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百府千縣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51      字數:2131
  “已經令工部晝夜生產這些槍炮彈藥,”乾隆接著道:“雖然每日的產量還不是很大,但新的機器還在加緊製造中。”

  “隨著新機器陸續的投入使用,這些武器的產量也會提高,到了明年三月你們出發時,臼炮的數量一定足夠使用。”

  “來複槍至少能裝備軍隊一萬支,你們兩軍各五千支,所需的彈藥也足額配備。”

  “這種來複槍發射定裝子彈,其射程和準頭,與鳥銃和火槍不可同日而語,一萬人手持這種槍的軍隊,若論陸戰,在當今世界可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約在半年以前,新改進的火炮已經試製成功,工部已經令所有軍械廠加緊製造,改進後的火炮射程和威力都提高的很多。”

  “而且底座上配備了鐵製滑輪,卡在圓形軌道上,可以自由旋轉方向,明年三月前造出了多少,都給你們帶上。”

  他轉向兆惠道:“你們占了澳省之後,馬上著手在緊要處修築岸防炮台,將船隻都開到避風港裏的安全地方,若有敵來犯,隻管用岸防炮轟擊。”

  “沒有十足的把握,切不可出海作戰,即使岸防炮火力不足的地方,將人員物資撤到敵方火炮的射程之外即可,由他在海上轟去。”

  “雖然我們的戰船比不上他們的戰列艦,可是我們岸防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卻一點也不輸給他們,或許還會略強些。”

  “以你們手中的臼炮和來複槍,敵軍不上岸算是便宜了他,若敢上岸,管叫他有來無回!”

  “敵人跨海而來,孤軍無援,若上不了岸,必不敢久戰。不然的話,糧食淡水用盡,就會將他們渴死、餓死在海上。這就是朕適才說的以己之長,克敵之短。”

  “還有,疆域初定,人心不穩,占了澳省後施行海禁,不與任何國家的人員船隻交往,隻允許本國的船隻往來。我們自己人可以在近海打漁,以供軍民食用。”

  “做好了防禦,接下來就是安民了,讓兵士、百姓都吃飽穿暖有房住,然後才好各事生業,慢慢的人心就穩了。”

  “你們這幾萬軍隊,撒到澳省那片疆域,就像一桶水傾進了海裏,不當什麽用的。”

  “沒有足夠多的百姓作依托,軍隊戰力再強,打下了地方沒有人占住,軍隊一走,原住民複又回來,就成了拉鋸的態勢,我軍必然疲於奔命而收效甚微。”

  “所以底定澳省的策略隻能是蠶食,而不可鯨吞,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在北海岸平緩處登陸,進入腹地後擇地勢上佳處安營。”

  “一邊構築防禦,一邊建房造屋,劃地耕種,然後向遠處再尋一片地方,複又如此。隨著本土遷過去的人口逐漸增多,一步步由北向南推進。”

  “重點首先在岸防上,防禦做好之後,就轉到設置官府,委派流官,百姓定居、生業的安排上。”

  “明春過完年後,讓明安圖自京師大學堂挑出千八百個好的,送到泉州去。兆惠走時把這些人帶上,將來府、縣上就靠他們治理了。”

  “皇上,”兆惠問道:“奴才看地圖,那澳省似乎比大清疆域的一半還廣些,是隻設一省嗎?”

  “隻設一省。”乾隆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原就離著本土萬裏之遙,若再設上幾個省,就勢必要再委去幾個巡撫。”

  “遠隔萬裏,朝廷統禦不便,幾個巡撫又互不統屬,時間久了,容易坐大,以致各自為政,內耗不斷,有急難時,必然不能同心協力。”

  “內裏出了問題,就容易被人乘虛而入,各個擊破,到時咱們君臣豈不是白費了一回力?”

  “所以,不管澳省地域有多大,哪怕是設一百個府,一千個縣,隻能是一個省!每府設一參將,每縣設一守備,統轄相應兵士,守衛地方。”

  “文官與武將互不統屬,各司其職。府、縣裏設三法司衙門,按察署的巡捕負責日常治安,遇有急重危難之事,大營裏出兵協助。”

  “如此才是長治久安之道,能保彼處永世都是中國的疆域!”

  眾人聽了,無不佩服皇上的深謀遠慮,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原住民敵不過你們正規軍隊,又不甘心束手就擒,有很多人會逃得遠遠的,你們也不必像狼攆兔子樣到處去追。”

  “隻管先挑著膏腴之地都占了,窮鄉僻壤的不用去管他,我們去的百姓越來越多,等到好的地方都占完了,他們就隻能到荒山裏嶺去棲身了。”

  “一點一點的擠壓他們的生存空間,生存條件越來越惡劣,若是肯就範遷移則不失為一條生路。若仍是一意孤行,隻怕幾年凍餓貧病下來,許是能省了我們好多事。”

  眾人與眼前這位皇上相處的多了,知道他重實務而輕虛名的性子,此時也顧不得什麽君臣禮儀了,都睜大了眼睛,目不轉睛的盯著他,聚精會神的聽著他的話。

  乾隆喝了一口茶,突然問兆惠道:“知道為何選你做澳省巡撫?”

  一句話問得兆惠臉上微紅,拱手道:“聖慮高深,神化難名,奴才哪敢隨意揣測?奴才隻曉得赴湯蹈火,一心為主子和朝廷出力便是。”

  “說得不錯,”乾隆滿意的點頭道:“朕取的就是你這份忠與能。讓你做這個澳省巡撫,不僅因為你老成持重,民政軍事都不差,還因為你有當初遷移朝鮮族人的曆練。”

  “占了澳省後,當地有外國商人的,曉諭他們,澳省自此是我中國土地,勒令其限期離境,原有的一應財物可悉數帶走。逾期不走的,沒收財物,強行驅離。”

  “原住民中有願意投奔他處的,集中起來記名備案,發給糧食路費,任其自便。”

  “若有領了錢糧,仍賴著不走的,或是走了之後複又潛回的,一經發現,即刻拘押,遞解到本土來。”

  “那些沒有地方去的,又不想凍死餓死的,就效仿當年的朝鮮那樣,都給朕遷到本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