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 同歸
作者:之子知魚      更新:2020-03-28 01:34      字數:2407
  有山不周最新章節

  雖然並非薑若的本意,但不得不說陰錯陽差之下他成功給新鮮出爐的微電影來了一波饑餓營銷+感情渲染。

  當玩家們終於能點開視頻的時候,一麵是“可算能看了”的激動,一麵是“共工大神太難了”的嚶嚶嚶,可能還有些許搞到官方拚命刪除的禁忌影片的小激動,於是就很容易代入到“不周山”的世界裏去。

  雖然隻是一部民間製作微電影,但時代畢竟進步了,當然不是二十年前某音某站上麵的那些1080p就算超清的平麵影像,而是可以用vr倉觀看的虛擬現實影像,和遊戲的區別隻不過是觀眾不能操縱主角的言行,隻能旁觀故事發展。

  在微電影《有山不周》裏,觀眾就像附在小薑若後麵的一隻背後靈。影片的第一個場景就是不周山腳下,稻田旁的小屋,小薑若在鋪著藍色床單的單人床上醒來。

  影片的開頭好像一部平平無奇的溫馨劇情片。小薑若終於賴床賴夠了起來,發現媽媽已經上班去了,隻留下還冒著熱氣的早餐。早餐吃到一半,小薑若發現媽媽的實驗日誌忘在了家裏。

  “這是我的家。你看到那座山了嗎?那是不周山。山腳有一所大學,我媽媽就在那裏教書。她把實驗日誌忘在家了,我要給她送去。”

  小薑若拿起日誌打開了房門,陽光傾瀉進來,入眼是金色的稻田。分明是一派和煦景象,但觀眾卻感覺到了寒意。

  小薑若走路的姿勢很奇怪。不止走路,所有動作都很奇怪。仔細端詳並不能看出哪裏不對,但就是給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明明有媽媽在外麵叫他起床的聲音,但是稻田邊的小屋隻有一個房間,開門即是荒野,沒有客廳,沒有廚房,無法理解媽媽在哪裏,早餐又從何而來。

  而如果觀眾仔細一點端詳房間裏的擺設,會發現牆上掛著一些照片,雖然照片上的人麵孔模糊,但依稀看得出是大學畢業合照和答辯現場,書架上有個非常複雜的粒子加速對撞機模型,還有一些非常專業的數學物理學書籍——這一切都昭示著房間的主人應該是個成年人,而不是小男孩。

  不過對這一切,小薑若恍如不覺。小小的身影走在空蕩蕩的校園裏麵,隨機地推開一些教室和實驗室的門。黑板上、牆上常常出現淩亂的字跡,有嚴肅的學術討論,有一些玩笑話,也有不堪入目的咒罵,仿佛有一些不速之客闖進過這所學校,留下了這些痕跡。

  從小薑若走進學校,畫外音開始響起:

  “薑若同學,眾所周知,機器學習的概念早在本世紀初葉就已經廣為人知了,你的進化算法到底突破在何處?”

  “在我們把所有代碼開源之前,任何vr體驗店都提供不了能夠讓人完全無法分辨的虛擬現實。究其原因,在於有限的算力永遠無法模擬現實的無限細節......”

  “這不是什麽新鮮概念,難的是實現。神說,要有算法。於是有了進化算法,也就有了‘山海經’。”

  “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麽把所有代碼開源?”

  觀眾起初愣怔了一會兒,但結合在小薑若房間看到的畢業合照,很快意識到畫外音是答辯現場。答辯學生最驕傲的成果是進化算法——這不是共工大神麽?

  在小薑若於校園中尋尋覓覓的時候,畫外音不時穿插:薑若順利答辯,“山海經”開服,和師兄弟一起進遊戲;三位師兄弟在遊戲裏各種躺屍向他哭訴......

  直到薑若去看醫生,檢查發現多重人格障礙的時候,觀眾才忽然醒悟:所謂的“畫外音”是現實世界,而眼前的小薑若是因為始終不能接受母親的失蹤而分化出來的,一直沒有長大、一直在隻有一座山和一所學校的假想世界尋找母親的第二人格!

  畫外音中,薑若開始接受精神治療,試圖殺死第二人格。藥物讓小薑若的身體出現了異常,他開始產生幻覺,出現這種幻覺的時候仿佛開啟了“靈魂視角”,整個世界在他眼中以一種x光透視般的方式被解構,以前看去層層疊疊的不同的“闖入者”留下的淩亂劃痕因著深淺不一而變得可以辨別,於是那些原本似乎是無規則的塗鴉忽然變得有邏輯和有意義了。

  “母親”的故事於是慢慢揭示:開發“不周山”的目的,玩家們的日常;正確但無法解釋的實驗成果,直到最後,遺忘症的出現。

  從刻痕裏麵可以看出那些遺忘症患者的恐慌。

  除了“第二人格”小男孩,整個故事幾乎全都是對現實的重現,那些刻痕也確乎來自二十年前的“不周山”玩家,隻不過相對遊戲,影片對線索進行了整理,譬如所有“莫瑞亞提”的言論都做了高亮處理,簡而言之就是劃過重點。

  拿到這份學霸們劃了重點的資料,觀眾更容易理清事件的脈絡,推導出前因後果。

  “我怎麽覺得這個莫瑞亞提渾身寫著‘我是凶手’呢?我是一個人嗎?”

  “樓上你不是一個人!”

  “5分鍾時間,我要這個莫瑞亞提的全部資料。”

  當玩家剛剛開始討論是否應該人肉“莫瑞亞提”時,有位網友忽然甩出一條新聞:濱城西泉墓園拆遷驚現女屍。

  大家一起懵了一下。

  一部分網友:什麽拆遷?墓地也拆遷?搞事情喔這不是真·刨人祖墳麽?

  另一部分網友:什麽女屍?墓地挖出女屍?不是墓地挖出屍體有什麽奇怪的......等等不對現在是火葬的時代了吧?不該是骨灰盒嗎為啥有屍體?

  不不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這是《有山不周》討論帖,為什麽貼這種新聞?

  貼出新聞的網友恨鐵不成鋼:“在座的有一個是一個,什麽閱讀理解能力啊?影片的結尾你們看懂沒有?”

  這個還真沒有。

  影片最後,畫外音裏薑若一遍一遍追問,她在哪裏?你告訴我她在哪裏?

  而畫麵裏小薑若走出了學校,走在一個隻有白色牆壁和道路的迷宮裏麵,就這樣一直走,迷宮最終通向一個墓園。

  “這是暗示媽媽已經死了吧?”有人說,不過語氣有點兒心虛。

  “這隻是最表層的意思。”貼新聞的網友驕傲道,“現實裏共工追問‘她在哪裏’,這是在逼問凶手,顯示他已經找到了凶手;而到此第二人格小薑若終於意識到媽媽不在了,他在假想中去往凶手埋屍的地方,去那裏尋找媽媽。在墓園,共工和小共工匯合了,你們仔細看月光下麵小共工腳底踩著的影子,那是個成年人的影子。”

  一語驚醒夢中人。

  大白天,觀眾們紛紛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