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義務教育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10-25 19:12      字數:2165
  乾隆這個刁鑽的問題,一下子讓在座的眾人心中像吃了蒼蠅一樣膩歪。

  想辯駁幾句,可皇上說的又都是事實,無懈可擊,隻能都微紅了臉不吭聲。

  乾隆自顧自的接著道:“朕說了,禮法沒有錯,但不能一成不變,要跟上這世界變化的步伐。”

  “朕開設女子學堂,不隻是為了讓女孩子識幾個字,會些算術,比睜眼兒瞎子強些就行了。”

  “國家新添了這麽廣的疆域,都是地廣人稀之地,現在到處都需要人口,都需要大量的勞力來做事情。”

  “咱們不能再把那麽多的女人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關在家裏麵。”

  “要讓她們出來到各行各業裏做很多事情,就先拿做官開這個頭,女人連官都能做了,那做其他的什麽都順理成章了。”

  “為了表明朕的決心,朕要為全天下做個表率,著愉貴妃任學部尚書,專管女學司。”

  “她的位份在那兒,吏部不夠資格給她出票擬,朕不僅已經把名字給她取好了,還要發上諭,著愉貴妃海佳·芷蘭任學部尚書,即日起到任視事!”

  聽皇上這已經不是商議的語氣了,而是直接下了旨意,在座的眾人誰也不敢再提出異議。

  吳波道:“皇上,學部衙門的地方是足夠,辟出一塊獨門獨院的地方來也容易。”

  “但畢竟需要一些時日先把地方騰出來,而且設立女學司是我朝前所未有的大事。”

  “更有愉貴妃要到衙視事,臣以為要好生的修繕一下,裝飾一新才好,皇上您說呢?”

  “你說的在理,”乾隆道:“這事你來牽頭,和陳世倌、明安圖你們商議著辦去,那就接著說第二件事。”

  “朕想今年用一年的時間來準備,自乾隆十年開始,全國所有年滿八歲的男童,無論是否上過私塾,必須進官辦的學堂讀一年書。”

  “學費和住宿由官府提供,個人隻需負擔夥食費用,確有困難無力支付的,由鄉裏出具證明,可酌情予以減免。”

  “家裏有到了年齡的男童卻不送官辦學堂讀書的,不管是做工、務農還是經商的,在征繳稅賦時要加成征收,以示懲罰。”

  “具體的辦法你們下去議一議,擬一個條陳上來朕看,既要想的細,又要能做的實。”

  “還不要給百姓增加過多負擔,讓他們明白,國家不是為了讓他們多繳那點子稅賦,隻是為了讓他們都知道讀書識字的好處,慢慢的都願意把孩子送來讀書罷了。”

  “皇上,”陳世倌道:“這一舉措如果真的能落到實處,那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朕必然要把他落到實處!”乾隆篤定的道:“就因為怕百姓們一時轉不過彎兒來,所以這學製才暫定為一年,以後會逐漸的延長到兩年、三年、五年。”

  “等女子學堂在全國都辦起來了,女童也要和男童一樣強製進學堂讀書。”

  “皇上,”張廷玉道:“其實大多數百姓都知道讀書識字的好處,隻是因為窮,送不起私塾,請不起教書先生罷了。”

  “自打各縣官辦的學堂都設立起來後,入學讀書的男童明顯比以前多了。”

  “你說的是,”乾隆道:“但朕要的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進學堂讀書明理,能寫會算。”

  “現今還是有太多的人家拿不出錢來供孩子上學,這事就要多方想辦法。”

  “官府可以貼補一些,但這不是長遠的法子,根本上還是要讓百姓的日子慢慢的好起來。”

  “讓女子放了足,她們就能從事勞作,再讓她們讀書識字,能做的事就更多,到那時,家家戶戶不也多了一份進項?就有錢送孩子去讀書了。”

  “孩子們讀了書,長大了有本事掙更多的錢,再送自己的娃娃去讀更多的書。”

  “這樣幾代人下來,百姓的日子都好過了,人人有知識,有技能,這社會、這國家就大不一樣了!”

  盡管知道皇上說的都在理上,但張廷玉一想到將來女人都能夠登堂入室,進衙門做官,男男女女在一起處理政務,他心裏就說不出來的別扭,於是就不再吭聲。

  陳世倌說道:“皇上剛才說在京師和廣東、江南幾處建女子學堂一事,臣以為其他幾處都還容易些。唯獨這京師,隻怕是建起了學堂也不易招到學生。”

  “不瞞你說,朕正有這樣的擔心,”乾隆道:“萬事開頭難,千百年的觀念在人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這不是錢的事。”

  “別說減免花費,就是給銀子讓他們把女兒送來讀書,隻怕也是不願意的人多,這事又斷然不能勉強,你可有什麽好的主意?”

  “皇上,臣以為眼下的主意隻能是引導和官府稍加幹預。”陳世倌道:“有愉貴妃出任學部尚書專管女學,這就是最好的引導。”

  “官府不能強製百姓,但能管得了官員和地主,還有開商鋪辦作坊的這些富戶。在官員的考績和地主富戶們的繳稅、操業許可上想些辦法估計會容易些。”

  “有了這些人家的女孩子先打個樣子出來,百姓們慢慢的就轉過彎兒來了。”

  “以上說的這是眼下,你可還有長遠的主意?”乾隆問道。

  “回皇上,廣東和江南幾省是因為馳禁通商後,出去的國人和進來的洋人越來越多,西風東漸,洋人的風氣對百姓造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北京雖是煌煌帝都,但外國人到這裏來畢竟不是很便利,不管是走陸路還是運河時間都太長。”

  “本來坐海輪是很方便的,可天津的港口又改為了軍港,不對民間開放。”

  “適才聽皇上說,要把北洋海軍提督衙門設在威海衛的劉公島,臣想可不可以將天津港涉及海軍機密的設施及操演訓練都移到威海衛去。”

  “那樣天津港就可以恢複對民間開放並開關通商,那樣外國人必然來的就多了。”

  “天津到京師很近,修一條鐵路也花不了太多的銀子,等鐵路修成了,就可以和港口的海運連通。”

  “到時不僅京師的往來交通便利了許多,各國的使節到京師來見了,也能彰顯我泱泱大國的威儀。”

  “這隻是臣的淺見,是否可行,還請皇上裁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