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刀鋒劃過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49      字數:2138
  在長春宮同富察皇後一起用過了早膳,乾隆回到了重華宮。在宮前下了轎,遠遠看見有太監和侍衛引著禦用的剃頭匠走過來。侍衛雙手捧著一個盒子,外麵罩著黃鍛子雲龍套。

  服喪期間不能剃發,乾隆腦門子上的頭發已經有半寸多長了。

  小太監在殿前朝南的明亮處擺了一把椅子,乾隆在椅子上坐了。那剃頭匠自己的衣服已經脫在了外麵,身上穿著宮裏特製的衣服。過來跪下磕了頭,起身在乾隆身上圍了一塊明黃錦緞,又將毛巾在熱水裏洗了擰幹,趁熱敷在他的腦門上。

  這時,侍衛將手裏捧的盒子從雲龍套裏拿出來,是一個做工精美的紫檀木盒子。打開盒子,拿出禦用的剃頭刀。那剃頭匠又跪了,雙手舉過頭頂,從侍衛手中接過剃頭刀,站起身來,拿掉皇上頭頂的毛巾,像繡花一樣,小心翼翼的刮了起來。

  不能像給普通人剃頭那樣,一手按著頭,一手用刀刮。按皇上的頭可是死罪,那剃頭匠左手一直垂著,隻用右手一點一點的刮。沒有了左手的支點,右手不容易掌握好準頭和力道,鋒利的剃頭刀萬一刮破了皇上的頭皮,那也是大罪,這剃頭的難度可想而知。

  整個過程中,侍衛一動不動的站在剃刀匠身邊一步遠的地方,手按腰刀的刀柄,目不轉睛的盯著上剃頭匠手裏的剃頭刀。剃頭匠每刮一下,那剃頭刀抬起的高度都是有嚴格規定的。若是那剃頭匠有行刺皇上的念頭,隻要他動作的幅度稍微大了一些,還沒等傷到皇上的毫毛,侍衛的刀鋒已經劃過了他的脖子。

  這剃頭匠完全是冒著生命危險幹著這活計,沒有足夠的膽量,給多少錢都不敢接這個活的。

  其實不隻是剃頭匠,乾隆也是提心吊膽的剃完了頭發。在這期間,他心裏一直在想,如果哪一天,自己暴露了,或者是一不留神被那些覬覦皇位的人從自己身邊打開了缺口,不管是剃頭匠,還是身邊的這個侍衛,任何一個人隻要輕輕的一揮手,刀鋒瞬間就會在自己的咽喉處劃過。自己可能連哼一聲都來不及,就會無聲無息的倒在血泊中,一切就是這麽簡單。

  好久才剃完,剃頭匠的前額上已經滲出了豆大的汗珠。他跪下,雙手將剃頭刀舉過頭頂,侍衛收了,裝進檀木盒子。

  剃頭匠用袖子揩了揩了頭上臉上的汗,拿起太監遞過來的幹毛巾,小心翼翼的將皇上頭上,臉上以及脖頸上的頭發茬撣幹淨。可是他驚訝的發現,和以往不同的是,皇上的脖勁處竟然也是汗津津的,將頭發茬都粘在了皮膚上,用幹毛巾根本不能撣幹淨。

  他隻好將毛巾在熱水裏洗了擰幹,在皇上的頭臉、脖頸處仔細擦拭,反複幾次,才擦幹淨了。他這才解了圍在皇上身上的錦緞,交給小太監,又給皇上磕了頭,起身跟著侍衛去了。

  乾隆站起身向寢殿踱去,邊走邊用手摸著光滑的腦門,覺得清爽了許多。進了寢殿,拿起木櫃上那麵鑲著紫檀福壽紋木框的玻璃鏡子看了看裏麵的自己。雖然他已經勉強接受了弘曆的長相遠不如自己前世的現實,但是看著自己頭頂上光光的半個禿瓢兒和瓜皮一樣扣在後腦上的頭發,怎麽都覺得特別醜陋,剛剛那種清爽的感覺已經蕩然無存了。

  他放下鏡子,怏怏的來到書房。小太監奉上剛沏好的茶,他看都沒看一眼,不情願的從桌上摞起的奏折中拿起一本翻看,看完又用毛筆蘸了朱砂在上麵批閱。經過這些日子的練習,他的書法已經有了些長進,雖然和弘曆的書法沒法比,但可以勉強用來批奏折了。

  因為批奏折時,他故意把字寫得很草,這樣容易蒙混過去。而且他特意翻看過弘曆之前給雍正的奏折和他自己繼位後在奏折上的朱批。弘曆給雍正的奏折寫的是一絲不苟,清一色的鍾王小楷,工工整整。而自己寫朱批的時候卻常常字跡潦草,隨意圈畫。

  想來這也是情理之中,給皇上的奏折不用每天寫,可能幾天都不用寫一份。而且,臣子上奏的折子,不得由他人代筆,必須自己書寫。不要說字跡潦草,就是寫錯了一個筆劃,或是落了一滴墨在紙上,都屬“大不敬”,誰敢去觸這個黴頭?既使是無心之過,也要擔負對君父不誠不敬的罪名。縱使當時沒有被追究,可是白紙黑字,鐵證如山,對景的時候拿出來,就是要命的事。

  雍正三年二月初一庚午日,天上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所謂“祥瑞”,群臣紛紛上表稱賀。時任撫遠大將軍、川陝總督的年羹堯也上賀表稱頌雍正夙興夜寐,勵精圖治。但表中字跡潦草,又一時疏忽把“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雍正抓住這個把柄借題發揮,說年羹堯本來不是一個辦事粗心的人,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個字“歸之於朕耳”。並認為這是他“自恃己功,顯露不敬之意”,所以對他在青海立的戰功,“亦在朕許與不許之間”。

  接著年羹堯的噩運就一發不可收拾,四月,解除川陝總督職,奪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九月,盡削年羹堯官職,捕拿送京會審;十二月,廷議結果,給年羹堯開列九十二款大罪,請求立正典刑。雍正怕自己背上心狠手辣、殺戮功臣的惡名,於是賜其獄中自盡。

  給雍正的折子雖然隻是一個導火索,但充分反映了年羹堯自恃功高,驕橫跋扈的作派,可謂取死有道。

  而皇上寫朱批,一天要批幾十、上百份,又沒人敢挑皇上的字,怎麽可能還有那個耐性去寫工整?

  他知道康熙、雍正和弘曆祖孫三代都有晚上批折子的習慣,他也曾經有兩次在晚上批過奏折,但感覺實在是不習慣。用慣了電燈的人,在燭光下看折子、寫字真的是很累,眼睛很容易疲勞,晚上熬夜批奏折跟以前通宵打遊戲完全不是一回事。打那以後,他盡量都在白天把奏折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