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嚴冬將至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8-19 11:25      字數:2137
  “所以朕犯不上興師動眾的派出兵馬,滿世界的追著他們打,費時費力又費銀子。”乾隆接著說下去。

  “現在的情形也是一樣,不要怕把敵軍放進來。”

  “放進來了,也不能把我們怎麽樣?但是他們的敵人就不隻是我們了,還有饑餓!還有寒冷!哪一樣都能要了他們的命!”

  “他們若真的敢孤軍深入我們的腹地,既無補給,又無援軍,無論占了哪座城,那裏也一定成為他們的墳墓!”

  乾隆打住了話頭,端起茶盞來喝了一品茶,接著道:“朕目前也隻能說這麽多。”

  “這些僅僅是大的方略,裏麵也一定會有一些地方不夠縝密完善。”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關乎國運的一戰,敵人也定然不會閉目塞聽,隻憑著想當然來打,他們的情報搜集也一定會無孔不入。”

  “所以這裏麵還存在著眾多的變數,到時就需要你們善於變通,臨機決斷。”

  “你們還有什麽要說的?可以暢所欲言。”

  “今天把事都說完了,晚上朕讓禦廚為你們做一頓豐盛的晚宴,能喝酒的也多喝些,回到軍營裏又要清苦了。”

  “朕就不與你們一起了,省得你們不自在,怡親王和訥親代朕陪一陪諸位將軍。”

  “今天在這裏好生歇息一晚,明日早飯後到怡親王那裏把各自的炮彈都領回去,就返回軍中吧。”

  “哦,對了,你們帶回軍營的炮彈不得隨意開箱,要到大戰開始前兩日才能扯下封條向各炮隊中配發。”

  “然後由機器製造局的工匠向炮兵們講解這炮彈的性能以及相關的操作要領,沒什麽複雜的,隻要是正規的炮兵,聽一遍準會。”

  “朕這幾日要到哈密去看一下鐵路的修建情況,你們有折子隻管遞到這裏來,這裏的人會及時轉到朕的行在。”

  “好在你們離著這裏都不是很遠,書信往來也很方便的。”

  晚上,禦廚果然做了滿滿一大桌子精美的菜肴。

  這幾位將軍久在軍營,雖說每日裏的夥食有定額用度,也還算不差。

  但因受條件所限,采買和運輸頗為不易,哪裏能吃得著這麽多的美味佳肴?看著那滿桌子的飯菜便讓人胃口大開。

  怡親王弘曉坐在了主位,策棱和訥親分坐在他的左右,李侍堯坐在了末位,其他幾人也分別落了座,一旁侍候的兩個太監向各人的杯中都斟滿了酒。

  “諸位將軍,”弘曉端起酒杯道:“正如皇上所言,各位將軍為國征戰,久在軍旅,日子過得甚是清苦。”

  “今日蒙皇上賜宴,慰勞各位將軍,適才聽侍候差事的太監說,這蟹粉獅子頭和火腿燉黃芽是愉貴妃親自下廚做的呢!”

  “來,今日咱們不要拘謹,大快朵頤,請!”

  說是不拘謹,但這個場合哪能真的就盡興的喝?除了老策棱喝了兩大碗酒,其他人都是小酌了幾杯,弘曉便也不再多勸。

  李侍堯在這些人當中畢竟資曆淺薄,官職低微,不僅酒不敢多喝,吃起菜來也拿捏著分寸,吃到半飽便不再動筷。

  一桌子的珍饈美味倒是讓這幾位老將軍著實大飽了一回口福,吃了個痛快。

  吃罷了飯,眾人回來向皇上叩頭謝了恩,便辭出來各自回房歇息。

  科布多城中專為幾位老將軍備下的客房幹淨又暖和,比軍營裏的木頭房子強過不知多少。

  沉沉的睡了一晚,第二日用過早飯,又去給乾隆請了安,就便辭過。

  弘曉拿著幾張單子,上麵記著劃拔給每個軍團的火炮和臼炮炮彈的數量,還有其他一應的軍需。

  兵部武庫司的一眾吏員自怡親王手中接了單子,分別帶著幾位將軍指派的人去領取。

  足足裝了一個多時辰才把東西都裝完了,天津來的工匠們早已經等候多時。

  幾位將軍帶著隨行的人馬,每隊人馬都趕著上千輛的大車,浩浩蕩蕩的向各自的軍營去了。

  李侍堯扈從著聖駕自哈密返回科布多的時候已經是十月下旬了,天氣一日冷似一日。

  二十幾日裏下了三場雪,打從第二場雪開始就再也沒有化開過。

  路麵上,屋頂上,遠山近樹,野地城郭,盡皆被皚皚的白雪覆蓋,整個世界進入了一片冰天雪地之中。

  宮裏的人都知道乾隆喜歡雪,冬天養心殿的天井裏落了雪便不許打掃,隻在其中清出幾條小徑來供人行走。

  有的太監宮人不小心在小徑之外的雪地裏踩了一個腳印,都要被孫靜嗬斥一番。

  如今這個規矩也帶到了科布多,李侍堯順著雪地中的小徑向乾隆的書房走來。

  隨侍聖駕的這些日子,當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倘若是在京師裏,要是不被召見,想見皇上一麵是難上加難,經常有官員遞了幾次牌子都不一定被翻到。

  軍機大臣兼工部尚書陳世倌是隨聖駕一起離京的,但在哈密奉著乾隆看完了鐵路的修建情況,他便遵旨返京了。

  入冬後鐵路的修建工程大體上都停了,但還是有千頭萬緒的事情要做。

  未完成的線路踏勘還要繼續,明年春暖後繼續開工所需的物料也要準備。

  今年有諸多的物料、運輸和人工費用要結算支付,所有的賬目還要核算清楚後上報戶部。

  因為是幾處一起開工修建,光動用的民工就超過了十萬人,所以這些事情也異常浩繁。

  如今在科布多這裏,和皇上說得上話的大臣隻有弘曉、訥親和李侍堯三個人。

  訥親除了草擬聖旨外,還管著接收軍機處轉來的各類奏報。

  所有的奏報他先細細看過一遍,然後分門別類,把裏麵要緊的揀出來,有的奏折還要寫出節略進呈禦覽。

  一些不重要的諸如請安、各地上報晴雨一類的折子就要等皇上有了閑暇時再看。

  弘曉主要管著前線幾十萬大軍的所有軍需。

  平日裏前線的軍需供應就是皇上最關心的事務之一,三天兩頭的就要問上一回,兵部的人向來不敢怠慢的。

  如今皇上就駐蹕在科布多,親自籌劃指揮這場大戰,萬一在這上頭出了紕漏,那可是捅破天的大事,任誰也擔不起這份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