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 共工怒觸不周山(上)
作者:之子知魚      更新:2020-03-19 01:24      字數:2164
  有山不周最新章節

  測試時間最終選在了一個周末。

  玩家深信這是“山海經”最後一個末日,從此往後的風景將大為不同;所以這一天被戲稱為“受難日”,大荒的這一年則被稱作“末日元年”。

  有人吐槽,受難日和公元元年差了三十多年,這命名一看就不懂宗教;然則華夏不愧為宗教小白聚集地,論壇上大部分玩家並未覺得有什麽不妥......

  此次事件對“山海經”而言無異於一次近乎回爐重造的版本更新,距離測試還有兩天,玩家自發組織起了老版本紀念活動,眾籌發行現實版《觀山海》紀念圖集。

  這可是一項大工程。

  遊戲中的《觀山海》已經出了十幾期,收錄有大量展示“山海經”名山大川、風土人情和神奇生物的稀有照片,而這些很可能隨著末日廢土版本的開啟而灰飛煙滅。

  為了搶救這些影像資料,玩家曾經聯係金葉,試圖從節點鏡像中提取信息,然而進化算法的數據打包方式十分複雜,官方忙於追蹤天體運行,實無精力去還原一本小小繪本上麵的圖像,故而玩家隻好重新祭出大招:手繪。

  說起來在大家一起玩“山海經”的日子裏,因為遊戲影像帶不出來的緣故,論壇很是積累了一些靈魂畫手的大作,為各路鬼畜up主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問題是,《觀山海》是一本攝影集,總不能從此以鬼畜畫風流傳後世吧?

  眾玩家:我們需要真正的畫手,能靠記憶力把照片還原出來的那種。

  然而搞藝術的人,大家懂得,作息跟著靈感走,往往不怎麽規律,長期晝夜顛倒睡眠不足,記憶力普遍就不怎麽優秀,要求背圖臨摹簡直是在為難畫手,成功篩掉了一大批人。

  作為鳳毛麟角碩果僅存的記憶力與畫技都十分優秀的原畫師,周周最近接單接到手軟,忙到七竅冒煙,向薑若抱怨說“就是變成一隻八爪魚也畫不完”。

  對於這種嘴上說著畫不完,接單倒是很誠實的見錢眼開口是心非行為,薑若嗤之以鼻不予同情。

  紀念圖集當然不會跟原版一模一樣,主要是由於畫手和時間的限製,不得不精簡素材的緣故。除此之外,既然是為了紀念,選擇保留的影像也就多了那麽些緬懷的味道。

  原版《觀山海》中的“名山大川”專欄被玩家戲稱為“我也曾經美麗”;“百怪圖譜”被調侃為“滅絕生物圖鑒”;“大隱於市”變成“昔日繁華如夢”;“鬥轉星移”則成了“星星何時墜落”。

  其中最受歡迎的當然還是“滅絕生物圖鑒”版塊。玩家為了表達對這些神奇生物的沉痛哀悼,創作了各種主題窗花剪紙、公仔模型,一時間連帶以前的“山海經”主題盲盒也一起熱賣,被收集愛好者一溜兒擺在書架上,堪稱大型追悼會現場。

  薑若覺著這樣實在太不樂觀也太不吉利了。指不定這些被提前悼念的動物能像苟了3.5億年的三眼恐龍蝦一樣,苟過物種大滅絕,然後華麗麗出現在末日廢土新版本呢?

  至於薑若為什麽知道三眼恐龍蝦,因為這是一種雞飼料......

  在分不清是紀念還是狂歡的玩家盛典中,測試的時間到來了。

  官方雖然直到最後也沒有答應利用卡下線bug讓玩家以靈魂狀態看完全程,但在輿論壓力下總算鬆口,答應把死亡cd由四個小時改為十分鍾。當末日打擊來臨的時候,膽肥的玩家盡可以不斷複活一飽眼福,膽小的也可以早早躺屍以免心靈受到更多傷害。

  進入遊戲的過程大家早已經很熟悉了,但這一次卻多少有一點兒緊張。從黑色的vr倉內壁到白色的被雪覆蓋的土地,現實與夢境無聲交替。

  大荒一直是一塊空曠的土地,第一次迎來這麽多遊客;但撒上去的八萬玩家和廣袤的土地相比,其實也不過像滄海中撒了一把米,所以當薑若上線的時候,他身邊沒有什麽人。

  上線時永遠是黃昏,第一眼看見的永遠是落日。

  彗星2043e1將在天黑後不久降臨,所以用玩家的話來說,留給他的“跑毒”時間已經不多了。

  玩家倉促下建立的打擊模型都太過粗陋了,得出的結論往往互相矛盾,參考價值實在有限,所以彗星落地之前,誰也不知道毒圈具體如何劃分。站在哪裏比較安全、站在哪裏會被瞬間殺死似乎很大程度上看玄學,但唯獨一點很肯定,薑若腳下這片土地絕對是一擊必殺地帶。

  但薑若並沒有跑的。

  他就在他應該在的地方。

  不周山。

  對薑若而言,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他必須要看的風景,彗星撞行星是何等的恢弘他其實也並不關心。

  站在這裏,隻是為了這座從七歲起就在他的生命裏如影隨形的山。

  如同一個老朋友,當它麵臨滅頂之災的時候,薑若覺得自己應該在這裏目送。雖然這麵頂之災是自己帶來的,所以這送行多少有一點虛偽。

  還是那輪血紅的落日,還是那樣沉沉地砸在熟悉的缺口處。不認識的鳥驚惶地逐著落日而去,變成一串紅色背景下的小小的橫放的“3”。它們知不知道這是最後的落日?

  然後天黑了,山的輪廓漸漸模糊,最後完全隱沒在黑暗中。薑若仍然站在原地,在熟悉的風和熟悉的寒冷裏麵,看著缺口所在的方向。入眼是一片沉沉的黑色,但他知道缺口就在那裏。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這就是“共工怒觸不周山”。

  回想著這些古人的故事,薑若忽然覺得,也許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所謂命運和所謂預言。

  所以當他知道2043e1的落點在不周山的時候沒有任何的驚訝。

  所以他預感彗星會和每一輪沉沒的夕陽一樣,砸在那個缺口處。

  一座殘缺的山,是不是也因為殘缺而有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