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深明大義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50      字數:2163
  這日後晌忙過了,乾隆去壽康宮給皇太後請過安後,又讓人用輿轎抬了,向長春宮而來。進了長春宮,也沒讓人通稟,徑自走向富察皇後的寢宮。

  剛到寢宮門口,就聽見裏麵一片歡聲笑語,他隻衝門前行禮的彩雲抬了抬手,便推門進了寢宮。

  原來芷蘭也在,正和富察皇後逗著永璉玩,兩個嬤嬤在一旁侍立。

  眾人見他進來,慌忙行禮,正在嘻笑玩鬧的小永璉頗懂規矩,立刻斂了笑容,像小大人一樣一本正經的跪下行禮,奶聲奶氣的說道:“兒子給皇阿瑪請安!”

  “起來吧,”乾隆笑著說完,在椅子上坐了,衝永璉招招手,永璉聽話的走過來,在他跟前垂手站定了。

  富察皇後笑道:“剛還有說有笑呢,你一來,唬得他不會笑了。”

  “這是永璉懂事,規矩學得好。”乾隆說著,將永璉的小手抓過來,仔細端詳著他,八歲的小永鏈長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粉嫩的小臉煞是招人喜愛。

  突然,他的臉色變得很難看,臉上的笑容似乎也凝固了,顯得很不自然。

  富察皇後察覺了他的變化,關心的問道:“皇上怎麽了?瞧著臉色有些不好?”

  “沒事,剛批過折子,許是有些累了。”

  “天冷了,瞧著皇上的衣服好像單薄了些。彩雲,”她衝門外喊道:“把皇上的那件狐皮大氅取來。”

  又逗著永璉玩了一會兒,說了一會兒閑話,因想讓她們母子獨處一會兒,乾隆和芷蘭便辭了出來。

  臨出門時,富察皇後親手將大氅披在了乾隆身上,又仔細的將鈕子扣好,左右撫平整了,這才送他們出來。

  翊坤宮與長春宮近在咫尺,芷蘭的寢宮裏,兩人坐下後,芷蘭對乾隆說:“我大概知道你剛才為什麽突然變了臉色,是不是因為小永璉……”

  乾隆的臉色又變得陰鬱起來,聲音裏充滿了痛苦和無奈:“是啊,這些日子忙,沒顧得上,今天見了永璉才突然想起,他……隻有一年的時間了。”

  芷蘭的神情也頓時變得慘然,她喃喃的問:“我們既然已經事先知道了,不能想法改變嗎?永璉那孩子聰明又乖巧……”

  “如果這是天命,又豈是我們能改變的?我一點信心也沒有。”

  “那也要盡力嚐試啊,富察姐姐已經這麽苦了,小永鏈是她的命根子一樣,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可讓她怎麽活?”

  “我當然會盡力嚐試,你千萬別和人說起,我們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芷蘭又道:“我看富察姐姐對你關懷備至的,我不是吃醋,是真心話。”

  “嗯,她說過,雖然我人不是弘曆了,但身體發膚還是他的,所以她得疼惜我。”

  “真是個重情重義的好人,可是……這麽久一個人獨守空房,她心裏該有多苦啊,你不能……”

  雖然芷蘭頓住了,但任誰也能明白她的意思,乾隆好奇的問道:“怎麽?你不吃醋?”

  “去!幾十個妃嬪,哪個你沒翻過牌子,真要吃醋,怕得在醋裏淹死了,那麽多人我都容了,還差富察姐姐一個?”

  “富察皇後外柔內剛,她立誌為弘曆守身,我怎好讓她為難?”

  “那你說句心裏話,你想不想?”

  “啥意思,想套路我是不是?”

  “沒有,就是想聽聽你的真心話。”

  “那你聽了不許生氣。”

  “不生氣,我保證。”

  “我想。”

  “嗯,雖然你很無恥,但你很坦誠。”

  “我有那麽多妃嬪,你真的不在意嗎?”

  “哼!如果是在那邊,我已經打死你幾個來回了!可是時移事易,你在這個位置上,如果不入鄉隨俗,連保住命都難,更別提做事情了,所以我必須得容得下這些。”

  乾隆沒再說話,隻是把芷蘭緊緊的摟在了懷裏。

  因從永璉的事情聯想到了允禮,乾隆猛然發覺,當初充準他去江南時,自己忽略了一個問題。

  他是在明年二月壽終,但是別人不知道,自己總不能看著他客死異鄉吧。

  第二日議事完畢,他留下了弘晝,對他說:“你給十七叔寫封信,問他情形如何,若能支撐得,過了年就回京,務必在正月內趕回來。”

  “皇上,”弘晝不解的問:“為何這麽急?正月裏北京正冷著呢,我怕十七叔的身子骨受不住。”

  乾隆隨口敷衍道:“嗯,這一年有太多的新政推出,過了年還有一些。有些事我想問問十七叔,畢竟他見過的多。”

  “你寫信問他,若身子能撐得就回,若撐不得……不回也罷。”

  臘月裏的一天,弘晝拿了一封信來見乾隆。

  “皇上,十七叔有信來了。”

  “哦,十七叔怎麽說?他的病怎樣了?”

  “十七叔的病不僅沒見好,反而一日重似一日。他知道大限將至,也怕這把老骨頭扔在外麵,過了年就回京。”

  “因今冬較往年寒冷,擔心運河北段結冰難行,他去寧波過年,過完年就上船,走海路到天津府。”

  乾隆聽了,心下稍安:“也好,海船畢竟比運河裏的船大得多,食宿取暖也都要好些。”

  這日頭晌,學部衙門裏,明安圖正伏在案前批閱公文,聽見門響,他抬頭瞧時,見門口處站著一人。

  因他辦公的廳堂頗大,幾案離門較遠,視力又不甚好的他看不清對方麵孔,隻能看出對方大概二、三十歲的年紀,穿戴考究,玉樹臨風般站在那裏。

  他正待說話,對方先開了口:“明侍郞別來無恙。”

  明安圖更覺詫異,放下筆起來,繞過幾案向前走了幾步,口中問道;“仁兄您是……”

  突然他驚得說不出話來,站在麵前的竟然是皇上!

  因沒穿官服,沒得馬蹄袖可甩,他隻好一撩袍腳,“通”的跪了,口中惶急道:“臣恭請聖安!”

  乾隆已經關了門,笑著低聲道:“起來吧,小聲著些,若都知道朕來了,挨著個的來請安,都不用辦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