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危如累卵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10-09 19:18      字數:2144
  “是的,將軍。”葉夫根尼平靜的說道:“戰爭部大臣簽發的命令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如果清軍同意暫時停戰並且不主動發起進攻的話,我軍也必須停上所有進攻。”

  “我想將軍一定很清楚,如果沒有皇帝陛下的授意,戰爭部是無權簽發這道命令的。”

  “我明白,”阿列克謝突然間變得灰心喪氣,連說話的聲調都低了很多。

  是啊!一個喪失了進攻權力的軍隊統帥,就如同一隻沒有了牙齒的獅子,哪裏還有什麽底氣可言?

  “我想說的是,敵人有一支幾萬人的援軍很快就要抵達,到時雙方的兵力對比就會發生逆轉,我軍就會腹背受敵,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

  “最多三天之後,又會有一支八萬人的敵軍尾隨著我軍趕過來,到時我們的軍隊就會徹底的被敵軍團團圍住!”

  “而且,軍中的糧食最多隻能吃十天了,我想你一聽就明白了!”

  “如果在這個時候請求停戰,清國必然會提出令我們難以接受的條件。”

  “我隻是想知道,皇帝陛下是不是知道這種情形,是不是做好了足夠的準備?”

  “將軍,我無法回答你的問題,”葉夫根尼冷冷的道:“如何與清國談判,那將由米哈伊爾先生遵照皇帝陛下的命令行事。”

  “我隻是聽米哈伊爾先生說,女皇陛下給戰爭部的授意是,讓你在接到命令後,除了必要的自衛之外,立即停止一切進攻行動,原地待命。”

  “米哈伊爾先生是皇帝陛下的全權代表,以後你們的行動由他負責指揮。”

  葉夫根尼左右掃視了一下,湊近了阿列克謝,壓低了聲音說道:“女皇陛下特意吩咐,我們的軍隊不能再有任何傷亡。”

  “必須盡快的把士兵都帶回到烏拉爾山以西去!十萬火急!”

  “陛下還說,你是他最信任的大臣,有些事情現在不能說得很清楚,但是她相信你一定會全力支持她的決定!”

  “將軍,你快下命令吧,我得回到嶽鍾琪那裏了,米哈伊爾先生還在野地裏凍著呢。”

  葉夫根尼回到了清軍大營,告知嶽鍾琪俄軍已經停止進攻,請他也下令清軍停戰。

  隨後他就派兩個隨從出了清軍大營,向西去請米哈伊爾了,他本人則被軟禁在了大營裏。

  趁著他去找阿列克謝傳達命令的當口兒,嶽鍾琪便給策棱寫了一封信,將幾天來的戰事及當下的情形詳細說明了。

  聽葉夫根尼說阿列克謝已經應允不阻攔清軍的通信,他立馬將送信的哨探派了出去。

  “大帥,”孫成棟對他道:“看這葉夫根尼的行事,還有他那兩個隨從行色匆匆的樣子,他們好像真的是急於停戰。”

  “我讓一個通譯陪他們吃飯時,裝作閑聊從他們兩個那裏打聽到,他們從聖彼得堡出發,隻用了十一天就到了這裏,可見他們走得有多急!”

  “算計著日期,俄國的這夥人從聖彼得堡出發時,也就應該是他們剛剛獲悉尤裏和巴維爾兩軍慘敗的消息後不久。”

  “那時我們還沒有和阿列克謝的軍隊交上火,俄國那個皇帝怎麽就輕易決定停戰了?”

  “嗯,阿列克謝在外圍,消息比我們還靈通,他必然知道老親王的大軍要就到了。”嶽鍾琪道。

  “在這種時候他還下令停止進攻,看來他們是真心想停戰了。”

  “標下也是這麽想,”孫成棟道:“頭晌剛剛有一夥哨探從西邊回來,報說秋明那裏一切如故,沒有一點大軍結集的跡象。”

  “現在整個烏拉爾山以西怕是隻有阿列克謝這一支大軍了,他們沒有援軍可以指望,拖延一下隻會對我們有利。”

  “說得在理,”嶽鍾琪道:“我猜想隻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們國內出了問題,二是西邊又起了戰事,他們兩線不能兼顧了。”

  “不管怎樣,我們仍然不可掉以輕心,給各協傳令下去,是戰是和,目前尚未確定,這仗隨時會再打起來。”

  “要時刻提防著敵人突然襲擊,全軍上下不得懈怠,隨時準備應戰!”

  葉夫根尼的兩個隨從快馬加鞭,飛也似的向西狂奔,馬蹄踏在還未踩實的雪地上,把積雪揚起了老高。

  米哈伊爾此刻正在路邊的雪地裏焦躁的來回踱著,不時的抬眼向東張望。

  隨從將棉大衣疊起來放在了路邊的一塊石頭上讓他坐下歇息,他卻根本不能安心的坐下來。

  作為一名資深的外交官,幾十年來經曆過無數驚濤駭浪,狂風暴雨,他絕少像現在這樣有失沉穩。

  說來也難怪,因為烏拉爾山以西的形勢確實已經迫在眉睫,危如累卵,虛不誇張的說,俄羅斯帝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與清朝的情況頗有相似之處,俄羅斯帝國也有許多王公、大貴族擁有大量的世襲領地。

  隨著土地兼並的漸趨嚴重,農民的農奴化程度也日益加深,廣大農奴和領主之間的矛盾也隨之加劇。

  沙皇則完全的站在了王公貴族的一邊,不僅對廣大農奴進行殘酷的剝削,甚至在法律中明確規定,領主有權在領地內對農民進行鞭笞、拷問、關押和判決。

  這無疑讓貪得無厭的領主們更加肆無忌憚的壓榨和奴役農民,而農奴們的處境則愈發的悲慘。

  連年的對外戰爭又極大的加重了農民的負擔,直接國稅和徭役毫無限製的增長,被逼得沒有了活路的農奴暴發了多次的起義和抗爭。

  彼得一世在位期間,學習西歐的先進技術,興辦工廠、發展貿易,在許多領域實行了西化改革。

  使得俄國的國力有了極大的增加,社會各階層之間的尖銳矛盾也有所緩解。

  但自從1725年彼得一世死後,俄國在短短的十六年間換了五位皇帝,俄國在各方麵都出現了倒退,昔日的“彼得盛世”已經風光不再。

  連續多年的俄瑞戰爭、俄土戰爭已經把底層的民眾壓得透不過氣來。

  而自從與清國開戰之後,龐大的戰爭開支都要從底層民眾身上盤剝壓榨而來,這就像一顆火苗,落在了原本已經幹透的柴草上,烈火終於被引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