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最後尊嚴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10-09 19:18      字數:2157
  “先把烏拉爾山以西的幾座城市給朕打下來,若伊麗莎白再不乖乖就範,朕把中俄邊境向西推到伏爾加河邊也未可知!”

  “臣弟謹遵聖命!”弘曉拱手道。

  “就這樣吧,”乾隆道:“這事已經有了眉目,你走後朕也先行回京了,出來的日子也不短了!”

  “你那裏有了結果,寫折子遞到朕的行在吧。”

  乾隆的旨意到達嶽鍾琪大營中的時候,阿列克謝的大軍已經連續十幾日每天隻吃兩頓飯了。

  饒是這樣,剩下的糧食也眼見著支撐不了幾天了。

  士兵們無不餓得心裏發慌,肚子咕咕直叫,每天領到飯,頃刻之間就狼吞虎咽的吃個精光,肚子裏卻還是個餓。

  畢竟雙方隻是暫時停戰,阿列克謝不敢把陣地全部讓出來。

  無奈之下,他隻能留下一個師在陣地上,守在冰天雪地裏的這一個師官兵每天供應三頓飯。

  其他的人,包括瓦連京帶回來的六萬人全部撤到了城裏,兵士們為了節省體力,不至於太餓,白天晚上的躺在營房裏,直弄得覺都睡得顛倒了。

  為了防止士兵們餓得嘩變,阿列克謝也和大家一樣,每天隻吃兩頓飯,而且是和所有團級以上軍官一起用餐,讓在現場服務的士兵們都看到。

  十幾天下來,也把他餓得頭昏眼花。

  米哈伊爾帶著隨從住在清軍大營裏,畢竟遠來是客,俄國使團的成員不僅一天三頓飽飯,而且夥食比清軍兵士吃的還要好些。

  米哈伊爾的一日三餐更是按照參將的標準供應,但是他心裏十分清楚目前俄軍的處境,任是什麽好的飯菜也吃不出個味道來。

  嶽鍾琪給乾隆的奏折送走八、九天後,他更是整日裏坐臥不安。

  每天派了人去清軍營門處張望,但見有單人獨騎的快馬馳進軍營,他必然去嶽鍾琪處打聽是不是乾隆的旨意到了。

  卻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歸,這其中的屈辱與苦楚,隻有他的心裏最知道。

  一直到第十三天的早上,終於把乾隆的旨意盼來了。

  嶽鍾琪接了旨意先拜讀了,然後命幕僚將其中有關中俄之間的部分謄寫下來。

  正待要差人去找米哈伊爾,他就自己上門來了。

  聽說真的是乾隆的旨意來了,他興奮得兩眼放光,可是當通譯把謄寫下來的那部分旨意向他念完時,他頓時變得欲哭無淚。

  “嶽將軍,這……這……”米哈伊爾的話裏都帶出了哭腔:“我們兩國是停戰議和,並不是我們戰敗投降。”

  “你們中國有句古話,得饒人處且饒人,我們已經將整個西伯利亞都給了你們,又何必再讓我們的軍隊向你們繳械?”

  “這做得是不是過分了些?也總要給我們留一點兒尊嚴和體麵吧?”

  “話不是這麽說,”嶽鍾琪正色道:“我們兩軍尚未草簽和約,怡親王正在向這裏趕來的路上。”

  “他帶著兵部的一眾官員及眾多的隨從,還有勞軍的大批物資,走到這裏至少也要十幾天。”

  “我大皇帝知曉你們國內的燃眉之急,怕拖延日久,局麵更加糜爛得難以收拾。”

  “所以才準許你們的軍隊在兩國簽訂和約之前就西歸,並且差人帶著這份旨意去圖爾蓋河,向那裏的大軍宣布停戰,這不都是為了你們著想?”

  “兩國間還隻是口頭停戰,並未簽訂任何條約,我們的大軍還要與你們的軍隊同行,去西邊接收所有城鎮。”

  “兩支軍隊都帶著武器,又沒有一紙和約作為約束,在行軍或是接收期間萬一一言不和再動起手來,豈不是兩敗俱傷?”

  “到時兩國的和約也白談了,戰火立時重又燃起。”

  “萬一惹惱了我大皇上,盛怒之下命三十幾萬大軍從圖爾蓋河與烏拉爾山同時攻過去,這戰事何時能是個了局?”

  “隻要我大軍越過了烏拉爾山,到時恐怕再想把那裏作為兩國邊境也行不通了,我想你們也不願意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吧?”

  “我們大清不缺槍支,不稀罕你們的那些槍,更不是成心要有損你們的尊嚴。”

  “皇上的旨意說得很明白,如果你們國內的事情可以等等,這裏大軍的糧食也能撐得住,完全可以不交出武器嘛!”

  “就等著怡親王到來,兩國草簽了和約之後,你們大軍再帶著武器西歸,也是可以的。”

  嶽鍾琪的狡辯帶著恫嚇,又一下捏住了俄國的死穴,把米哈伊爾說得無言以對,悲憤、屈辱和無奈在胸中攪成一團,一股一股的苦水直往上反。

  他強忍住就要湧出的淚水,憤憤的說了一句:“這……這分明就是在趁火打劫!”

  嶽鍾琪望著他的模樣,心中不屑的道,你們俄國趁火打劫的事做的還少了?現在走投無路了,在這裏裝出一副可憐無辜的樣子!

  如果我們兩國換了位置,你們把我們逼得走投無路了,說不定做得比我們更過分十倍!

  但眼見著大事已成,沒必要再說重話去刺激他,他心裏想著,嘴上和緩的道:“兩國的戰火已熄,大事都已經談妥了,犯不著為這事僵持不下。”

  “如果你們國內的事情能等一等,不交出武器也是可行的,就等著怡親王到來。”

  “別的事我做不了,真要是你們軍中斷了糧,我終歸不能看著那麽多人都餓死,些許的周濟我還做得了主。”

  “以我皇上的如天之仁,就是知道了也不至於怪罪我的,你看這樣如何?”

  他的話表麵聽上去敦厚仁義,可是在米哈伊爾聽起來字字句句都像刀子一樣紮在了心上!

  別說國內平叛的事情刻不容緩,就是自己身後這十幾萬俄軍要靠清軍“些許的周濟”才能活下去,堂堂的俄國軍人豈不是都成了乞丐?

  米哈伊爾已經想定了,他必須要為俄國軍人保留下這最後的尊嚴!

  西伯利亞丟了,那是女皇的決定,不是他的罪過。沒有女皇的授權,他也無權簽訂任何條約。

  十幾萬支槍丟在了這裏,將來還會造出來更多。

  可若是今天自己讓十幾萬的俄國軍人向清軍討飯吃,那是整個民族的奇恥大辱!

  自己就將成為俄羅斯的千古罪人!永世都要背著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