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傀儡天皇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10-25 19:12      字數:2155
  “你帶著所部其餘人馬提前趕到釜山港集結,算計著日期起航向東南方向橫渡朝鮮海峽。”

  “駛過對馬海峽後,分出兩協兵力乘著鐵甲艦轉向南,到這裏,”乾隆用木棍繞著一個圓點劃了一個圈:“長崎!”

  “長崎是日本對外通商的唯一港口,那裏不僅聚集了大量日本的海船,也有許多中國和荷蘭的商船。”

  “這兩協海軍用鐵甲艦將長崎港封鎖,中國和荷蘭的商船經過查驗後可以離開。”

  “日本的船隻一艘都不得駛離,違者當即擊沉!”

  “再派人去岸上知會守軍,必須馬上無條件放行在長崎的中國人。”

  “如果他們膽敢傷害一個中國人,我軍就將他們的船隻全部擊沉!並且對岸上艦炮射程內的目標進行無差別轟炸!”

  “你帶著其餘的戰船進入本州島與九州島之間的關門海峽,軍隊的大部在這裏,廣島登陸。”

  “但所有艦船不要返航,在關門海峽和瀨戶內海自福山以西的海域內巡航,將九州島、四國島與本州島隔絕。”

  “有本州島逃出來的或是九州、四國島去本州增援的船隻一律擊沉!”

  “你親自帶著登陸軍隊從廣島向東北方向打過去,兵鋒直指京都!都記下了嗎?”

  “回皇上,臣都記下了!”

  “劉國玉!”乾隆又道。

  “臣在!”

  “你帶著所部人馬自寧波出發,橫渡東海,繞過九州島,進入四國島與本州島之間的紀伊水道,直接殺向大阪灣,在大阪登陸!”

  “所有的艦船也不要返航,將瀨戶內海自福山以東的海域、鳴門海峽和紀伊水道全部封鎖,隔絕四國島與本州島的交通。”

  “你帶人在大阪登陸後,迅速將守軍擊潰,然後以最後的速度向京都前進。”

  “大阪離著京都一百幾十裏地,就算他們有軍隊頑強的阻擊,也不會耽擱你多少時日。”

  “打到京都後將它團團圍住,先不要攻城,隻消滅前來救援的兵力。”

  “那個傀儡天皇和他的家族成員都住在京都,他對咱們還有用處。”

  “幕府將軍、各藩大名及以下所有武士可以一個不留,但天皇和他的家族成員不能殺,也不要讓他們逃了。”

  “數何誌遠出征的路途最遠,他帶著大軍自泉州出發,經東海和太平洋向東,穿過伊豆諸島徑直殺奔江戶灣。”

  “江戶是德川幕府的老巢,兵力最多,防禦力量也最強,但再強也強不過咱們的澳省海軍。”

  “澳省海軍的戰船要在泉州經過一番改造,將原有的火炮都撤下來,換上最新式的艦炮。”

  “新式艦炮不僅重量更輕,可安裝的數量也比以前多了,而且射程更遠,威力也更大。”

  “幾百艘這樣的戰船,十幾萬訓練有素的軍隊,我就不信拿不下江戶城!”

  “打江戶城的戰法與京都不一樣,不必費力的圍城,隻是照死裏打,無需留什麽活口,但凡有抵抗的軍隊,盡數殲滅!”

  “德川幕府一定會把所有能調動的軍隊都調來保衛江戶城,所以江戶城之戰將會是一場硬仗。”

  “但打完了這一仗,最硬的骨頭也就啃完了。”

  “況且,從秋田到江戶,再到大阪、廣島,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四個方向同時出現了敵軍。”

  “各藩的大名們自顧不暇,也未必能抽出多少兵力去馳援江戶城。”

  “這就是朕的大體謀劃,你們覺得如何?可有什麽紕漏?”

  “皇上的謀劃十分周詳,”何誌遠道:“臣還有一問,我軍對敵方的軍人自然是毫不留情。”

  “但畢竟這是滅國之戰,倘若百姓們群起反抗,該如此措置?”

  “正因為有這個顧慮,所以朕才要留下他們那個傀儡天皇,”乾隆道:“日本人口雖然有幾千萬,但他們實行的是兵農分離的製度。”

  “作為職業軍人的武士都加起來也不過是幾十萬人,其他的農民和工商業者沒有武士那樣的地位和待遇,也犯不著為誰賣命。”

  “幕府平時向他們征收稅賦田租時一點兒都不手軟,他們也不大會在意將軍大名們的死活,他們在意的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和那個天皇。”

  “把京都死死的圍定了,再把幕府和各藩的軍隊都消滅幹淨,然後再像當年對付朝鮮那樣處置。”

  “櫻町若是肯來中國本土,朕可以封他個親王,不僅保他一生的榮華富貴,還可以保他全族人和全國的百姓平安無虞。”

  “武家政治已經把日本的皇權架空數百年了,他連當年的李晌都不如,打登基那天起就是個提線木偶,一天的權柄都不曾握過。”

  “就是我們不把德川幕府消滅,他到死也還是個傀儡,除去頂著天皇那個虛名,和到北京來做個親王有什麽區別?”

  “他肯來,日本要亡國;他不肯來,日本一樣也要亡國,而且會亡得更慘,他和他的全族人也都要死無喪身之地!”

  “你們各路大軍攻上本州島的時候,當地的平民若是不反抗,也不必傷害他們。”

  “隻要有人膽敢反抗,那就是我們的敵人,要幹淨徹底的予以殲滅,不留後患!”

  “先不要同當地的平民有什麽交流,隻說我們出兵就是為了消滅德川幕府。”

  “當年豐臣秀吉能悍然出兵朝鮮,意欲先滅朝鮮,再圖中國,隻是因為他們實力不濟,才敗給了朝鮮和前明的聯軍。”

  “如今我們有了這個實力,為什麽不能來打他們?這裏沒有什麽道理好講!”

  “等把他們的天皇勸來了北京,再去遷移他們就容易多了。”

  “當然,這還隻是朕的一廂情願,替他們想了一個最好的出路。”

  “倘若櫻町冥頑不靈,不肯屈從,朕也別無他法。既然他都不在意族人和百姓的死活,朕又何必多操那份閑心?”

  “先餓死京都一城的人,再強行遷移國內的百姓,肯走的就能留下一條命,不肯走的就去為他們的天皇陪葬!”

  “現在是三月中旬,大體就定在兩個月後向日本進兵!盡量爭取幾路大軍在相近的時間裏打響戰鬥。”

  “讓德川吉宗父子倆方寸大亂,不知道該如何調兵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