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絕地求生
作者:之子知魚      更新:2020-03-19 01:24      字數:2321
  有山不周最新章節

  熱帖“千年等一回”一出,果然反響熱烈,不止冒險主義者,就連普羅玩家也對橫跨了整個天空的彗星心馳神往,一時間遺忘了諸神黃昏下的恐懼,紛紛官方,發出奪命三連問:讀節點嗎?還測試嗎?什麽時候開測?

  儼然一個兩個都想報名當小白鼠。

  官方那裏還沒個準數,墳頭草冷清很久的靈魂擺渡生意已經提前火爆起來,祖籍大荒的玩家紛紛記起在那遙遠的地方還掩埋著自己的遺體,一並記起的還有剪不斷的鄉愁。

  一夜之間,不問價直接預訂的、想知道自己遺體是否依然安好的、敘老鄉情寫小酸詩求打折的等等各式各樣私信擠爆了墳頭草的信箱。

  薑若又在論壇放炸彈,金葉高層再一次毫無防備之下被炸得焦頭爛額,發函嚴厲譴責這種行為:身為公司股東,卻屢屢越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不經討論在論壇擅自發布對公司有重大影響的消息,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薑若自辨,二十年前某國不是還出過推特治國的總統麽?企業怎麽就不能論壇管理了?

  薑若還說,自上而下的推廣叫做改革,自下而上就叫做革命。很不巧,我喜歡革命。

  雖然十分憤怒,但是薑若的新方案確實有很大的吸引力,讓金葉不得不坐下來討論。

  讓一顆彗星直接撞擊“山海經”星體造成的破壞是難以估量的。尤其是想要對星體的動量產生足夠抵消失速的改變,彗核直徑需要達到近100公裏。

  一般的彗星雖然彗尾體積感人,但作為質量集中區域的彗核卻很小,大多在1公裏左右。可不知偶然還是必然,2043e1恰好是一顆罕見的大彗星,經測算,彗核直徑約95公裏。

  被直徑95公裏的彗核撞擊是怎樣的體驗?

  舉一個例子,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直徑不過10公裏;而“山海經”行星還沒有地球大,大約跟火星個頭差不多。

  身板比地球小卻要慘遭10倍直徑也就是1000倍質量的撞擊,怎慘烈二字了得。

  這樣的撞擊如果發生在當下,不僅僅衝擊波會把撞擊點附近的大片區域夷為平地,隨之而來的核冬天更會讓整顆星球在漫長時間裏變成所有生物的地獄。

  光是彌散在大氣中的煙塵恐怕就要千萬年才能散去,何況還有來自彗星的重金屬等等遺毒無窮的問題,如此後果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承受的。

  但如果撞擊發生在久遠以前呢?

  也許大荒的時間線還不夠遙遠,不足以讓生態得到完全的恢複,但把麻煩甩在過去,總好過把問題留給將來吧?

  技術部攜專家顧問們再三討論,覺著好像真的可以!

  當然,保險起見,肯定不能直接開服,還是要先測試一遍的。好在大荒本來就是個debug版本,用作測試十分順手。

  琢磨著怎麽回大荒的玩家們很快發現用不著找墳頭草靈魂擺渡了,因為官方開放了新的測試征集,報名玩家祖籍在大荒的可以官方“起屍”,不在大荒的也可以官方投影過去。

  至於上一次測試失敗這件事情,官方已經懶得洗地了。測試嘛,當然有成功有失敗,多失敗幾次,也就習慣了。新的征集帖甚至省掉了誠摯道歉環節,簡單粗暴列出了那些小白鼠需要知道的事:

  測試時間:待後續通知

  測試地點:山海經·大荒

  測試內容:彗星2043e1撞擊

  招募玩家數:8000

  ......

  其餘福利等等與上一次測試相同,不再贅述。

  官方原本想著,再來八千小白鼠,把撞擊過程跑一遍,有bug就處理,沒bug就籌備一下末日之後的應對,頭禿這麽長時間的問題總算看到點兒解決的曙光,加班至死的技術部終於看到了點兒下班的希望,整個金葉從霜打過的秋茄子狀恢複了些許欣欣向榮。

  然而沒想到的是,征集帖發出去不一會兒,名額就爆了。

  金葉眼睜睜看著報名人數迅速上漲,從800到8000再到80000,負責審計的小哥眨了眨眼睛,一度以為自己多看了個零。

  不是,這一屆玩家怎麽這麽反複無常呢?

  上次測試怎麽不見這麽踴躍?

  玩家的心思不用猜,論壇的風向已經給出了答案。

  “既然是共工大神的計劃,我去看看。”

  “我覺著這次穩了。看末日的機會就這一次了,不去後悔啊。”

  “本來挺怕的,看那麽多老哥都要去,忽然感覺自己膽也肥了是什麽回事?”

  “這次不會又卡下線吧?”

  “卡下線才好呢,要是開場就不小心死了豈不是看不完全程?”

  玩家幾乎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態度,讓官方很是無語凝噎。好吧,你們都相信薑若,這可以理解;最後一次的末日,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想去湊熱鬧也可以體諒;人為的可控的末日沒有隨機的未知的末日那麽可怕,勉強也可以理解;但看到有人居然要求卡下線好讓自己看完全程,官方終於究極憤怒了!

  還真以為遊戲公司是你們開的啊?

  讓你們玩什麽就玩什麽,還敢提意見?

  憤怒容易讓人失去理智,官方十分頭鐵地發出公告:同意接納八萬熱心玩家,請報名玩家務必準時參加測試,遲到會扣除測試福利。附言:區區八萬人肯定不會卡住服務器影響死亡斷開和正常下線,請大家務必放心。

  公告一出論壇果然哀鴻遍野,控訴無果之後,玩家終於接受事實,開始討論怎樣在末日中苟到最後看完全程。

  “這不就是絕地求生大逃殺嘛?”

  “哪位大佬給算算毒圈多大?”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落點在哪裏;然後,要搞清楚打擊半徑。”

  “這毒圈應該是好幾個同心圓,分不同的區域。最靠近落點的一圈,肯定是粉身碎骨死亡地帶;稍外圍的一圈,衝擊波和熱浪應該會造成嚴重灼傷;再外麵也不見得安全,可能遭到石塊打擊。”

  “離得近死得快,離得遠看不見,真是為難呐。”

  “在越過洛希極限和與大氣摩擦的過程中,彗核很可能會先解體,所以最終毒圈可能不止一個,毒圈大小也要看解體後的碎塊大小。”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不至於遭到直徑100公裏的致命打擊,但可能遭到多次打擊?”