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預留地步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6-29 11:13      字數:2737
  “他說什麽你隻情一個勁兒的附和,”鄂爾泰接著道:“讓你做什麽就賣力的做去,就再不會有錯了。”

  ??“還有,離和親王也遠著點,大臣結交宗室是大忌!你別看麵兒上對他愛護有加,真要是犯了忌諱,一樣的不會留情麵!”

  ??“阿瑪放心,兒子都記下了!”鄂容安恭敬的道。

  ??去軍機處銷假的這一天,鄂爾泰特意早早的到養心殿垂花門外遞了牌子,這辰光別人都沒來,偌大的垂花門前隻有他一個人候著。

  ??果然,剛讀罷了書的乾隆聽說鄂爾泰在外麵候見,馬上命召他進來。

  ??“老西林你來的好早!身體沒有大礙了?”乾隆像是早就忘了那天的事,也沒有因為鄂爾泰賭氣稱病而表現出絲毫的不快。

  ??見過了禮,賜了座,鄂爾泰道:“托主子的福,奴才將養了幾日,已經沒有大礙了。”

  ??乾隆笑著道:“我就說,你沒那麽容易倒下的,朕派人送去的人參你用得可還好?”

  ??“奴才這麽早進來遞牌子,就是專為謝恩的。”鄂爾泰道:“主子賜的人參是參中的極品,真是有奇效!”

  ??“奴才隻用了這幾日,身上的氣力明顯多了不少,連飯都吃得多了些。”

  ??“人上了年紀,有些個老毛病也是很尋常的事,”乾隆道:“隻要安心將養,別整日裏當它是回事兒,總沒有大礙的。”

  ??“話雖這麽說,可奴才比竟是六十有六的人了,精神頭兒大不如前了,這事再沒人比奴才自己更知道。”

  ??鄂爾泰動情的說道:“這幾日躺在病榻上,一樁樁一件件的想起了以前的事,奴才這心裏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什麽滋味都有。”

  ??“依奴才的心思,巴不得再為朝廷,為主子好好的出幾年力,以報聖祖爺、先帝爺和皇上的隆恩於萬一。”

  ??“可轉念又一想,若是老眼昏花,精力不濟的強撐著去做,萬一有個一差二錯,不是反倒辜負了主子?”

  ??“哎!奴才這心裏著實的不好受。”說到這裏,鄂爾泰眼圈都微微的紅了。

  ??“你是先帝爺遺詔配享太廟的人,能有這番報恩的心思也是自然的。”

  ??“不僅先帝爺在時以你為股肱,寄以腹心,就是朕登基以來,有你從旁襄助,也是獲益良多,斷不會埋沒了你的功績。”

  ??乾隆有點聽出了他話裏的意思,先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又溫聲的道:“你不要想太多,身子骨能撐得就多做些,若撐不住也不要勉強。”

  ??“先帝爺手裏留下的老人兒,就隻有你和張衡臣了,朕實在是舍不得你休致,軍機上你不能退出去,有難決的事了讓人去問問你也是好的。”

  ??乾隆的話聽上去都是對鄂爾泰的不舍和挽留,實際上是順水推舟,隻給他留了一個軍機大臣的虛名,已經批準他回家養病了。

  ??鄂爾泰當然聽出了他的虛情假意,表麵上不動聲色,心裏憤憤的道,說的比唱得還好聽些!你還能有什麽難決的事需要問我這個糟老頭子?

  ??你和你的那幾個心腹在西暖閣關起門來密謀一陣,什麽樣的驚天大事定不下來?還需要問別人?

  ??好在他的心已經徹底的涼了,不願再立於這朝堂之上,起早貪晚的操心受累不說,還要遭人搶白,六、七十歲的人了,這是何苦來哉?

  ??他去意已決,所以乾隆的話正中了他的下懷,遂回道:“軍務政務上的事情千頭萬緒,軍機上沒有足夠的人手辦差,到頭來必然還是主子多受累。”

  ??“所以,奴才想是不是再選個人補到軍機上來?不知這個想頭是不是妥當,還請主子裁奪。”

  ??“哦?”乾隆眉棱骨上的肌肉微微一跳,心裏陡然警醒,你鄂爾泰不會臨到退下去了還想著往軍機處裏安插親信吧?

  ??如果真是那樣,你可是要自取其辱了!

  ??他不動聲色的問道:“你可是有合適的人選要薦上來?”

  ??“這隻是奴才的一己之見,人選合不合適自然還是主子說了才算數。”鄂爾泰道:“奴才覺得陳世倌可堪大用。”

  ??“他進士出身,做過編修,又升侍讀,學問自是沒的說。”

  ??“做過學政、巡撫、禦史,直到現在的工部尚書,政績斐然,為官清廉,又關心民瘼,素尚節儉,且能不避怨嫝,實心任事。”

  ??“他雖然隻比奴才小三歲,但身子骨結實著呢,走起路來一點兒也不輸給年輕人。若是用了他,著實能為主子出幾年好力呢。”

  ??他的這一番話卻出乎乾隆的意料,這鄂爾泰在家養了幾天病,怎麽好像變了一個人?

  ??以前一向主張重滿抑漢的,怎麽臨退下去了,舉薦了一個漢臣上來?難道他事先知道了自己有這個想法,特意來做個順水人情?

  ??不可能,自己隻對吳波一個人說起過這事,吳波閑下來的時候雖然愛說愛鬧,但政務上的事情向來守口如瓶,絕不可能把這麽大的事情提前透露出去。

  ??那麽合理的解釋就隻有一個了,這鄂爾泰已經不願意為朝廷、為旗人再操那份心,隻想回到家裏落個清閑了。

  ??舉薦一個自己平素就寵信的漢臣上來,就是無聲的向自己低頭服軟了,以彌合之前產生的裂痕。

  ??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他這是為自己的晚年,也為兒孫預留地步了。

  ??“好,”乾隆的嘴角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既然你這麽說,等一下會議的時候就把這事拿出來議一下,看看大家怎麽說。”

  ??頭晌的會議上,議完了其他政務,鄂爾泰便把這事提了出來。

  ??眾人無不知曉陳世倌的聖著,他這幾年在工部尚書任上的業績也是有目共睹。

  ??見鄂爾泰一反常態的舉薦漢臣補進軍機處,送了這麽大的人情,其他人誰還會不識趣的提出異議?頓時紛紛附和。

  ??“好,”乾隆道:“既然你們也都讚同,那就著陳世倌任軍機大臣,仍兼著工部尚書,分管太仆寺。”

  ??“吳鏡湖就不用再分管著工部了,襄助老西林管好學部的事,老西林身子骨撐不來,以後就不必到軍機處入值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