他們?”

  “中國與日本人雜居在一起,通婚之事必然日益增多,依照你們清國的律法,男童年滿八歲必須剃發。”

  “雖然成年的日本男子可以不用剃發,但將來日本的男人女人與中國人通婚生下的孩子年滿八歲後,要不要剃發?”

  “這……”這倒一下子把劉國玉問住了。

  “這就是你們當初給朝鮮人挖的坑!如果通婚後生下的男童都要剃發,那若幹年後,不管是日本人還是朝鮮人,還不都成了你們那樣的光頭和辮子?”

  “用你們中國人的俗話說,這應該叫做軟刀子殺人不見血吧?”

  “所以我們必須有言在先,如果日本人與中國人通婚的話,無論父母,隻要有一方是日本人,生下的男童就可以不剃發!”

  “這一條要寫入律法,著為永例!如果你們不能答應,以上的一切都隻當我沒說,我們的談判也到此為止!”

  見他打住了話頭,劉國玉有些奇怪的問道:“就這些嗎?沒有了?”

  “沒有了。”

  “這我還真有些奇怪,”劉國玉笑道:“除了陵寢、寺廟和神社,還有剃發易服的事情外,你說的都是百姓和武士的安置事宜。”

  “而對天皇本人、皇室宗親和朝中官員卻隻字未提,關白大人不會是遺漏了吧?”

  “我沒有遺漏,天皇陛下的旨意裏根本就沒有這些。”一條兼香道。

  “那是為何?”

  “因為天皇陛下絲毫不擔心你們對他本人,還有皇室和官員的安置。”

  “當年的朝鮮隻有幾百萬人口,你們尚且把李晌全族和朝鮮原有的官員安置得很好,近十年來一直相待優渥,禮遇有加。”

  “我不得不承認,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乾隆皇帝是一個有眼界、有心胸的帝王,他不會做因小失大的事情。”

  “如今日本有三千多萬人口,為了籠絡和羈縻他們,為了日本的長治久安,你們給我們的待遇絕對不會比朝鮮人差。”

  “這是花費最少、得益最大的事情,以乾隆皇帝的精於算計,他怎麽會不明白這一點?所以根本無需擔心。”

  “劉將軍,我說的對嗎?”

  劉國玉心悅誠服的點了點頭,他第一次由衷的表示出對昭仁的讚賞:“天皇陛下雖然未曾親掌國政,但他的見識和氣量著實令人欽佩!”

  “我要說的都說完了,現在就請劉將軍給予答複吧!”

  在他們說話的時候,方魯生旁邊的一個翻譯伏在案上筆走龍蛇,一刻也未停歇,耳朵聽著一條兼香的日語,就直接翻譯成中文記錄下來。

  也真虧他有個好功底,這邊一條兼香的話停了,他在翻譯稿上略作了一下修改潤色,就遞給了方魯生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