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望鶴北歸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49      字數:2071
  “袁崇煥不像嶽飛那麽簡單,純粹,他確實有一些讓人詬病的地方,比如平台召對,向崇禎承諾五年平遼,擅殺毛文龍,與後金議和、市米,有通敵之嫌等等這些。”

  “先說他到底有沒有通敵,答案是肯定的,沒有。因為不但沒有任何證據,而且後來南明和清朝都為他平反,就證明了這一點。”

  “再說他有沒有可能擁兵自重,圖謀大明江山。袁崇煥萬曆四十七年中進士,從知縣一直做到了兵部尚書兼右都禦史,飽讀經書兼多年的從政經曆,他不可能對政治大勢沒有起碼的認知。如果他要謀奪崇禎的江山,那麽,他甚至連李自成都不如。李闖代表了農民階級,有廣大的群眾基礎。而他是明朝臣子,如果謀反,就是亂臣賊子,道義上沒有立足點,沒有哪個階層會支持他。農民起義軍也不會與他融合,因為階級不同。不占道義,沒人支持,缺餉少糧,北有後金鐵騎,南有朝庭圍剿,傻瓜都知道必敗無疑,即使袁崇煥沒有了忠心,他會這麽弱智嗎?”

  “如果他想謀求富貴,最可行的辦法就是走吳三桂的道路,投降後金,倒戈反明,引兵入關。等到奪下了大明江山,封個王是必然的。可是,一個官至極品卻家無餘財的人,會這麽做嗎?”

  “袁崇煥有缺點,剛愎自用,行事魯莽。可是,適逢大明開國以來未有之困局,腹背受敵,餉源枯竭,軍心渙散。如果讓一個見風使舵,八麵玲瓏的人來經略遼東,可能會一振頹勢,有所作為嗎?大明這時候需要的是鐵血將軍,而不是太平宰相。”

  “再說議和與市米,袁崇煥有心議和,這是確定的,市米也是在這種思想主導下產生的。雖然以皇太極的韜略和狡詐,不大可能是真心議和。但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在當時的局麵下,如果真的能與後金達成議和,讓遼東獲得一個短期的和平環境。然後明朝把已經少得可憐的資源和人力集中起來,先把農民起義軍剿滅,恢複全國的稅賦來源。安定國內,備足資源,再整合全國軍力,與後金作戰,那麽大明的曆史有沒有可能會改寫?我認為,從戰略高度考量,議和不失為一種選擇。後來的事實證明,大明最終還是亡在了李闖手裏。大明滅亡的原因雖然很複雜,但大致的脈絡還是清晰的。”

  “之前的原因不談,隻從崇禎繼位開始說。崇禎是個特勤政、特節儉的皇帝,卻也是個特倒黴的皇帝。他在位的十七年裏,天災就一直折磨著大明王朝,旱災、蝗災和瘟疫這三個禍害,有時是單獨出場,有時是組團來,反正從來沒缺席過。崇禎元年開始,中國北方大旱,赤地千裏,寸草不生。以後的一年又一年,天災從來沒有消停過。崇禎十六年夏秋到崇禎十七年春天發生的鼠疫,北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大約為40%甚至更多,城裏城外十室九空。一直到崇禎十七年,大明都亡了,瘟疫還沒結束。”

  “連年的天災為天啟七年暴發的陝北農民起義推波助瀾,更多的饑民逼上梁山,義軍聲勢越來越大,成就了李闖等人。明朝分兵剿殺義軍,又給後金的壯大提供了機遇,壯大了的後金需要明朝分出更多的兵力去遼東戰場。朝庭需要更多的餉銀去支撐兩線作戰,連年加賦,急征暴斂造就了更多的饑民流寇,為義軍源源不斷的輸入有生力量。使李闖成了打不死的小強,被明軍擼得少皮沒毛,還能東山再起,卷土重來。”

  “結果就是,天災造就了李闖,後金牽製明軍,讓李闖滅了大明,卻為後金做了嫁衣。後金和李闖,雖然誰原本也沒想成全誰,到來後還殺得你死我活,但事實就成了這樣。”

  “崇禎有氣節卻沒有能力,有誌向卻沒有心胸。在位的十七年,一錯再錯。戰略失誤,兩線分兵;忠奸不辨,濫殺大臣;任用宦官監軍,失機誤國;和談舉棋不定,首鼠兩端。結果就是一步步的葬送了大明王朝,他自己也一步步的走上煤山。”

  “崇禎也曾主張過與後金議和,那麽袁崇煥議和,怎麽就成了滔天大罪?袁崇煥的悲劇在於,他的缺點和能力一樣突出,卻沒有遇到一個可以包容他的缺點,用好他的能力的君主。他有意誌,有能力,有戰略眼光,卻唯獨沒有崇禎的信任。”

  “所以,對崇禎而言,袁崇煥可能是罪人。對大明而言,袁崇煥是不折不扣的忠臣。這樣一個忠臣,被淩遲處死時,京城數萬百姓圍觀。劊子手割下一塊肉,大家爭而食之。剖開腹部,腸胃流出,百姓群起搶之。有人搶了一節腸子,就著燒酒生吃,血流滿了下巴。搶到骨頭的人,用斧子砸得粉碎……”

  “百姓是多麽容易被蒙敝了雙眼,被當權者教化。嶽飛的《滿江紅》流傳千古,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袁崇煥在得知自己將被淩遲處死之後,曾經吟詩一首: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一個被自己效忠的王朝拋棄的人,一個被忠奸不辨的帝王冤殺的人,死後仍然願將忠魂守衛國土,能忍心說他不忠嗎?”

  大概是黃越說的過於慘烈,芷蘭緊皺眉頭,麵露不忍之色。

  一時兩個人都沒有說話,車開上了一個坡頂,夕陽斜照,山巒起伏。黃越望著層疊的山巒,發出了感歎:“山川形勝,藏風聚氣,北京真是一塊風水寶地。”

  “可不是,要不然,元明清三朝也不會都選這裏定都。”

  “哼,滿州人入主中原,完全是天上掉下來的大便宜,他們自己都沒想到,能如此輕而易舉的取得天下。有時候我還真想過,如果我穿越到明朝做了崇禎,我一定會把滿州人趕回長白山裏打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