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虛張聲勢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5-23 11:51      字數:2136
  “別的也還罷了,”乾隆道:“這嶽鍾琪的折子倒有些意思,去將原折取來朕看。”

  “嗻!”劉統勳應過,躬身退了出去。

  “這裏有幾份折子是頌聖的,朕就留中了,這些個官樣文章不看也罷,”乾隆道:“但有兩份是奏請封賞兆惠等人的,你們是什麽見識?”

  “主子,”鄂爾泰道:“兆惠委托和親王代呈的折子,奴才等都傳看了。”

  “軍民十萬人,萬裏渡洋到了澳省,不發一槍,不傷一人就底定了偌大的疆域,這實是仰賴主子的雄才偉略,運籌帷幄。”

  “但兆惠等人確也曆盡艱難,雖不能等同於戰功,但似也應有所封賞,想其必感念天恩,不遺餘力的去經略澳省。”

  “老西林說的大體不差,”乾隆道:“朕足不出紫禁城,就是有了再好的主意,也終歸要有人風裏雨裏,千難萬險的去做才成。”

  “你說這不能等同於戰功,其實也不盡然。麵兒上看著是未發一槍,未放一炮,那是因為他們,也是咱們的運氣好,沒真的遭遇勁敵。”

  “若是運氣差些,真的遭遇上打了起來,槍林彈雨的不也得衝上去?”

  “你們許是不明白朕為什麽耐著性子等了這麽久,一定要等到造齊了六百艘戰船才出發?”

  “就是因為咱們的戰船不如人家,遠洋航海的經驗又幾乎沒有,自施琅收複台灣之後,五、六十年就沒打過一次海戰。”

  “歐羅巴人對咱們的這些底細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在海上沒有誰把咱們放在眼裏。”

  “現在咱們卻要跑到人家橫行了兩百多年的地方去虎口奪食,不靠著人多勢眾把他們唬住,能成嗎?”

  “這是咱們君臣自家人說話,雖說咱們的臼炮和來複槍比他們強,但那是陸戰中使的,在海戰中根本派不上用場。”

  “若是歐羅巴那幾個國家聯合起來和我們打一場海戰,我們非但沒有必勝的把握,還很有可能一敗塗地!”

  “所以我才把出兵澳省的消息捂得嚴嚴的,生怕過早的將這事情泄露出去,讓敵人預先有了準備,在海上伏擊了咱們的船隊!”

  “可是這消息到底有沒有提前泄露出去,隻有上天知道,這一路上會有什麽凶險,誰能預料?”

  “如今順利登陸了,我們的那些武器有了用武之地,才勉強算得上是略占了上風。”

  “皇上所言極是,”弘晝道:“依臣弟走這一趟的所見所聞,自南海的萬裏石塘算起,一直向南邊的所有地方,竟幾乎都被歐羅巴那些國家染指了。”

  “之所以還沒占據澳省,隻是因為之前那裏太過荒涼。如今咱們去占了,這又挖出了那麽多金礦,隨船一起回來的蘇祿國向導定然不會守口如瓶。”

  “那些個強盜成性的國家知曉了,即便不敢馬上就去搶澳省,也得提防他們在路上劫掠我們的船隻。”

  “就是沒有蘇祿國的那些向導,這麽大的事情也定然沒有秘密可言,”乾隆道:“幾十艘船一隊隊的向中國運貨,中途還要停靠補給,是貓就沒有聞不到腥味兒的。”

  “朕也是有這個擔心,所以那蒸汽機船剛剛測試完,就趕緊讓你帶上它們去走了一趟,這下你明白朕的用意了吧?”

  弘晝道:“皇上是故意讓一路上的人都看到,借此嚇阻那些國家,以免他們輕舉妄動,是吧?”

  “說對了,”乾隆道:“這裏不是他們歐羅巴的本土,他們沒布置那麽多的海軍力量。”

  “以後我遠征水師來往的戰船都以五十艘為一隊行進,雖然他們的戰船強過我們,但是單拿出一國的力量來,要攻擊我們五十艘戰船的龐大船隊,都無異於以卵擊石。”

  “怕就怕他們聯合起來,萬一事情到了那個地步,不僅我們的水師戰船要遭受滅頂之災,就是事後去尋仇都是難事,我們總不能向所有歐羅巴國家開戰吧?”

  “所以就要未雨綢繆,虛張聲勢的先嚇住他們。”

  “打蛇打七寸,他們不就是憑著戰船和火器才橫行世界兩百多年嗎?我們就拿戰船來嚇住他們,兩艘冒著濃煙的戰船一走一過,就足以讓他們瞠目結舌了。”

  “歐羅巴人貪婪成性,敢於冒險這都不假,但是他們並不愚蠢,反而相當精於算計。”

  “蒸汽機就是他們發明出來的,如今被我們先裝在了船上,他們引以為傲的風帆戰列艦還扯著帆搖著櫓呢,我就不信他們不害怕!”

  “皇上真是料到歐羅巴人的骨子裏去了!”訥親不失時機的逢迎道:“他們必然會這樣想,既然我們有了這樣的技術,那一定已經造出了比他們手中更厲害的武器。”

  “所以彼必會心存忌憚,若有一國首倡結盟對付我國,隻要其中有一、兩個國家反對,這結盟就無從談起了。”

  “嗯,朕要的就是這個局麵,”乾隆道:“澳省就像是一個大胖子,雖然已經被我們踩在了腳下,但還不敢說就一定是我們的了。”

  “我們需要一些風平浪靜,沒有戰事的日子,一心一意的去經略它,一口一口的把它吃到肚子裏。”

  “這就是將來一段時間海外軍事與邦交的宗旨,你們心裏明白即可,勿要外傳。”

  “皇上,”張廷玉道:“有道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我們一邊嚇阻歐羅巴列國,似乎也不該放鬆作戰的準備,如此方可進退裕如,立於不敗之地。”

  “說得好,”乾隆讚道:“朕也正作此想呢。”

  這時門簾被挑開了,劉統勳雙手捧著一個折本進來,恭恭敬敬的放在禦座旁的幾案上。

  乾隆手指了一下小木凳示意他坐下,接著道:“恫嚇隻是一時的權謀,打仗最終憑的還是實力。”

  “我們的國力在這幾年裏能有這樣的長進,造船和火器的技術一舉超過了歐羅巴各國,設立不久的學部首先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