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時也命也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6-26 11:33      字數:2897
  所以在座的眾人盡管心裏還是覺得傅恒畢竟太年輕,是不是真的能挑起一省的軍政大事還不敢斷言。

  ??但誰還敢再去觸這個黴頭,提出反對的意見。

  ??見眾人又都默不作聲,既不說讚成,也不說反對,弘晝不能不出來說話了。

  ??一來是要為皇上四哥圓下這個場來,再者他與傅恒去澳省一個來回,幾個月間形影不離。

  ??特別是在船上無事可做,幾乎每天在一起談天說地。

  ??在對傅恒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後,他發自內心的欣賞傅恒的才能和學識,知道他將來必然是出將入相,治國安邦的人物。

  ??“皇上,”弘晝這話明麵兒上是對皇上說,其實是給眾人聽的:“傅恒雖然年輕,但素來做事穩妥,胸有大局,學問和見識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他此番隨嶽鍾琪一戰殲滅了叛賊十五萬大軍,拿下了噶爾丹策零的人頭,又在固勒紮城代朝廷主持了偽汗國的受降儀式。”

  ??“此刻他在衛拉特蒙古諸部早已是聲名遠播,就由他留在固勒紮任北疆提督,不管是統領軍隊還是威服百姓,臣弟以為都再合適不過。”

  ??見弘晝都如此說,眾人不好再沉默,鄂爾泰道:“主子,奴才以為和親王所言甚是。”

  ??“皇上,”張廷玉也道:“和親王言之成理,臣也附議。”

  ??“好,那就這樣定了,”乾隆道:“事不宜遲,昨日朕已經召見過班第,弘晝下去後命他不必再來陛辭,馬上動身去蘭州。”

  ??“訥親想著,散了會議之後將今天議定的事用廷寄發給陳弘謀和尹繼善,知會他二人一下。”

  ??“讓班第到蘭州見過尹繼善後,不要多作停留,即刻去安樂城赴任。”

  ??在以前,擬旨的差事多數時候都是張廷玉的活,鄂爾泰隻是偶爾為之。

  ??張廷玉能做三朝樞相,且榮寵不衰,也確有他的過人之處。

  ??六十歲之前除去精力旺盛,記憶力驚人外,才思也是異常敏捷。

  ??經常是眾人議過的事,皇上或準或駁,將自己的決策說出來,命張廷玉擬旨。

  ??他從來都是不假思索,提起筆來酣暢淋漓,一揮而就,略吹吹墨跡就呈給皇上禦覽。

  ??十回有八回皇上竟不作一字改動,立命謄寫用印。

  ??奈何本事再大的人也有老邁的一天,如今他已經年過古稀了,精力和頭腦都大不如前了。

  ??鄂爾泰倒是比他年輕幾歲,但瞧著身子骨還不如他,經常病得七葷八素,能提著一口氣堅持到軍機處當值已是不易了。

  ??所以現在擬旨和草詔這些差事都落到了訥親的頭上。

  ??“訥親想著,”乾隆道:“回頭擬旨的時候告訴傅恒不必再隨大軍出征。”

  ??“在固勒所城就地上任北疆提督,首要的抓好兩件急事,一是按照新軍製把軍團建立起來。”

  ??“二是馬上把糧食種子撒進地裏去,就明白的告訴他,也告訴班第。”

  ??“除去南北兩疆現有的糧食,朝廷隻管在上秋新糧打下來之前餓不著他們,以後就全靠他們自給了。”

  ??“尤其是傅恒那裏,不光是北疆一省的人,將來要派到哈薩克三帳那邊去的人總也要幾十萬吧!”

  ??“讓尹繼善將這些人全都派到固勒紮去住下來,傅爾丹和嶽鍾琪他們掃平了一處地方,就得過去人把它占上,將地方上的事務都管起來。”

  ??“這些人隻要是住在固勒紮城一天,北疆省裏就要管著他們的吃飯。”

  ??“不管是北疆還是南疆,到時個哪個地方糧食不夠吃鬧出了饑荒,朕唯他們兩個提督是問!”

  ??“奴才遵旨!”訥親忙道。

  ??隻幾句話說完,年僅二十一歲的傅恒已經是從一品的提督,掌管一省軍政大權的封疆大吏了!

  ??總督加了尚書銜,也不過是這個品級,但若論起實權來,比傅恒這個提督差得遠了。

  ??總督手握數省的軍政大權,聽起來挺唬人,其實不然。

  ??清朝實行文臣節製武將的製度,設置總督的目的就是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製權,統一事權,協調各省巡撫、提督間的關係,防止互不統屬而導致遇事相互推諉。

  ??但這並不意味著總督可以隨意指揮提督轄下的所有軍隊。

  ??朝廷對總督的權力也進行了極大的監督和製約,提督、總督、巡撫、總兵都有自己掌控的軍隊,稱為“提標”、“督標”、“撫標”和“鎮標”。

  ??但這些軍隊都不是很多,視具體情形,從一個營到五個營不等,最多也不超過五個營。

  ??每個營的人數也不一樣,因為不是用於大戰,員額從來都沒滿過,多的不過一、二百人,小的幾十人也算是一個營。

  ??總督除了能調動自己所屬的督標外,最大的權力就是用自己的印信調動所轄各省的撫標、提標、鎮標的軍隊。

  ??這些兵力用來彈壓地方,威嚇百姓,清剿小股的匪盜是夠用了,但再大一些的事情是做不來的。

  ??真正要調動綠營的大軍,提督自己說了都不算,必須得皇上特旨委任將軍領兵出征,或是責成軍機處或兵部下令才行。

  ??在政務上,各省具體的事務都被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分管了,總督有過問的權力,卻不可能事事參與,這就是所謂的縣官不如現管了。

  ??而傅恒這個提督可就大不一樣了,直接掌管一省的軍政、民政、財稅、法司,是真正的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十足的一手遮天。

  ??在座的人中,鄂爾泰二十一歲時剛剛承襲了佐領的世職,充任低等侍衛,熬到三十七歲才升到從五品的內務府員外郎。

  ??直到雍下即位,他才時來運轉,雍正元年被超擢為江蘇布政使,那一年他已經四十六歲了。

  ??劉統勳二十五歲考中進士,當過編修,做過詹事,三十八歲才累遷至刑部侍郎。

  ??這世事本就沒什麽公平可言,就是你傅恒再有學識、能力,若不是皇後的弟弟,能有這樣的際遇和前程?

  ??學識能力比他強的人多了去了,不也一樣被埋沒了?

  ??哪個有機會隨陳弘謀去歐羅巴曆練?更不用想著隨和親王去萬裏勞軍了,隻怕是想上船當個侍衛都不夠資格。

  ??什麽皇天不負苦心人,都是屁話!若是沒有家世背景外加運氣,你就是把心剜下來泡到黃蓮水裏,依然是個不得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