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經略南海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50      字數:2202
  何誌遠接著道:“慢說再要登上海軍艦船,就是進入軍用碼頭都不允許,臣等不願在彼處空耗時日,隻好隨陳大人回來了。”

  “這事早在朕的意料之中,”乾隆道:“人家總有明白過來的時候,這下你該知道,當初為何那樣急著讓你這個新婚的狀元郎出洋了吧?”

  “英吉利國已經做得可以了,”他對在座的所有人道:“現在他們的人來了,保不準想要摸摸我們的家底。”

  “在這上頭,我們可不要發什麽善心,講究什麽知恩圖報。今朝對人家的好意,他日換來的興許就是自家的傷亡。”

  “我們的新式戰船,新式海軍,及一切相應的工廠,碼頭,研究試製的所在,莫說讓外國人來習學,就是朝中的王公大臣,沒有相關差使的,也一律禁止觀瞻,可都記下了?”

  見眾人紛紛點頭,他又道:“在外麵也著實辛苦了,回來了也該好好歇一歇,再出來為國效力。”

  “西洋回來的學生們怕是都要讓明安圖給留下了,京師兩院九月就要遷到園子裏的新址了,正缺好人手。他問過朕幾次了,就盼著這些人回來呢。”

  “先放假三個月,回家省親,學生們有很多都是外省的,給假短了還不夠往返的時日。三個月後,到學部找明安圖安排差使。”

  他轉問何誌遠道:“子丹,你帶去的兵士都回來了嗎?”

  “回皇上,都跟臣一起回來了。”何誌遠答道。

  “好,你挑出一半有將才,善帶兵的留下,其餘的交給吳波安排差使。”

  “朝廷要在天津建一個造船廠,造蒸汽機戰船;建一個機器製造局,造母機和槍炮彈藥;還要建個鐵廠,一個新式水師學堂。”

  “你帶回來的兵士能派上大用場了,至少水師學堂的教官有著落了。兵士們也放三個月假,銷假後回京師來分頭領差使。”

  他轉問陳宏謀:“兵士和學生們手頭的銀兩可還寬裕?”

  “回皇上,”陳宏謀道:“兵士和學生們在西洋的月例比國內要高,他們吃住都是免費的,沒有太多用錢的地方。”

  “而且,即使有了錢,也沒有空出去花,所以他們現在個個身上都不缺銀子。”

  見皇上點頭無語,何誌遠問道:“皇上,臣留下的一半兵士作何安排?可是要帶到台灣去?”

  “不,不去台灣。”乾隆看向陳宏謀道:“這兩年推出太多的新政,需要一些時日來理順消化,台灣設省的事情怕是要往後拖一拖了。”

  “就等著你們回來說這事呢,你的台灣巡撫當不成了,何子丹的台灣提督也當不成了。”

  “你們兩個有大事要做,”乾隆道:“朕意讓乾隆二年丁已恩科狀元於敏中去做台灣知府,福建水師綠營中軍參將劉國玉調任台灣總兵,在台灣建省之前,他二人仍歸你節製。”

  陳宏謀笑問道:“皇上,臣以何職份節製他們二人?”

  “軍機大臣。”乾隆輕輕說道。

  陳宏謀聽了乾隆似乎隨口說出的話,卻仿若突聞炸雷一般。

  他起身“撲通”跪了叩首道:“臣謝皇上厚愛,隻是臣資曆淺薄,不堪機樞重任,臣不敢奉詔,乞皇上恕罪。”

  “朕用人隻看能力德行,不講論資排輩,”乾隆道:“吳鏡湖的資曆比你還淺,做了幾年的軍機大臣,不也做得很好?起來吧,不要辭了。”

  待陳宏謀起身坐了,乾隆接著說道:“隻是你這個軍機大臣不能呆在軍機處裏,你要去給朕經略南海。”

  “南海?”陳宏謀有些不解。

  “對,南海,現在不說這些,今天說的事情爾等也勿要外傳。你和子丹各放三個月假,好好歇息一下。”

  “傅恒你們三個年輕,多操勞些,各放一個月假,銷假後隨吳中堂去籌劃天津的事。”

  “遵旨!”傅恒三人拱手答道。

  “皇上,”陳宏謀笑道:“臣等都勤快慣了的,在家裏呆上三個月,怕不呆出病來?我二人與傅恒他們一樣,歇上一個月足夠了。”

  “你二人與他們不一樣,”乾隆道:“你們歇過了,還要出遠門,一走又是一年兩載。他們年輕,辛苦些也是該當的。”

  “就這樣,若有需要你們一起去參詳的,就上門找你們,忙完了,你們依舊回去陪家人。”

  “三個月後,你們還是一起進來,咱們接著謀劃大事。”

  又聊了一會兒西夷各國的事情和見聞,看看時候差不多了,乾隆道:“時辰不早了,你們的家人怕都望眼欲穿了,道乏吧。”

  “後天召見英吉利國的使團,你們都進來。鏡湖,”他對吳波道:“訥親這會兒不在,你差人去知會他,讓禮部安排召見事宜。”

  “皇上,”吳波道:“在哪個殿召見英吉利國使團?”

  “他們不夠資格在太和殿召見,就在中和殿吧。”乾隆道。

  “傅恒下去後,讓孫靜引著你去後宮,就便去給皇後請個安,也省得明日再進來。”

  “子丹明日讓你夫人進來給愉貴妃請個安,雖然嘴上不說,朕知道她們心裏都掛念著呢。”

  此時,京師的驛館內,英國公使約翰遜正在想著自己此行的使命,心裏盤算著要與清朝官員展開的談判。

  開始於十五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時代,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的船隊陸續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上,開始了對外的掠奪和殖民。

  先後出現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這樣的海上霸主,其中的英國雖然起步較晚,但後來居上,一步步的提升了自己的地位。

  開始於1688年的“光榮革命”,逐漸確立起了君主立憲製的原則,開啟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為英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提供了基礎。

  雖然之後有過搖擺甚至倒退,但始終處於螺旋上升的態勢。

  圈地運動使大量的農民失去了土地,被迫流入城市成為雇工,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也使傳統的家庭手工業遭到破壞,為工業發展擴大了國內市場。

  英國的資本主義工業化生產的雛形已經逐漸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