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前所未有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6-26 11:33      字數:2755
  還有讓伊麗莎白最不甘心的一點,若是不在這個時候出手,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清朝占了哈薩克汗國的全部領土。

  ??以後俄羅斯若再想去搶,那無異於虎口奪食,需要承擔的風險和花費的代價比現在要大得多!

  ??如果不去搶,幾代沙皇這麽多年花在哈薩克身上的陰謀詭計,無數心血不都白費了?

  ??在宮殿裏與元老院的大臣們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一位大臣的話與她的想法不謀而合。

  ??“皇帝陛下,如因清朝的軍隊駐紮在了奧爾斯克要塞的對麵,它就像是一門裝滿了彈藥的巨大火炮,說不定那一天,就會點著了引信向我們轟擊過來!”

  ??(奧倫堡要塞於1739年改名為奧爾斯克要塞,而在它的西部,1735年建起來的另一個要塞由於成了奧倫堡州的首府,取名為奧倫堡。)

  ??“從此以後,我們在與歐洲國家交戰時,都不得不隨時留出一半以上的兵力來提防著他們。”

  ??“阿布勒海爾汗早已經宣誓向我們效忠,哈薩克小帳就可以視為俄羅斯的屬國。”

  ??“如果這時再抓緊迫使哈薩克中帳的阿不勒班畢特汗向帝國宣誓效忠的話,我們就有了向這兩個地方出兵的借口。”

  ??“以清朝的野心,哈薩克大帳和浩罕、布哈拉汗國早晚都會被它們占去,那麽我們為什麽不能出兵占領哈薩克的小帳和中帳呢?”

  ??“如果成功了,就會把我們與清朝的邊界向前推進兩千多俄裏,不僅會增加廣大的疆域,也會讓我們的帝國變得更加安全!”

  ??伊麗沙白靜靜的聽完他的話,心中仔細的思量起來。

  ??這個時候,由奧地利王位繼承權問題引起的西裏西亞戰爭剛剛結束,奧地利大公瑪麗亞·特蕾西婭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已經簽訂了和約。

  ??俄羅斯並沒有直接參與這場戰爭,現在看來,短時間內歐洲沒有再次爆發戰爭的風險。

  ??“與清朝開戰的勝算有多大?”伊麗沙白問道:“他們的軍隊為什麽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就打敗了準噶爾的軍隊?”

  ??“皇帝陛下,”又一位大臣說道:“據我們派出去的密探回來報告,清朝的軍隊配備了射程更遠的火槍和威力巨大的火炮,這是他們取勝的關鍵。”

  ??“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劣勢,他們現在的武器彈藥都需要從蘭州運過來。”

  ??“蘭州到哈薩克中帳有多遠?足足有三、四千俄裏!”

  ??“況且東邊還有額爾齊斯河上的幾個要塞也可以牽製他們至少一半的兵力,怎麽看我們都未必會輸給他們。”

  ??“清朝已經吞下了整個準噶爾,在它的西邊還有哈薩克大帳、浩罕和布哈拉這些地方。”

  ??“如果我們出兵占領了哈薩克的中帳和小帳,他們也許就會知難而退,轉而進攻那些地方,而未必會真的與我們開戰。”

  ??“皇帝陛下,”另一位大臣說道:“我以為一下子占領哈薩克的中帳和小帳這兩個地方,似乎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正因為中帳的領土在哈薩克三帳中是最大的,所以清朝未必會心甘情願的給我們。”

  ??“而且若是將軍隊開往哈薩克中帳與準噶爾汗國的交界處,我們的補給線就拉得太長了。”

  ??“而敵人的身後就是固勒紮城,還有準噶爾的廣大地域,補給起來很方便,這樣於我軍非常不利。”

  ??“那你的想法是什麽?”伊麗沙白女皇問道。

  ??“我們將軍隊駐守在哈薩克小帳和中帳的邊界上,先把身後的這些地方都抓在手裏。”

  ??“然後觀察清朝的反應,再來決定是否進一步出兵哈薩克中帳,這樣可以盡可能的避免與他們展開大戰。”

  ??“退一步說,即使哈薩克中帳落在了清朝軍隊手中,我們也可以把希瓦汗國占了。”

  ??“那也是一塊不小的土地,與哈薩克大帳差不多大小了。”

  ??“然後用大漠、沙地、鹹海和阿姆河這些天然屏障阻擋住清朝軍隊,像在額爾齊斯河上那樣沿河築起要塞來,這樣才是最穩妥的。”

  ??伊麗沙白對他的話未置可否,卻突然問道:“準噶爾軍隊手中的武器多數都是從我們國家買去的。”

  ??“清朝什麽時候研製出了比我們更厲害的火槍和火炮,對這方麵你們知道多少?”

  ??“皇帝陛下,”戰爭部大臣伊戈爾回答道:“清朝在這方麵的保密做得非常認真。”

  ??“我們之前得到的消息隻是他們在天津的工廠裏製造了許多最新式的武器,但具體情況卻知道得很少。”

  ??“天津現在對於清朝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城市,鋼鐵廠、軍工廠、造船廠、海軍學校都建在了那裏。”

  ??“那裏基本上已經被軍事管製了,不要說是陸地上,連渤海都有一半被劃為了軍事禁區,除了軍艦任何船隻不得進入。”

  ??“我們的人也花了大價錢收買他們的人,但肯為我們提供情報的都是一些無足輕重的人。”

  ??“掌握核心機密的那些人,無論白天晚上都有人保護和監視,我們的人很難滲透進去。”

  ??“我們軍隊中的研究機構對清朝與準噶爾戰爭的研判結果是什麽樣的?”伊麗沙白問道。

  ??“清朝軍隊主要是勝在了武器的絕對優勢上,”伊戈爾道:“據參加過戰役的準噶爾士兵說,從清軍陣地上飛過來無數顆拳頭大小的炮彈。”

  ??“看上去並不出奇,隻是在爆炸的一瞬間,周圍的人都紛紛受傷倒地,雖然多數人傷得都不很重,卻很難再有戰鬥力。”

  ??“而且據說那炮彈爆炸時,發出極耀眼的光亮,還散發出刺鼻的黃色煙霧。”

  ??“據我們的武器專家分析,那種炸彈很可能是一種較為輕便的臼炮發射出來的,是一種開花彈,在炸開的同時將裏麵的鐵屑呈放射狀向外射出。”

  ??“這種臼炮和炮彈本身的原理很簡單,但最詭異的就是炸彈爆炸時產生的現象。”

  ??“如果準噶爾的士兵所描述的是事實的話,那麽這絕對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火藥,是我們從沒有見過的,它的威力超過了之前的任何一種火藥。”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