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揮師南下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5-06 08:32      字數:2140
  文官們耐心細致的向百姓作著解釋,說明之前是為了保守機密,所以向大家隱瞞了實情。

  從福建去澳省要在海上走兩、三個月,如今知道了實情,大家去留隨意,有不願意去的可以馬上回家,後麵還有許多人等著想補進來。

  這些百姓們沒誰知道澳省到底在什麽地方,對他們來說,背井離鄉的舉家出海,就是為了活得容易些。

  去台灣和去澳省沒啥太大的區別,無非就是遠近不一樣,要多走些時日而已。

  又聽說是皇上的旨意,再看到這宏偉氣派的水師戰船,還有威風凜凜的水師官兵,大家最初的疑慮也都打消了。

  跟著這樣的戰船和水師一起出海,至少不會像南洋的華人一樣無端被殺吧?這麽多文武官員們都不怕,草民百姓們有什麽可怕的?

  於是大家尋親覓友的計議了一番,絕大多數都選擇了留下,隻有幾十戶人家中有年邁體弱的老人,怕受不了海船上多日的顛簸,無奈的退出。

  陳宏謀客客氣氣的送走他們,立即著人知會那些記名候補的百姓,馬上就補齊了人數。

  安頓好了百姓,其餘的就好辦了,軍令如山,沒有一個官兵敢說半個不字。

  水師官兵們早就知道了,連跟隨他們一起遷過去的百姓,每個人都能白給五十畝土地,那他們這些衝鋒陷陣的豈不是會得到的更多?

  看來這次出兵比起苗疆平亂,攻占朝鮮要實惠多了,誰不想搏個功名,掙些賞賜?大家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恨不得明天就拔錨起航。

  其他的工匠、郎中等人都是拿著朝廷月例的,聽說是皇上的旨意,再沒人有一點意見,俱都俯首聽命。

  陳、何二人在每條船上設了一個指揮機構,由一名千總任主官,下設把總兩名,文官一名,郎中一名,統率著一百名水師官兵兼水手,其餘的是分散開來的百姓和各種物資。

  每五艘船編為一隊,每隊設旗艦一艘,由一名遊擊坐陣指揮。

  每個船上都配備了雙份的航海圖及澳省的地圖,還有一應的用具,又各分配了十名工匠,曾經跟隨潘啟去過爪哇的三千兵士也派上了用場,被分到了各條船上充作向導。

  這些郎中是醫部從全國各地選出來的,裏麵還有一些是京師國醫堂的學生,跟著先生一起出來,一邊做幫手,一邊繼續學習。

  因為這些人不屬於醫部禦醫司的人,所以不能稱太醫或是禦醫,在北方時都叫大夫。

  而到了南方,因為他們為征召來的百姓瞧病,這些百姓按照南方的叫法稱他們為郎中,叫得習慣了,大家就都稱他們為郎中了。

  把這些郎中及學生共計不到三百人,還要給雷州那裏留一些,所以根本不夠每船分上一個。

  無奈之下,隻得將他們分到了中老年人較多的船上,其餘的船上都給備足了常用的藥材。

  好在這個時候的百姓,很多人都稍懂點土法的醫術,有個常見的小病也還能應付。

  這指揮機構裏的文官是為了配合武將安撫百姓,郎中是為在途中給大家治病,十名工匠卻沒有什麽大的用場。

  這些工匠其實大多是工部派來踏勘礦藏、開采冶煉的,這樣的安排隻是為了安全起見。

  如果把工匠們都集中安置在幾條船上,萬一哪艘船趕上倒黴,讓海上的風浪給掀翻了,把一船的工匠都送到海裏喂了魚,到了澳省誰來幹活?

  這一切都措置完畢,又分批把每艘船的千總、把總及文官都召集來,將沿途的航行路線、行止規矩、補給地點以及途中遇有意外事件的應對策略等又備細的講了。

  接下來就該是物資人員陸續上船了,因為大多數的物資已經提前裝上了船,隻剩下淡水,菜疏,肉蛋這些,很快就都裝載完畢。

  然後就是各類人員依次上船,每裝滿五十艘船,就起錨出發,向雷州駛去。

  兩天後,何誌遠拜發了給皇上的折子,在碼頭上辭別了來送行的陳宏謀,帶著最後一批五十艘船,向雷州港進發了。

  兩日後,船駛入了雷州港的海灣裏,此時廣東、福建新造出來的六百艘戰船,除去阿桂先行帶走的兩艘,其餘的已經盡數匯集在之裏。

  遠遠的望去,幾乎見不到海麵,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戰船,桅杆林立,炮口森森,煞是壯觀。

  兆惠在雷州也如泉州一樣的措置,早已經準備停當,人員物資俱已上船,隻等著何誌遠前來了。

  何誌遠將自己乘坐的旗艦靠在了碼頭,上岸拜見了兆惠,先將吳中堂來泉州的事同他講了,又將皇上的旨意備細的說了。

  接著將自己軍中的軍務情形向兆惠一一稟過,自此他就受兆惠中丞節製了。

  兆惠手下的水師戰船也早已編好了隊,他分批將每艘旗艦上的遊擊,各船上的千總、把總及文官都召來,遵照皇上的旨意,將要交待的細細說了。

  他與何誌遠各乘一艘旗艦,然後兩人又挑出最靠得住的四十幾艘旗艦湊齊了五十艘船,將總計五十萬兩白銀的軍費每船一萬兩,分裝在這些船上。

  最後命其餘人等各自上船,解纜起錨,兆惠與何誌遠的座艦上打出旗語下令出發,各編隊中的旗艦接到命令,指揮著下屬各船依次緩緩起航。

  駛出港口後,俱都張起滿帆,乘風破浪,浩浩蕩蕩的揮師南下了。

  何誌遠站在船頭的甲板上,手扶著巨大的主炮那冰冷的炮管,迎著呼嘯而來的海風向遠處望著。

  初時,海麵上的船帆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頭的都是戰船。行駛過一些時候,各船間漸漸拉開了距離,就隻能看見周遭星星點點的一些船了。

  船是沿著海岸線向南,遠遠的能望見沿岸的高山,待行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駛入了雷瓊海峽(今瓊州海峽)。

  前方是一片茫茫大海,身後廣東省的陸地漸漸模糊,最後完全消失不見了,隻剩下了海天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