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開疆拓土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51      字數:2177
  眼瞧著皇上登基的幾年裏,迭出新政,銳意革新,一心求治。

  不僅一年到頭,無論寒暑都在紫禁城裏埋頭政務,而且這五年裏,隻見到了年齡的宮女放出宮去,卻不見一個秀女選進來。

  他有時覺得這好像不是原來那個喜歡閑暇時吟風弄月,留連花叢的弘曆,可他分明就在眼前,那樣的真切。

  在皇上幾年的治理下,現今民間百業興旺,國家越來越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來一樣新東西,讓人目不暇接。

  若是此戰功成,這樣的文治武功,煌煌業績,連聖祖都無法與他相提並論了!

  有平朝鮮的前車之鑒,他也素知皇上做事縝密,思慮周詳,沒有十足的把握,決不會冒這樣大的風險。

  但他還是有些疑惑,如此大事,容不得半點含糊,他因問道:“皇上,這地方確是沒有什麽重兵駐守嗎?”

  “我軍萬裏遠征,全然沒有任何後續的補給,倘若不能一戰而勝,稍稍誤些時日,茫茫大海上,糧食淡水將無以為繼。”

  “到那時,慢說打勝仗,能全身而退都是奢望了。”

  弘晝的顧慮是極有道理的,乾隆自然不能把實話告訴他,但卻必須要給他,也給在座的其他人吃一顆定心丸。

  “和親王慮的極是,”他篤定的說道:“朕老早就差人去了澳省那邊,前些時日剛剛回來奏報。”

  “那裏除了一些原住民和偶爾路過的他國商人外,並無任何國家的軍隊駐守,所以我們要提早把它占了,萬不可讓別人搶了先。”

  “現在那邊還有我們的人,若情形有變,也會馬上把消息傳遞回來。”

  “如此說,此事確實宜早不宜遲,”弘晝道:“隻是如此一大片疆域,難免會有他國覬覦。”

  “我們占了以後,如何能做好防禦,避免得而複失,前功盡棄,也是要緊的。”

  “比如,這英吉利國就不得不防。恕臣直言,依我看來,若真與彼在海上交戰,我水師並無勝算。”

  “前些日子,聽說英吉利國公使乘坐的艦船比我水師的福船要好很多,火力也強了不止一點。誌遠,你最知道的,可是如此?”

  “王爺說的是,”何誌遠道:“英吉利國公使乘坐的艦船叫做蓋倫船,歐羅巴各國大都用這種船型,隻不過大同小異罷了。”

  “這種船多用大的橫帆,沒有福船那樣高大的前後船樓,而是把船樓都移入了船體之內。”

  “這樣就不容易招風,船身穩,逆風行船時也容易操縱,而且沒有高大船樓的阻擋,船帆受風更多,速度也快些。”

  “依據船體大小不同,蓋倫船的甲板設置也不一樣,臣倒是沒親眼見,隻聽說最大的蓋倫船,船尾的甲板有七層,吃水八米。”

  “小一些的,三層甲板很常見,兩舷的每一層甲板都有火炮,多艘這樣的船排成一長列,一側船舷的火炮齊射時火力最是猛烈,所以這種船也叫戰列艦。”

  “這種戰列艦,確實比福船更適於遠距離炮戰,火力也強很多。”

  “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何子丹說的都不差,”乾隆道:“這些情形朕也略知一二。”

  “隻是我們的造船工匠沒有人造過這種船,造船的工期又緊,倉促之間照貓畫虎的學著去造,怕是成了東施效顰。”

  “造出來的船不倫不類,還不如就踏踏實實的造我們最拿手的福船,利用好福船載重大的長處。”

  “福船的航速和火力都不如英吉利國的風帆戰列艦,所以我水師必須以己之長,克敵之短。”

  乾隆頓住了話頭,將木棍靠牆立了,背著手踱向禦座,去沒有坐下,複又轉身踱回來,在眾人不遠處站定了。

  他語氣不高卻充滿威嚴:“著陳宏謀以軍機大臣兼領欽命南洋大臣;著兆惠領澳洲巡撫,賞加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禦史銜。”

  “著何誌遠領澳洲提督,統轄本省水陸兵馬,著阿桂領副將銜,與何誌遠同歸巡撫兆惠節製。”

  四人聽了,頓覺血脈僨張,也顧不得內心的諸多疑惑,齊齊打了馬蹄袖跪下,高聲道:“謝皇上恩典!”說罷叩下頭去。

  “起來坐吧。”乾隆輕聲道,說罷自回禦座上坐了。

  乾隆端起茶碗送到嘴邊,卻沒有喝,又放下,吳波立時會意,忙起身開門出去,隻片刻功夫又回來,跟在他後麵的孫靜雙手托著茶盤。

  待孫靜為眾人都換了熱茶,退了出去,乾隆端起茶盞來啜了一口,才緩緩的道:“你們心中定是有許多不解。”

  “陳宏謀這個南洋大臣是做什麽的?還有,按朝廷製度,隻有總督才能節製提督,巡撫沒有這個職權。”

  “而且,總督巡撫例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有的巡撫或加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銜。”

  “兆惠這個巡撫怎麽有違常例加了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禦史銜?朕說得對不對?”

  眾人見皇上直說到了自己心裏,想點頭稱是,又覺得有失矜持,隻好默不作聲。

  “先說兆惠,”乾隆自顧自的往下說道:“你其實就是朕委出去的總督。”

  “為什麽稱巡撫而不叫總督?是因為歐羅巴那幾個國家向海外派出的總督沒幹什麽好事,這總督在外麵的名聲並不好聽。”

  “咱們犯不上去頂這個惡名,憑白的招人反感,故而朕才不在澳省設這個總督,隻是以巡撫職行總督事,巡撫就是這省裏的最高官員。”

  從歐羅巴洲回來的幾個人對歐洲國家向海外派總督這事卻是知曉,當下紛紛點頭稱是。

  “至於為什麽兆惠加銜要比尋常督撫高,那是因為其他督撫外放封疆是去守成,而你們是去開創,是以不能等同視之。”

  “還有何誌遠、阿桂你們二人,勿以年少位高而自疑,更勿以手握重兵而自驕,懷精白之心,行忠正之道。”

  “實心任事,好生襄助兆惠巡撫為國家開疆拓土,綏境安民,使得彼處永世為我國之疆域,待功成之日,朝廷斷不吝惜爵祿之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