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三大國策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6-26 11:33      字數:2776
  張廷玉接著道:“大的聲勢他們造不出來,煽風點火,挑撥離間,糾集、唆使部族裏的一些人,三天兩頭的弄點兒事情出來。”

  ??“今天殺咱們幾個百姓,明天燒幾戶民宅,百姓何談安居樂業?”

  ??“到時免不了要各處派兵去彈壓,很多地方還要有兵士駐守,莫不如就暫時直接實行軍團製,府縣官員都由各級軍官擔任。”

  ??“而且新打下來的疆域,百姓思舊,人心不穩,沒事兒的時候都俯首聽命,萬一有了變亂,他們都是一堆堆的等著烈火的幹柴。”

  ??“實行軍團製,也可以對這些人形成長期的威懾,兵士們上馬就是軍,保境安民,清剿匪逆;下馬就是民,屯田生產,各事生業。”

  ??“每個兵士都可以攜帶家眷,人數不限,多多益善,國家還可以給予適當的鼓勵措施。”

  ??“到時家眷們的人數就是兵士人數的幾倍還要多,這不就是現成的百姓?”

  ??“兵士們有家眷在身邊,在哪都能紮下根來,安心的生產、操練,還省得了朝廷下大氣力去移民實邊。”

  ??“皇上不是說過,要在衛拉特蒙古各部實行耕牧並舉,用房屋土地拴住他們,使得他們不再到處流動。”

  ??“等到若幹年後,百姓們都吃飽穿暖了,有了些許家產的百姓任誰去煽動,也不會去作亂了。”

  ??“人口也會日益多起來。到時再視情形,有序的退出軍團製,交與地方上治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這隻是臣的一些淺見,妥當與否還請皇上裁奪。”

  ??“好!”乾隆始終聚精會神的聽著,越聽越高興,聽他長篇大論的說完,興奮的讚道:“衡臣老相這是真正的老成謀國之見。”

  ??“看起來你是平日裏就用心留意了,才能想得這麽周全!”

  ??鄂爾泰見張廷玉一開口就得了一個頭彩,心裏一陣泛酸,卻也無可奈何。

  ??滿州人以騎射功夫見長,治國理政,綏境安民這些本領原本就是跟漢人學的,更何況在漢臣裏張廷玉也是出類拔萃的。

  ??似他和尹繼善這樣的已經屬於滿州人裏的頂尖人物了,但比起張廷玉的老謀深算終歸是差了些。

  ??不能在這上頭跟張廷玉一較高下,那無異於拿著雞蛋去碰石頭,他思量著換了個思路道:“皇上,蒙古各部素來民風彪悍,不易羈縻。”

  ??“更加衛拉特各部附逆日久,尤難教化,我朝對漠南、漠北蒙古諸部的策略似乎可以借鑒。”

  ??在座的人都明白他話中的意思,清初為拉攏和控製蒙古各部製定了三大國策,分別是“南不封王,北不斷親”,“分封以製其力”,“崇釋以製其生”。

  ??前兩個做法都很好理解,也比較溫和,曆史上很多朝代都采取過這樣的辦法緩和與外族勢力的矛盾。

  ??最陰狠毒辣的要數這第三條了,皇太極就曾說過:“以黃教柔順蒙古,中國之上計也。”

  ??蒙古族人早期是信奉薩滿教的,大明永樂七年,宗喀巴創立的藏傳佛教格魯派正式形成,因該教派的僧人戴黃色僧帽,故也稱之為黃教。

  ??當黃教逐漸傳入蒙古各部時,蒙古諸台吉王公們詳細的了解過該教的教義後,覺得於統治百姓大有裨益,便大力推廣,使得黃教很快普及開來。

  ??後來清廷正是看到蒙古人大都篤信黃教,才想到了這個陰狠的法子。

  ??朝廷拔下大筆銀兩,在蒙古各部大力修建佛教寺廟,沒用上幾年的光景,黃教寺廟遍布蒙古草原。

  ??不僅各部有廟,而且各盟有盟廟,各旗有旗廟,有許多大戶人家甚至有家廟。

  ??朝廷還極大的提高喇嘛的地位,他們不用從事生產,不納賦稅,不承擔兵役、徭役,大力提倡和鼓勵蒙古百姓進入寺廟成為喇嘛。

  ??在各種手段的共同作用下,蒙古百姓們家家戶戶都把孩子送進寺廟,有許多人家都隻留下一個兒子用來傳宗接代,將其餘的都送入寺廟成為喇嘛。

  ??大量的蒙古男子出家做了喇嘛,既不成親繁衍後代,也不從事生產勞作。

  ??沉重的勞動負擔就必然的都壓在了蒙古婦女身上,很多人由於過度勞累而夭折早亡,使得蒙古各部逐漸變得民生凋敝,人口銳減。

  ??大量的蒙古青壯年進入了寺廟,每日裏晨鍾暮鼓,誦經拜佛,徹底喪失了金戈鐵馬,彎弓射雕的豪氣,再也不會對清廷的統治構成威脅。

  ??乾隆聽了鄂爾泰的話,略一思忖道:“漠西蒙古與漠南、漠北不同,他們聚眾反叛,犯上作亂,是被朝廷剿滅的。”

  ??“原有王公台吉的封號和爵位盡行褫奪,就談不到分封了,聯姻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倒是可以在崇釋這一條上做做文章,不過朕也是隻用其神,而不用其形。”

  ??“主子,”鄂爾泰問道:“何為隻用其神,不用其形?”

  ??乾隆道:“等一下散了會議,朕就給塔爾寺的阿嘉呼圖克圖羅桑丹貝堅讚寫一封親筆信,讓禮部派個侍郎拿了去蘭州找尹繼善。”

  ??“反正也沒有多遠的路,讓尹繼善親自去一趟西寧,速去速回,也誤不了多少政務。”

  ??“到塔爾寺見到阿嘉呼圖克圖,請他派出幾位德高望重的喇嘛,由禮部的官員陪同,入疆去講經說法,教化信眾。”

  ??“這就是用其神了,你們以為如何?”

  ??(呼圖克圖是清朝廷授予蒙、藏等地區喇嘛教大活佛的封號,阿嘉呼圖克圖即為阿嘉活佛,是塔爾寺地位最高的活佛和寺主。)

  ??“主子這略策再高明不過了!”鄂爾泰奉承道:“塔爾寺是宗喀巴大師的出生地,阿嘉呼圖克圖派出的喇嘛對漠西蒙古的百姓說上一句話,比我們用槍威逼著都管用。”

  ??“奴才想還應在衛拉特蒙古各部多修些寺廟,待修成後,讓塔爾寺多派出些喇嘛進駐,在那裏麵講經說法,於朝廷對當地的治理有百利而無一害。”

  ??“這個主意好,就照這樣辦理,”乾隆道:“不過寺廟建起來,朕也不會讓蒙古青壯年都出家做喇嘛,這就是朕剛才說的不用其形。”

  ??“主子,”鄂爾泰有些不解的道:“這個法子用了上百年了,今天看來頗見成效,為何棄而不用?”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