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情報之戰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7-04 10:13      字數:2815
  “陛下您是知道的,”伊戈爾接著說道:“在夏季我們利用西伯利亞密布的河網,用船隻來運輸物資是很方便的。”

  ??“但是現在就太困難了!本就狹窄的路麵上都是沒過膝蓋的雪,不要說是馬車,就是行走也費盡了氣力。”

  ??“而且還要翻過許多山嶺,積滿了雪的山路更是危險難行。”

  ??“如果這一萬人在烏金斯克城堡白白的駐守幾個月所需要的糧食都要從葉尼塞河西麵運過去的話,代價太高昂了!”

  ??“我認為應該再等上兩個月,然後派出一隻上千人的隊伍,帶上清雪的工具走在前麵,為後麵的人開出一條道路來。”

  ??“這樣可以減少行軍所耗費的時間,在河麵開始解凍前到達烏金斯克城堡並且構築起防線。”

  ??“不僅不會對作戰計劃有任何的影響,還可以大大減少我們需要向東部運送糧食的數量。”

  ??“你說的有道理,就這麽辦吧。”伊麗莎白道。

  ??“陛下,”一位大臣說道:“我們國家陸軍的數量現在還遠低於清朝,是不是真的要在南部邊界上和他們保持同等規模的兵力。”

  ??“如果那樣的話,我們在歐洲這裏的軍事力量就太薄弱了,不足以應付大的危機。”

  ??“歐洲這裏暫時還很平靜,”伊麗莎白說道:“而東南方向有近二十萬的清軍陳兵在邊境上,已經對我們露出了獠牙。”

  ??“現在雙方已經劍拔弩張了,我們絕不能示弱,如果這次讓他們占了上風,那以後就沒有我們的好日子過了。”

  ??“不僅清朝以後會得寸進尺,就是在眾多的歐洲國家眼裏,我們都不再是一個可怕的對手了,那種局麵簡直不可想象!”

  ??“陛下,”一位大臣說道:“您確定要和清朝展開一場大戰了嗎?”

  ??“相信您也一定知道,幾個歐洲國家加在一起的實力也比不上清朝,您仔細的考慮過與他們展開大戰的後果了嗎?”

  ??“這樣重大的事情,我怎麽會不考慮它的後果,”伊麗莎白說道。

  ??“我也收到了一個消息,先生們!清朝的大臣們在一個多月以前有好幾次聚集在一起,商議一個修建什麽鐵路的方案。”

  ??“陛下,這個鐵路是什麽樣的路?我從來都沒聽說過。”一位大臣說道。

  ??“我也是第一次聽說,”伊麗莎白說道:“送來的消息裏也沒有具體說明那是什麽樣的路。”

  ??“隻是說這鐵路要修得很遠,據說要從哈薩克大帳一直修到中國東部的海邊,差不多有一萬俄裏那麽長?”

  ??“一萬俄裏長的路?!”一位大臣顯然非常的懷疑:“這聽起來有點兒像童話故事!”

  ??“最初我也是這麽覺得,”伊麗莎白說道:“可是後來我想起了之前得到的一個消息,和這件事情相互印證了。”

  ??“記得去年秋天的時候我們就聽說清朝派出了很多人,帶著測量工具在蘭州以北漫山遍野的找尋著什麽。”

  ??“當時我們以為他們是在尋找礦藏,可是到現在也沒聽說他們發現了什麽新的礦藏,但那些人的找尋一直都沒有停止,並且越走越遠了。”

  ??“現在我終於懂了,他們是在為即將修建的這條鐵路在找尋最佳的路線!”

  ??“接到了這個消息以後,我想了很久。”

  ??“讓我最感興趣的還不是這從未聽說過的鐵路,而是修這路所要花費的白銀,你們想知道需要花費多少嗎?”

  ??“是的,陛下,我很想知道。”伊戈爾答道。

  ??“據說至少要幾千萬兩白銀!”

  ??“上帝!”伊戈爾驚訝道:“這個乾隆是瘋了嗎?他的朝廷現在一年的總收入比這個數字也多不了多少吧?”

  ??“陛下,我想冒昧的問一句,這個消息可靠嗎?為什麽我一點都沒有收到關於這方麵的報告。”

  ??“我相信它是可靠的,”伊麗莎白道:“這是一個隻有最高級別的官員才能參加的會議。”

  ??“是由乾隆親自主持的,並且他特意要求所有與會的官員對會議的內容要嚴格保密。”

  ??“如果不是這樣,我也不會時隔一個多月以後才收到這個消息。”

  ??“盡管來得晚了些,但對於我們來說,它仍然不失為一個好消息。”

  ??“因為它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就是乾隆一定也不想與我們大打出手。”

  ??“因為他的二十萬軍隊駐紮在邊境線上,每天需要的軍費不會低於一萬兩白銀。”

  ??“陛下,”一位大臣道:“如果自清朝宮廷裏傳出的消息是可靠的,我也讚同您的判斷。”

  ??“原來我們都有一個疑惑,為什麽清軍在圖爾蓋河和鄂爾齊斯河沿岸的要塞會修得那樣高大堅固?完全是永久性的。”

  ??“如果他們要攻占哈薩克小帳,至少沒有必要把圖爾蓋河邊的要塞修成永久性的。”

  ??“現在結合這個最新的消息,似乎給了我們答案,那就是他們隻是虛張聲勢的威脅恫嚇我們。”

  ??“如果這個計謀不能得逞,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至少能牢牢守住現有的邊界。”

  ??“我仍然不能像你那樣樂觀,”伊戈爾反駁他道:“這兩個月來,每隔十幾天就有一支長得看不見頭也看不見尾的車隊從天津向烏裏雅蘇台進發。”

  ??“雖然每輛大馬車上都遮蓋得嚴嚴實實,但從馬的用力程度上不難看出那車上裝的都是很沉重的武器彈藥。”

  ??“我想提醒你們不要忘了,清朝所有最新式的武器彈藥都是天津的工廠裏生產出來的。”

  ??“從乾隆一貫的強勢風格,到戰爭所需物資的大量儲備,我都不能相信他們的目的僅僅是恫嚇。”

  ??“我想他們一定會有軍事行動,但隻是不能猜到他們行動的時間和方向。”

  ??“這正是我最擔心的,我怕他們一定是想要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我仍然堅持我的觀點,目前對我們威脅最大的不是那支連一條戰船都沒造出來的北海水師,而是邊境線上的將近二十萬的清朝陸軍。”

  ??“即使他們那一萬人的水師有了足夠的戰船,也隻能起到輔助進攻的作用,他們真正的主攻方向一定是在陸地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