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江戶怪病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2-02-19 18:03      字數:2250
  “陛下你隻說對了一半,”劉國玉仍舊是娓娓道來:“這事確實是皇上告訴我的,但究竟是真是假,待我說完你心中自會明白。”

  “陛下患有嚴重的江戶病,已經有好多年了。”

  “這病因病情的輕重不同,症狀也有所差別。起初隻是下肢疲軟,渾身倦怠無力,偶爾會抽搐嘔吐,但稍事休息後症狀即有所緩解。”

  “及到後來,病情漸漸加重,不僅之前的症狀會越來越重,休息之後也無法緩解,而且足部開始腫脹、潰爛,病發時走起路來有如萬箭穿心般疼痛。”

  “陛下的這些症狀怕是有好長時間了吧,有禦醫常在身邊診治,藥用了好多,但總是不見起色。偶爾會好些,但再發病時較之前更重。”

  “最近是不是覺得足部的痛感輕了許多,甚至用手觸碰也沒有了感覺?我說的對不對,陛下想必是心知肚明。”

  “你?你……”昭仁本來蒼白的臉色突然變得通紅,看著劉國玉的眼神又羞又驚,甚至還帶著些許恐懼!

  身為天皇,為了不引起臣民的恐慌和朝局的動蕩,他的病情向來是極為保密的,隻有他最信任的幾個禦醫才知曉一些內情。

  最近一個月來,因為驟逢大變,國難當頭,他急火攻心以致病情突情加重,兩隻腳已經沒有觸覺,走路需用人攙扶,而且如同踩在棉花上般。

  但當此危難之時,這個症狀他連幾個禦醫都沒有告訴,眼前這個人又是如何得知?難道乾隆真的有如外麵傳言的如鬼似魅,有未卜先知、洞察天機之能?

  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心縮成了一團,在微微的哆嗦著!

  “陛下別急,耐心聽我說完。這個病也因人而異,症狀有輕有重,陛下的就屬於重症。”

  “你足部的痛感輕了許多,不僅不是病情好轉的跡象,反而已經向最重的態勢發展。”

  “接下來就是說話口齒不清,完全喪去觸覺,筋骨癱軟無力,直到臥床不起,不能進食,最後熬到燈盡油幹而亡。”

  “更有甚者會腳氣衝心,則渾身浮腫、心悸氣急、呼吸乏力,到那時就是華佗在世也無力回天了!”

  “不管是江戶還是京都,日本皇室、德川家族和王公大臣,有很多人都患有這樣的疾病,許多人還為此喪命。”

  “以上我說的這些症狀,陛下就是沒親眼見過,也總聽說過,想必比我更清楚吧?”

  “現在請問陛下,我是否在裝神弄鬼?信口雌黃?”

  昭仁又一次被他問得啞口無言了,隻得氣急敗壞的道:“朕的命數修短自有天定,不勞乾隆皇帝和將軍費心!”

  “陛下,乾隆皇帝在給我的旨意裏說,他既然能在幾千裏外把你的病情說得一絲不差,自然就有讓你痊愈如初的本事。”

  “隻要你能前往北京,皇上命禦醫按他的方法來為你醫治,不出半年保你徹底康複,永絕此患,得享天年!”

  “如果不馬上根治此病,任其惡化下去,恕我直言,陛下真的時日無多了!”

  其實,從昭仁的反應中也能看得出來,乾隆沒有誇大其辭,他所說的都是實情。

  昭仁所患的這個“江戶病”,也叫腳氣病,它不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那種俗稱腳氣的足癬,而是後世所稱的維生素B1缺乏病。

  維生素B1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一種微量有機物質,人類隻能從食物中獲取。

  在米糠和麩皮中含量很豐富,豆類、紅肉、動物肝髒、蛋黃中也含有維生素B1,一些青菜中也有,隻不過含量較少。

  人體內長期缺乏維生素B1,就會引起各種症狀,嚴重的還會致人死亡。

  日本人得這種病的原因說起來話長。

  公元六世紀中葉,佛教從中國經朝鮮傳入日本。

  推古天皇元年(公元593年),這位日本曆史上第一位女天皇立聖德太子為皇太子,總攝朝政。

  聖德太子篤信佛教,在他攝政的三十年間,在日本各地興建了很多寺廟並大力宏揚佛教,使佛教得以迅速在日本普及開來。

  受佛教教義的影響,許多日本人就不再吃肉。

  天武天皇四年(公元675年),天皇更是頒布了肉食禁止令,規定每年農曆的五到十月禁止食用五畜之肉,從此日本人對肉就更加避而遠之了。

  雖然後來肉食的禁令所有鬆弛,但這時在日本社會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皇族公卿、達官顯貴階層都認為吃肉是一種很粗鄙的事情。

  隻有低賤的窮人才會吃肉,而貴族們則以吃生魚和蔬菜為榮。

  起初由於隻有皇族公卿才能頓頓吃上精米,而普通民眾隻能吃糙米,所以這種疾病最先在貴族階層流行起來。

  到了德川幕府時,隨著稻米的大量種植,產量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有條件吃上了精製的白米。

  但由於當時的條件所限,肉食的供應始終處在匱乏的狀態,貴族階層以食肉為恥,普通民眾則沒有條件經常食用肉類。

  於是這種疾病開始向社會中下層蔓延,終於在元?年間(1688年至1702年)首先在江戶大麵積流行開來。

  而這時的日本人非常喜歡食用的砂糖要全部從中國進口,價格昂貴,隻有貴族和有錢人家才有條件大量食用。

  而過多的攝入糖分必然要消耗更多的維生素B1,更加重了它的缺乏。

  所以江戶城的達官顯貴、富商巨賈們得這種病的比平民更多,“江戶病”、“富貴病”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隻可惜這時候整個世界還沒有維生素這個概念,對這種病的起因就更無從得知了,所以不懂得通過改變飲食習慣來治療。

  隻要得了這種病便會一直被它折磨,很多人還為此送了命。

  昭仁雖然隻有二十六歲,但他已經患此病多年,而且一直未曾得到有效的治療,所以病情逐漸惡化。

  如果再不及時根治,他確實沒有幾年好活了。

  但此時的他,早已經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了,雖然劉國玉的話都是實情,他卻絲毫不為所動。

  他冷冷的道:“乾隆皇帝還真是為朕操碎了心,隻可惜朕並不承他的情。”

  “山河破碎,國之將亡,朕早已不願苟活於世!不需要他來醫治,也不會去北京,更不會下旨命朕的臣民們遷去中國!你們趁早死了這個心!”

  “你若是覺得難以完成使命,就馬上回去下令攻城,城破之後將朕的頭顱割下來,帶回北京去交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