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殺人利器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49      字數:2129
  兆惠躬身答道:“回主子,奴才前日回京的。火銃造好的不多,共計一百二十支。因前幾個月招募匠人,籌措材料,製出樣來又反複試射修改,一直到上個月才最終成型,估計今後一個月能造兩百支。”

  “都試過了嗎?威力如何?是否可靠?”

  “回主子,奴才親自試過了,威力比鳥銃不知道強了多少倍,簡直不可同日而語,經過幾番改造,已經可靠無誤。因主子前有旨意,讓奴才嚴守機密,所以這次才沒帶來。”

  “嗯,你做得對,你親自試過了就行,朕要它也沒有用。用三個月時間,還能造出六百支,差不多夠使了。”

  他二人的對話讓嶽鍾琪聽糊塗了,他見機插話問道:“皇上,兆惠說的火銃竟能有如此威力?”

  “嗬嗬嗬,”乾隆聽了兆惠的話很滿意,開心的對嶽鍾琪說道:“實話對你說,朕為了征朝鮮,自登基後就著手籌劃。這個兆惠,已經在奉天呆了四個多月了,過年都沒回來。剛你不是要火槍嗎,讓他告訴你。”

  兆惠對嶽鍾琪說:“標下向皇上奏說的,是連珠火銃。”

  “連珠火銃?”

  “是,嶽軍門可知道熙朝有個叫戴梓的人,字文開的?”

  “知道,就是造出威遠大將軍炮的那個人,後來被流放到了盛京,聽說已經死了好多年了。”

  “對,就是他,是一個難得的造火器天才。熙朝時,南懷仁在聖祖爺麵前,常以西洋火器自驕,誇耀他們國家發明的衝天炮如何厲害,並說隻有他們比利時人能造出來。結果沒等他們造出來,戴梓隻用了八天時間就造出了樣炮。聖祖爺率眾臣觀看試射,威力巨大,彈無虛發。聖祖爺大為讚賞,當即賜名為威遠大將軍炮。後來聖祖爺親征噶爾丹,在昭莫多之戰中,此炮大顯神威,僅向噶爾丹大營開了三炮,敵軍就落荒而逃。此事讓南懷仁大大的丟了顏麵,從此懷恨在心。後來勾結張獻忠的養子陳宏勳巫奏戴梓私通東洋,結果戴梓被流放到盛京,靠賣畫艱難度日,活了三十多年。”

  “戴梓曾試製出一種火銃,外形似琵琶,銃背有彈倉,可裝二十八顆火藥鉛丸,有兩個扳機,互相銜接,扣動一機彈丸落入筒中,同時解鎖另一機,擊發先前的彈丸。如此往複,可以瞬間連擊二十八顆。”

  他的話讓嶽鍾琪聽得瞠目結舌,他似乎有些懷疑的問:“如此威力的連珠火銃,豈不是抵得上幾十枝火槍鳥銃了?怎的我原先竟毫無所知?”

  兆惠笑笑說:“不止軍門,起初標下也是毫無所知。戴梓製出火銃後,曾獻給了康親王,可是康親王並未在意,看過後就撂開了手。據說後來戴梓做了一個怪夢,夢見連珠火銃被造出了許多支,在戰場上屠戮無數生靈。夢中一人斥責他說,上天有好生之德,爾若將此殺器獻於朝廷,使其流布人間,爾之子孫將俱無活路。夢裏驚醒後,他就將製出的火銃毀掉,連圖樣也都燒了,所以世人鮮有所聞。”

  “是皇上幾個月前,密令標下前往盛京尋訪戴梓後人。我輾轉尋到了戴梓的四子戴高,問及此事,戴高最初三緘其口。直到我說是奉旨而來,他才不得已說了實情,當初戴梓燒掉的火銃圖樣是原稿,還有一份副本因當時沒找到,後來就淡忘了。直至戴梓死後,家人在收拾舊物時,才偶然發現。”

  “戴高將圖樣交給了標下,標下奏明皇上,皇上即命由內帑撥銀,在京中招募匠人,就地在奉天秘密製造。三月之後,將有七百支以資軍用。”

  嶽鍾琪聽得兩眼放出光來,激動的對乾隆說到:“皇上,果真如此,征朝鮮有兩個月足夠了!”

  “嗬嗬嗬,”乾隆也笑得很開心:“還是以六個月為期,兆惠改武職,著升為參將,就在你麾下效力。你們先下去計議一下,將軍隊調度,所需糧餉,進軍線路,甚或完勝後的善後撫民措置等一切細務寫個方略奏朕。朕再與眾王大臣議一下,議定之後,所需軍費就由兵部與戶部交涉。朕不能總去掏內務府的腰包,那些錢,朕還有大用呢。”

  兆惠由五品文職驟升為三品參將,內心不禁一陣激動狂喜,但他也是一個深沉人,從容跪下叩首道:“奴才謝主子超擢之恩!”

  乾隆對他道:“你與嶽軍門議完軍務後,還要返回奉天,抓緊督造火銃,火藥鉛丸也要充足,雨季作戰,切記做好防潮,然後就在奉天等候嶽軍門東征時會合。記住了嗎?起來說話吧。”

  “奴才記下了。”兆惠叩頭起身站到一邊。

  嶽鍾琪對乾隆道:“皇上,戰事要籌備三個月,還要與眾王大臣會議,臣想必難守住機密,怕很難出奇製勝。”

  “你見的是,這麽大的事情,本就無秘密可言。我方有絕對的優勢,就堂而皇之的進兵。但你要切記,太宗皇帝兩次攻朝鮮,都是輕而易舉。那是因為李朝隻要稱臣納貢便可結盟媾和,他向誰稱臣都一樣,回去依然做他的國王,所以根本沒有鬥誌。但這次絕不相同,縱使朕許他個親王,接到北京來,隻怕他未必肯做這個李後主。”

  “故而彼必將拚死一戰,你切切不可生輕慢之心。如非必要,也不要殺戮太多,結下太多仇恨,將來也不好羈縻教化。莫說是平民百姓,就是兵士,隻要放下武器,絕不可枉殺一人!隻要李昑肯放棄朝鮮,他的族人一個不傷,他王宮的金銀分文不取。朕封他親王,在北京和熱河各給他建一座王府,府旁可建太廟,隨他住在哪裏,朕保他全族人安富尊榮。他的兒子們封為郡王,俱可開府建牙,與蒙古王公一樣禮遇。京畿、熱河的皇莊,隨他們挑選。他來北京,朕親自郊迎!隻要他安分守己,朕必不做趙光義。如果他定要冥頑不化……”乾隆頓了一下,咬了咬細白的牙齒,冷冷的說:“隻怕魚死光了,網也未必就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